分享

化肥的配合使用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9-16

化肥的配合使用

农业生产上往往将几种化肥混合施用,如组配恰当,不但养分不会遭受损失,而且还能改善化肥的理化性质和促进养分被作物吸收利用;如组配不当,反而使养分遭受损失或给施肥带来困难。所以,合理组配化肥是十分重要的。

1.适宜混合。即几种化肥混合后,不会引起养分损失或理化性质变劣。例如,硫酸铵和过磷酸钙混合堆积数日后施用,既能生成部分磷酸二氢铵,被作物吸收利用;又能生成部分硫酸钙,从而减少了硫酸根离子对土壤酸度的影响。但必须指出,目前有些过磷酸钙中含游离酸较多,与硫酸铵混合后会生成石膏,使混合肥料硬化;石膏和硫酸铵进而生成 复盐,降低了氮素的有效性。所以,这种含游离酸过多的过磷酸钙,必须先用少量磷矿粉或碳酸氢铵中和后,才能再与硫酸铵混合,或者随混随施,防止生成石膏和复盐。再如,硝酸铵与氯化钾混合后,生成硝酸钾和氯化铵比原化肥的吸湿性大大降低,从而改善了物理性质。

从氮、磷、钾三要素的组配来讲,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等铵态氮肥,可以和过磷酸钙、硫酸钾或氯化钾混合。硝酸钠、硝酸钙等硝态氮肥,可以和钾钙肥、钙镁磷肥、窑灰钾肥等混合。但尿素、硝酸钠、硝酸钙、过磷酸钙等肥料的吸湿性很强,混合后仍需注意密封防潮,以免吸湿结块。

2.混合后必须立即施用。有些肥料混合后暂时不会引起肥料理化性质变劣,随混随施,可节省劳力和及时供给作物各种养分。例如,硝态氮肥和过磷酸钙混合,两种肥料的吸湿性都很强,混合后很快会潮解结块;堆积时间长会引起硝态氮肥分解,生成五氧化二氮气体挥发,使氮素遭受损失。再如,过磷酸钙和碳酸氢铵混合,能中和过磷酸钙中的游离酸,生成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作物能利用的氮磷复肥;但由于过磷酸钙和碳酸氢铵中的水分较多,吸湿性又强,混合后反而促进碳酸氢铵迅速分解,生成氨气挥发损失,所以,这两种肥料混合后必须立即施用。若以少量碳酸氢铵(过磷酸钙重量的20~30%)与过磷酸钙混合,或者将过磷酸钙中的水分烘干后,与碳酸氢铵1∶1混合,可堆积数日施用,但仍需密封防潮。另外,混合肥料中的磷已由原来的水溶性磷酸一钙转变成枸溶性磷酸二钙,所以作基肥较合适。

3.不可混合。有些肥料混合时就迅速发生反应,造成养分损失或理化性质变劣。例如,铵态 氮 肥 与碱性肥料混合后,会很快产生氨气挥发损失。所以,硫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氨水等氮肥,不能与钾钙、、灰肥、草木灰、石灰等碱性肥料混合。再如,过磷酸钙和含钙质的碱性肥料混合,会生成作物难利用的沉淀磷酸钙。如施用这类肥料,应间隔数天分别施用,并注意深施。

4.肥料混合的比例和品种:肥料混合的比例是根据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推算的,营养元素之间的配比又根据作物、土壤等情况而定。例如,禾谷类作物吸收2~3份氮,需要吸收1份磷,通常水稻吸收NP、K的比例约为2∶1∶2.5;而豆科作物则以磷、钾肥为主,仅酌量施用氮肥。作物的生育期不同,需要的养分比例相差很大。禾谷类作物的根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期,一个在生长前期,一个在幼穗分化期;对钾也有两个吸收峰,只是前一个峰大些,如水稻在分蘖至拔节期吸钾量达总量的60%;对磷的吸收只一个峰,水稻移栽后2~4周吸磷最强,此后渐减,分蘖后期几乎不再吸收磷了。

土壤的养分供给情况也是肥料混合比例的重要依据。除少数土壤外,土壤的供氮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而土壤的磷、钾供给能力各地差异很大。土 壤中速效磷低于5ppm是缺磷土壤;速效钾低于60ppm是缺钾土壤。

肥料种类的选择,也因作物种类、土壤质地而异。含氮的肥料不能施在烟草、亚麻、马铃薯、茶等作物上,也不宜用在盐碱地上。酸性土壤上配用碱性肥料,石灰性土壤上配用酸性肥料。水田宜施用铵态氮肥,旱地宜施用硝态氮肥。

所以,肥料的配比及种类是肥料混合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