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发表年度欧盟国情咨文时突然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消息传来,业界、政界、媒体界均一片哗然。今日,视知产研院带来对这一举措的十八问。 每年 9 月中旬,欧盟委员会主席都会在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并发表欧盟国情演讲,预览未来 12 个月的立法举措。此次会议标志着欧盟工作年的正式开始,也恰逢暑假后的第一次全体会议。由于这次演讲是下届议会选举前的最后一次演讲,冯德莱恩抓住机会展示过去一年取得的政治成就。经济、竞争力和产业政策是冯这次演讲的重点。 法国政界人士和汽车制造商一直坚持对国内电动车采取保护措施和征收进口税,这也是美国目前所遵循的路线。 根据中国乘用车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8月份,法国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下降至0.4%,而德国汽车的份额则高达17%。 根据欧盟反补贴法规进行的反补贴调查通常需要13个月。 在此期间,欧盟委员会将要求受影响的公司以及中国政府提供有关该问题的信息。调查开始后,委员会有最多九个月的时间披露其临时调查结果并公布其决定采用的临时措施。最迟再过四个月,欧盟委员会将必须公布其想要采取的明确措施。这些措施通常以反补贴税的形式出现。 ![]() 目前欧洲对从中国进口的汽车征收10%的关税。相比之下,美国的关税为 27.5%。 反补贴税的计算依据是欧盟公司因中国补贴而遭受的损失。鉴于欧盟委员会目前估计中国和欧洲电动汽车之间的价格差异约为 20%,这可能是未来反补贴税可能有多高的第一个指标。 反补贴调查涵盖来自中国的电池动力汽车,因此也包括在中国制造的非中国品牌,例如特斯拉的 Model 3、雷诺的 Dacia Spring、宝马的 iX3 和沃尔沃车型。 美国智库战略与内部研究中心(CSIS)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最大的单一出口商是美国巨头特斯拉。2023年1月至4月,特斯拉占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的40.25%,高于2022年的36.5%。 同样,“在中国的欧盟生产商将被视为中国出口商,”Baker McKenzi的贸易律师Arnoud Willem表示:“因此,他们将不得不为自己的关税税率而战。” 这一举措有可能像滚雪球一样演变成一场贸易战。 分析师表示:“如果布鲁塞尔最终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北京将采取反制措施,损害欧洲工业。” 欧盟过去曾对中国制造的光伏面板采取反倾销措施,征收惩罚性关税。对此,中国对欧盟产葡萄酒展开反倾销调查。 德国施密特汽车研究公司的调查显示,在欧洲纯电动汽车市场,中国车份额从2019年的0.5%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3.9%。2023年1-7月更是达到8.2%。英国咨询公司Jato Dynamics的数据显示,在欧洲实际销售的中国汽车中,近9成是上汽集团收购的英国老牌汽车品牌“MG”等冠以欧洲企业名称的汽车,实际上在欧洲市场获得了比表面数字更大的影响力。 毕马威的分析认为,随着比亚迪、蔚来和理想汽车等企业在欧洲消费者中越来越受欢迎,到2025 年,中国汽车制造商预计将占据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15% 左右。 中国乘用车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向欧洲九个国家出口了近35万辆电动汽车,超过了2022年全年的出口量。过去五年,欧盟进口的中国汽车增加了四倍。 一项研究显示,自2015年以来,欧洲电动汽车的平均价格从51,424美元上涨至58,652美元(折合人民币417561元),美国则从53,038美元上涨至63,864美元(折合人民币454667元)。在欧洲电动汽车价格上涨的同时,中国却从70,203美元下跌至33,440美元(折合人民币238209元),低于汽油车的价格。目前中欧电动汽车平均价格相差近18万人民币。 此外,根据研究公司 Jato Dynamics 的数据,中国电动汽车比欧盟或美国同类产品便宜约30%。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电动车在电池上占有成本优势,落基山研究所战略团队高级负责人 Kingsmill Bond 表示,2022 年中国生产商受益于每千瓦时 130 美元的电动汽车电池价格,而全球价格为每千瓦时 151 美元。 欧洲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增长最快的电动汽车市场,在欧盟宣布将从2035年开始禁止销售新的化石燃料汽车以应对气候变化之后,预计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将激增。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称,到 2030年,欧洲五分之三的汽车将是电动汽车。 目前,汽车行业是欧洲最大的单一工业部门,占其制造业的10%,在德国,占15%。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这个行业雇用了 1300 万人,产生了3750 亿欧元的税收,并实现了795亿欧元的年度贸易顺差。欧盟 GDP的近8%来自汽车行业。 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德国工业界反对任何惩罚措施,因为其主要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敞口很大,任何贸易战都会造成很大损失。 根据中国乘用车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8月份,德国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则高达17%。换句话说,在中国市场,法国汽车是光脚的,德国汽车是穿鞋的。 汽车研究中心主任费迪南德·杜登霍夫周三向德国新闻社表示,这件事关系重大,特别是对德国汽车工业而言。德国人在中国市场上销售了30%至40%的汽车,在他看来,德国人将成为反制措施的首要目标。杜登霍夫对惩罚性关税发出警告:“如果欧洲对中国进口产品采取措施,我们可以绝对肯定中国会做出反应。与中国决裂将严重损害德国汽车业。”他直说,“法国汽车业可能是欧盟推动的幕后黑手。” “很明显,(推动调查的)法国制造商不仅针对北京,还针对他们的德国竞争对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德国主要品牌的高级游说人士表示。“他们将受到反措施的影响。我担心委员会准备在一个非常危险的领域冒与中国发生贸易战的风险。” 梅赛德斯首席执行官Ola Källenius之前在接受彭博社的采访时表示,如果欧洲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恶化,德国汽车制造商可能成为最大的输家,因为梅赛德斯每年销售的汽车中有40%销往中国客户。 冯德莱恩宣布的调查也遭到了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的批评,“VDA 致力于自由、公平和基于规则的贸易,无论是从第三国出口还是进口……损害必须是可因果量化的,并且必须考虑到社区利益。还必须考虑到中国可能的强烈反对。” VDA 发言人表示,“仅靠反补贴调查无助于解决欧洲地区竞争力现有的挑战。布鲁塞尔和柏林的政策制定者必须为转型的成功创造框架条件。” 汽车专业媒体carscoops则说,西方汽车制造商的大部分收入依赖中国市场,如果中国以关税反击,其收入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这并不是西方品牌面临的唯一危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欧盟关税也可能会损害这些西方品牌,因为特斯拉、雷诺和宝马等汽车制造商也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并向欧洲出口汽车。 为了发起反倾销调查,欧盟委员会在收到正式投诉后,必须确定这些汽车是否在欧洲市场上倾销,这意味着它们以低于生产国的价格出售。 独立汽车分析师马蒂亚斯·施密特表示:“实际上,考虑到关税和运输成本,他们在这里销售汽车的价格可能比在中国高得多,从而获利。” “此外,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上进行了有效的价格倾销,他们的[电动乘用车] ID.3 的售价远低于欧洲车型的价格,这一点我们不应该忘记,”施密特说。 周三法德高层在柏林举行会议,讨论欧盟产业政策的相关事宜。 “我欢迎调查,”法国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在柏林表示。“如果这些补贴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欧洲必须能够反击。很明显,面对中国,面对美国的新兴力量,我们的欧洲工业需要一个更清晰、更开放、更创新的战略。” 德国经济部长,绿党成员哈贝克的语气不像法国绿党那么强硬,他表示调查将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不公平做法。他说,如果这些措施得到落实,“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不采取任何行动的选择是不可能的”。 德国财政部长,自由民主党成员克里斯蒂安·林德纳(Christian Lindner)也出席了联合新闻发布会,但他对这个问题保持沉默。 而德国总理,社会民主党成员朔尔茨上周在慕尼黑车展时则驳斥了电动汽车价格倾销造成市场扭曲的可能性,称其为危言耸听,“在 80 年代,人们说日本汽车占领了所有其他市场。二十年后,汽车是韩国制造的。今天,是中国电动汽车。” 法德两个欧盟大国在核电、电动车等关键政策上历来意见不合。这次联合的一个可能性的原因是双方都希望放缓应对气候变化的步骤,共同拼经济。“[法国]的经济成功取决于德国的经济成功,德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符合法国的利益。”法国经济部长说。 这次反补贴调查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是由欧盟委员会本身提出的,而不是为了回应行业投诉。换句话说,意图更多是政治性的,而非经济性的。 目前中国各大EV厂商尚未置评。 爱驰汽车海外业务负责人亚历山大·克洛泽 (Alexander Klose) 接受了路透社的采访:“爱驰汽车在这里处于特殊的地位。由于我们目前只专注于中国以外的市场,因此我们不参与中国市场的消费者补贴。我们感到惊讶的是,人们不断要求提供价格实惠的新能源汽车,以使向电动汽车的转变具有吸引力,而现在突然有人抱怨汽车太便宜。我们也强烈欢迎新能源汽车整体变得更便宜,以便欧洲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制造商,并且汽车行业没有走手机行业的老路。” 欧盟中国商会9月13日发表声明,表示商会高度关切并反对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欧盟中国商会称,中国电动汽车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不断创新,并在激烈的中国本土市场中累积出了整体产业优势,为消费者提供高端、性价比高、可满足不同范围需求的电动汽车,受到全球消费者包括欧洲民众的欢迎。这种优势不是凭借所谓巨额补贴而形成的。商会敦促欧盟客观看待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而不是随意动用单边经贸工具来阻止或提高中国电动汽车产品在欧发展和经营成本;为外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和无歧视的营商环境,“如果仅因产品来源地而做出市场排除的做法,将有违欧盟在世贸组织的承诺”。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刚刚表示:9月13日,欧盟领导人正式宣布即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中方对此表示高度关切和强烈不满。 中方认为,欧盟拟采取的调查措施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保护自身产业之实,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并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竞争力不断提升,这是坚持不懈开展科技创新、构建完整产业链供应链的结果,是通过艰苦努力、凭借自身实力赢得的竞争优势,受到了包括欧盟消费者在内的全球用户欢迎,同时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包括欧盟在内的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欧汽车产业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和共同利益,经过多年发展,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欧盟汽车企业在中国投资经营多年,中国市场已成为众多欧盟车企最大的海外市场。中方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欢迎欧盟汽车企业进一步扩大对华投资,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投资。 中方敦促欧盟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及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大局出发,与中方开展对话磋商,为中欧电动汽车产业共同发展创造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致力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努力。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保护主义倾向和后续行动,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路透社 BreakingViews 观点专栏称,欧盟征收的关税可能会适得其反。专栏作家丽贝卡·克里斯蒂 (Rebecca Christie) 表示:“考虑到欧盟对价格实惠的电动汽车的需求量,关税不仅无济于事,而且可能会成为障碍。” “即使中国故意削弱其欧洲同行,欧盟也将很难弄清楚哪些补贴最有害以及如何阻止它们。高于当前 10% 水平的进口关税可能只会促使中国将更多制造业转移到欧盟内部,而外国直接投资限制可能会与就业和负担得起的产品的需求发生冲突。”克里斯蒂表示。而且,“任何制裁无疑都会遭到中国的报复,这会让德国宝马和大众等出口领军企业的处境更加艰难,因为它们希望进军亚洲最大的汽车市场。”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表示,宝马和梅赛德斯等高端汽车公司在欧洲不会从更高的关税壁垒中得到什么帮助,但可能会发现他们的中国业务受到损害,而他们出口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的计划可能会受到阻碍。 巴伐利亚基社盟和欧洲人民党 (EPP) 的欧洲议会议员马库斯·费伯 (Markus Ferber) 也警告称,“孤立政策”可能会导致“其他市场也自行关闭”。费伯补充说,冯德莱恩的声明可能与通过更多自由贸易协定开放新出口市场的目标相矛盾。 费伯告诉 EURACTIV,欧洲正面临放弃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时期仍坚持的自由贸易“美德之路”的危险。 “回顾过去30年,世贸组织推动的市场开放和增长对各方来说是双赢的。” 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上周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我们不赞成'拆散这个体系’,并将继续(在中国)投资。” |
|
来自: longhy2000 >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