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脑健康日:被号称“小中风”!这种脑科疾病,这4点可要记住

 漫说健康 2023-09-16 发布于广东

每年的9月16日是中国脑健康日,它提醒人们脑健康的重要性,并鼓励大众采取积极措施来维护和改善自己的脑健康。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当关注自己和他人的脑健康。这不仅涉及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其中就包括腔隙性脑梗塞,俗称“小中风”,这是一种常见的的脑梗塞类型,约占全部脑梗塞类型的五分之一。

本病多发于40-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部位多在基底节区、丘脑、放射冠以及脑干,这些区域分布着呼吸中枢,发病后危害较大,加上本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一般来说,老年人出现这些异常,做子女的要小心了。

面对“小中风”,哪些人需要保持警惕?

腔隙性脑梗塞专指因为动脉闭塞导致的大脑半球脑干深部组织缺血、液化、坏死,多数伴有吞噬细胞游动产生的腔隙,因此称为腔隙性脑梗塞

本病多发生在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病史的老年人身上,容易造成特发性智力减退或者血管性痴呆,甚至致残、致死

所以这些人尤其要注意是否发生了腔隙性脑梗塞。一般来说可以查看是否有如下症状。

腔隙性脑梗塞,常见始发症状有哪些?

腔隙性脑梗塞症状不典型,多数没有显著的病症。

一般来说,要注意观察老人最近是否出现了记忆力减退,表现为不记得东西放在哪里,不清楚自己预定好的任务安排等。

其次要注意观察老年人是否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比如走神,某些需要专注力的任务容易出错等。再其次注意查看患者侧面部有无出现上下肢无力、视野缺损或者失语

再次注意观察老年人是否出现头痛、眩晕、头昏、迟钝等病症,这些症状虽然不典型,但是要提高警惕。

最后查看是否有偏身或者局部麻木、烧灼、刺痛、僵硬等感觉障碍。

如何进一步确诊是否患有腔隙性脑梗塞?

如果发生这类病变,或者怀疑有腔隙性脑梗塞时要及时去医院确诊,具体来说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进行头颅CT检查,如果发现里面有单个或多个直径2-15mm的圆形、椭圆形或者楔形病灶,就能高度怀疑。

其次是头颅MRI检查,显示腔隙病灶精确度很高,是最有效的检查手段。

再次是脑电图、脑脊液脑血管造影检查,能够在早期发现脑组织缺血变化。

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对于普通人老年人来说,在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即戒烟限酒、积极运动、合理饮食、控制体重

对于确诊为脑腔隙性脑梗塞的病人来说要遵医嘱进行治疗,比如在急性期可以适当使用扩张血管的药物,以促进脑组织供血和供氧。

对于腔隙性脑梗塞慢性期的病人,在日常要遵医嘱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和降低血脂的药物等。

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也要遵医嘱用药,同时日常做好血压、血糖值、血糖的控制,如果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炎、肺气肿等常见老年病,也要积极主动医治。

腔隙性脑梗塞,由于其初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但后续影响较大,会出现智力衰退和血管性痴呆。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子女一定要留意自家老人有无记忆力减退、感觉障碍、头痛、头晕、运动障碍、失语等疾病表现。

对于那些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慢性疾病老年人来说尤其要加强观察。

如果发现有以上症状,及时去医院通过CT和MRI确诊,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