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我,乡愁是阿克苏味儿的

 冬不拉拉 2023-09-16

图片

图片

翻开乡愁

15岁那年,我第一次离开阿克苏。

我去天津读内高班,一走就是四年,毕业之后,我一度辗转生活在广东、辽宁、北京、宁夏等地,这一路经历了求学、结婚、工作、生子、再求学。

弹指间,15年过去了,我已经是一个快要31岁的母亲和博士生了。

我不知道前人是从何时梳理乡愁以及如何梳理乡愁的。

但于我而言,从15岁那年起,我就是阿克苏的客人了。
图片

何为故乡

我出生在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古勒巴格村,当时父母靠承包土地艰难维生,他们带着我在沙雅县的塔里木乡、托依堡乡、古勒巴格乡、英买力乡等地流动务农。

我们搬了很多次家,也曾寄居在亲戚家。

到了记事的年龄,我慢慢知道,我的祖父辈是文革时期从甘肃省平凉市迁到阿克苏沙雅县的,我的外祖父母也几乎是那时期从甘肃临夏市迁入阿克苏地区沙雅县。

究竟为什么祖辈们都迁入沙雅县,一直都没有人能给我解释清楚,可能这就是缘分天注定吧。
图片

图1 1991年的父母与我(图片由作者提供)

小时候,我家居无定所,我会经常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阿克苏人,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新疆人。

为什么爷爷家、舅舅家的房前屋后种满葡萄瓜果,而我家的门口却只有石子和野花野草陪伴着我?

然而,在我离开新疆的这15年里,我越来越确定自己是新疆人。

这和祖辈源自哪里无关,和我是否有一个固定的家无关,只是因为我在新疆阿克苏真实地生活了十五年,在那里度过了我最美好的童年。

图片

图2 1994年的母亲与我(图片由作者提供)

图片

忆故乡

我是阿克苏人,但是我很少刻意地去了解阿克苏的历史,比如阿克苏的面积、人口、GDP等。

但关于阿克苏的地区特色,我还是很了解的,比如阿克苏红富士、沙雅的小刀和棉花、阿拉尔医院、库车小白杏、千年胡杨林、拜城千佛洞、温宿大峡谷等等。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