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荆州败走麦城,竟是刘备有预谋,借东吴之手除掉关羽

 老聂杂谈汇 2023-09-16 发布于湖北

桃园结义之壮举,后世传颂不衰。然而,关羽失荆州后,身处困境,刘备却未曾派遣一兵一卒前来救援。

直至关羽英雄殒命,这究竟是何等缘由呢?此外,刘备与关羽私下里的交情,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关羽,这位世之虎臣,不仅勇猛无匹,且功勋累累,无愧于一代名将的称号。

然而,他在荆州的失败,却引发了诸多议论,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章炳麟先生的评价。

他指出,关羽之失荆州,可谓是功多而无罪状,即使除去他的官职也难以平息民愤,然而若不除去,对于刘禅的登基无疑会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因此,章炳麟不惜以荆州全土为代价,假借吴人之手,以此殒关羽之命。 那么,历史上的刘关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

实际上,关羽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非常特殊。从刘备集团成立之初,便经常采用分兵作战的策略。

在这种策略下,刘备必然会亲自率领一路兵马,而关羽则负责率领另一路兵马。这种安排从刘备驻军新野、赤壁战役,一直到夺取襄阳的战斗中都有体现。

这充分说明了关羽在刘备集团中地位的重要性。在刘备担任徐州牧的时候,关羽实际上是刘备的直接下属。

即使在刘备成为汉中王之后,关羽的地位也依然是举足轻重的。虽然马超、黄忠等人被册封为五虎上将,但是在实际战斗中,关羽的指挥权和地位是高于他们的。

此外,关羽和刘备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刘备阵营中,只有关羽被尊称为“美髯公”,这个称呼不仅是对关羽外貌的赞美,也是对其地位和声望的肯定。

可以说关羽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举足轻重。

从军事角度、历史角度以及个人地位来看,关羽都无疑是刘备集团中的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关羽在后期占据了蜀国的一半地盘,令曹操、孙权都赞叹蜀汉“名将唯羽”,其威名震慑华夏。

在《三国志》中,关羽的兵马被赞誉为蜀国最精锐的部队,同时,中原各地的民兵与盗匪都在他的控制之下,就如同“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这般势力确实让人震慑。

在这样的实力背景下,刘备想要清除关羽似乎并非易事。实际上,刘备对关羽也一直心存提防。

他安排关羽担任荆州的最高长官,并授予他假节钺的权力。

而对于荆州的重镇江陵和公安,他则分别委任南郡太守麋芳和将军傅士仁来驻守。

麋芳是刘备的小舅子,傅士仁则是刘备的同乡,两人的能力并不出众。

但所驻守的江陵和公安,都是南郡的重镇,其中江陵更是荆州的治所。

当关羽进行北伐时,南郡成为了距离关羽最近的后方,后来关羽兵败麦城,也位于南郡之内。

为何要让这两个并没有多大能力的人来驻守如此重要的军事要地,而且是荆州的核心地带。

这在军事上无论如何都是难以解释的,只有用政治原因才能说清楚。也就是说,他让麋、傅二人作为“监军”来监视关羽。

这样看来,刘备对关羽的不信任并非空穴来风。

从表面上看,关羽与麋芳、傅士仁两位将军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这一不信任的主要原因。

尽管他们之间素来不和睦,甚至当众宣称要“治之”,但在北伐时,关羽却将整个后方还是交给这两位将军,没有采取其他措施来确保后方的稳定。

这种做法似乎暗示了刘备对关羽的信任是有一定限度的,需要有人来制约关羽的权力。

麋芳、傅士仁两位将军在关羽与曹仁相据时不供给军资,也不出兵相救,这显然是抗命不遵的表现。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矛盾也反映了刘备在人事安排上的高明之处。

他通过将荆州治中从事潘濬留在成都,来制约关羽的权力。

这种安排使得关羽在荆州的后方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而这种不稳定正是刘备所希望的。

通过这些人事安排,刘备成功地给关羽制造了麻烦。

他希望通过这些手段让关羽在北伐时无法完全放心,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发展自己的势力。

可以说刘备对关羽的不信任是基于一种策略,旨在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关羽的威胁。

章炳麟先生对于关羽的评价并非空穴来风。

关羽的忠诚和勇猛不容置疑,然而他在处理与孙权之间的关系时过于傲慢自大,从而引发了东吴的怨恨。

尽管刘备曾尽力维护和平解决荆州争端,但最终还是未能避免这场战争的爆发。

历史上的刘关关系虽然深厚,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而走向了破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