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63年,发妻周氏问左宗棠:你每月收入多少银子?左公答:一年4

 逍遥_书斋 2023-09-16
1863年,发妻周氏问左宗棠:你每月收入多少银子?左公答:一年40000两白银。妻子吃了一惊,说:好你个左宗棠,每月才给家用200两?这么抠门!说,这钱你都花哪儿了……

闲谈中,周诒端忽然问起一个问题:“我听说你每年的俸禄约有四万两,但每月寄给家里的用度也就二三百两,其他都花到哪里去了?”

左宗棠闻言微微一愣,随即回答:“是的,我的俸禄加上养廉银每年约有四万两。但大部分都花在了国家大事上,无余留给家用。”
左宗棠,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如雷贯耳,他是晚清时期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
 
左宗棠为国尽心尽力,甚至以身作则。1865年,左宗棠上书朝廷,力陈收复新疆的重要性。尽管军费仅拨付50万两,远远不能支持远征需要,但为了国家利益,左宗棠毅然负债130多万两,以支持出征军队。
 
为筹集军饷,他四处借钱,甚至典当自己的田产房屋。最终,左宗棠率军打败强敌,完全收复了新疆。这是清朝统一战线的重大胜利,也彰显了左宗棠对国家的忠诚。
 
然而高利贷款并不易偿还,这成为左宗棠的沉重包袱。但他没有向朝廷追索,只是靠省吃俭用,用自己的俸禄一点一点还清这笔巨债。这种家国情怀和大公无私的品格,使左宗棠名声如日中天。
 
左宗棠节俭朴素,似乎预料到自己任职期间积攒的财富会成为别人口实之地。他的妻子周诒端曾质问他为何家里收入有限。
 
左宗棠解释,自己每年有四万两俸禄,但每月仅寄给家里二百两。妻子以为他在外养情妇,怀疑他挥霍军饷。左宗棠没有多辩,他知道这是自己的牺牲,为了国家着想,家庭只能屈就简陋。
 
左宗棠不仅关心国事,也重视救助百姓于水火。在安徽、湖南等地的水灾中,他都积极参与赈灾救助。
 
左宗棠明白灾民的痛苦,尽其所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在甘肃发生严重旱灾时,他也不遗余力筹集粮食,帮助灾民度过饥荒之年。左宗棠的这些善举深深打动人心,让他获得“活地藏王”的美称。
 
与许多高官枉法酷吏不同,左宗棠以仁政和宽厚著称。他严格要求下属廉洁奉公,但也关心他们的家庭。
 
左宗棠时常以自己的俸禄资助属下及其家人,帮他们渡过难关。他也严格要求子女俭省用度,不许铺张浪费。这成为左宗棠清廉形象的有力注脚。
 
左宗棠去世后,他的遗产清单更彰显了他的廉洁和无私奉献。他仅留给三个儿子少量资金作为启蒙教育基金,其他财产全部捐赠给国家或百姓。
 
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度,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左宗棠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家国情怀。他视国家大事为己任,不顾个人名利得失,以至高境界服务国家。
 
他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的品质也让人敬佩。正如有人评价的那样:“忠诚老成,仁厚长者,英勇将帅,饱学文章,治绩卓著,声望卓越,古今罕有。”左宗棠用他伟大的一生,书写了中国历史上难以复制的篇章。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