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秋思绪

 简心素文 2023-09-16 发布于江苏

初秋思绪

   

持续一个多月高温,最高时42度,实实的大烤箱,天黑出门,外面依然热得透不过气。

好容易盼来一场全省范围降雨,却是台风“杜苏芮”带来的,这魔怪在福建登陆闹腾还未罢了,又把余威在河北抖了一下,给京津冀带来了多年不遇的恐怖灾变:驼梁、五岳寨、野三坡重创,嶂石岩、花溪谷被破坏,献县四十八村为泄洪全体撤出,家园田地付与汪洋;永定河暴涨,房山门头沟首当其冲;拒马河猛兽脱缰,涿州上演水漫金山,四面八方救援队火急奔赴,社会各界捐款捐物。

雨过,高温依然盘踞,即使已过立秋,即使气温不高,潮湿带来的体感温度也是三十六七度,人只能缩进空调屋里。

昨夜,睡梦中听到了外面的雨声,但不是很大。天快亮时,雨声遁去了,小凉风却从开了一扇的窗子里嗖嗖的吹进来,我应该是被冷醒的。

窗外,秋虫的声音越发响亮起来了,不再是柔柔的、怯怯的,而是欢快的,大方的,像徐徐涌起的潮,从草地上,从大野里,生动多情地卷过来。

哦,秋天,秋天真的要来了。

每天,我都是珍惜日出前的晨早时光,只有这段时间,外面的空气真正凉爽清新。我驱驰电动车,穿过绿野,到新城湿地公园西北角入口处,或舞龙,或吹葫芦丝,或写地书,享受一个人的安静惬意。

今天,太阳刚刚起身,还躲在夜雨留下的层云之内,小风迎着电动车,慷慨得让人感动,让人不由自主贪婪呼吸,放开每一粒细胞接受久违的恩赐。

田野里,红薯的叶子深绿肥厚,爬满沟垄;花生已过花期,似乎能看到白嫩的子房在松软肥沃的湿土里发育生长;玉米已完成授粉,每一杆腰里都系上了红缨。秋实甜甜嫩嫩的气息虽刚刚酝酿,却也是恢弘而醉人的。一年一度,每到这个季节,作为在村庄里长大的人,心中总会泛起对万物的热爱,对天地的敬畏。

   
   

新城大道,蓝色的小喇叭花时时可见。这种在《甄嬛传》里被叫做夕颜的花,攀爬在高株野草和作物上,自在无忧,盛夏时也有花开,但秋凉最盛。虽平凡无从娇贵,但也是我眼中的田野上一道动人的风景。它用花的笑意,花的语言,告诉我它的友善,让我保持一颗心的湿润柔软,并且让我知道,它知道这个季节应该做什么:开花结实,繁育后代。

路边,两年前栽的法国梧桐树冠已大了许多。肥大的叶子颜色逐渐沉淀,经历了春的和煦,夏的炎酷,它也知道自己这个季节该做什么:积蓄营养,迎接飘零,做下一届生命的供奉者。

当然,夜里唱歌的小虫子们,也知道这个季节该做什么:寻找爱情,留下结晶,明年的歌声里,有它们的爱融在里边。

七点半,新城大道的清洁工已经上岗。每一个路段,都能看见穿红马甲骑电三轮的,在绿树荫下慢悠悠走着,看似清闲,也有明确职责:地上零散垃圾、砖铺便道上的小草是随时清除的,有专人督促检查,每人都是各管一段,各司其职。

路西,不知什么大企业新征了土地,开始动工。一群农民工在砌围墙,戴着安全帽,被晒得黝黑的脸庞和胳膊裸露着,有的腰身已显佝偻。这些人工资还算可以,但累得很,烈日下也没有遮凉和歇假,为了大人孩子,他们必须如此。秋来了,他们终于可以免去炎炎之苦了。

似乎在这个年龄这个秋天,我才真正思考我该做什么。往前若干年,总觉得自己经历了太多,这一生太累了,便希望下一辈子做一块山顶的石头,与世无争,与人无碍,静对风云流变,坐看星月循环。但也知道这是何等荒唐,人是不可能有下辈子的。那么,何不像那些浓绿的树叶一样,迎接该有的,珍惜既得的,淡看该去的,把一生的营养交还给大地,把今生的价值延续到下一代。树叶完成了今世的任务,人走完了自己的路,还有什么放不下舍不得的,想违反自然规律,只能徒生苦恼而已。留下有用的东西给下一代,或有形,或无形,才是真正的恒久。

人已退休知道认老了,不会不知天高地厚想在哪儿拥有一席之地,也不会不自量力不知自己能量几何,安安静静,做一朵蓝色的夕颜花,美了自己,悦了他人。

儿子说没有我住的日子他们连饭都不愿做,因为没人刷碗——哈,我的价值还不容忽视。桌上的《中庸·大学》虽然看了就忘,但还是要继续看,毕竟读它的体验还是相当好的。以前可望不可及的笛子能吹响了,市里练字的毛笔还在等着我。这学期打算给豆豆讲《三字经》《弟子规》,以后慢慢讲别的。呵,我该做的事还挺多呢何况,有好几个勤奋的朋友写作出书,他们都是我的榜样。

这个秋天,我想到该做什么的问题,那也就算没有白白辜负它。

2023年8月21日。

作者:一蓑烟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