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新用户8926AVU2 2023-09-16

摘要

今天一站一景之北京地铁2号线建国门站,首先追溯建国门的历史文化背景,接着讲述作为大国之门的建国门是如何变迁的,最后的一站一景是打卡中国古观象台。

目录

01 建国门的历史文化背景

02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现代变迁

03 一站一景之中国古观象台

建国门的历史由来

建国门站位于东城区与朝阳区交界的建国门内大街、建国门外大街与东二环路交会处,可与2号线换乘。

建国门虽然称“门”,却从来没有过“门”,其历史只有80余年。据《日伪统治时期华北都市建设概况》记述,日军于1939年起,开始在北京西郊筹建用于商业和住宅的“西街市”,并在东郊筹建用于工业区的“东街市”。为沟通“两新街市区域与城内之交通,特就东西两面城垣各辟一新城门(东称'启明’,西称'长安’),所辟新城门仅有缺口而未设门扇与门洞,因陋就简,迄未修饰,是其物力不济之象征”。所谓的“启明门”,其位置在城区东部古观象台东北侧,当时并没有修建门洞和安装大门,只是一个能通行车马和行人的大豁口。

国民党北平市政府于1945年11月将“启明门”改为“建国门”,但也没有修建门洞和安装大门,一直是个缺口。此后随着旧城墙的拆除,这个缺口也随之消失,但“建国门”之名却保留下来。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现代变迁

20世纪70年代,在建国门兴建了我国第一座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的互通式立交桥——建国门桥,此后修建的北京地铁2号线又在此兴建了“建国门站”。西起建国门桥,东到国贸桥,就是建外大街了。如今的建外大街,周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前,建外大街只是一条沙土路。直到1955年,这里才被正式命名为建国门外大街。也正是在这一年,因为一个重要的契机,使这条沙土路初具了如今的模样,也赋予了建国门“大国之门”的含义。

1955年,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不断增加,传统上作为使馆区的东郊民巷,已经承载不下如此多的外国使馆。于是建国门外齐家园附近,也就是今天的第一使馆区,成了最佳的选择。经过两年的建设,1957年,建外使馆区落成了,主要聚集了一批较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及亚、非、拉和部分欧洲国家的使馆,包括朝鲜、新西兰、埃及、阿尔巴尼亚、芬兰、英国、印度、越南、蒙古以及奥地利大使馆等。使馆群落采用的是俄式建筑风格,庄严整洁,大门口有卫兵守卫,高高的围墙上还装饰有该国的国徽、国花、国旗等标志。

直到现在,使馆区也是建外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馆区一落成,就成了北京最早的商业中心之一,也诞生了很多北京乃至全国第一。

1964年,新中国第一家涉外商店——北京友谊商店落成。

1982年,中国第一家合资酒店——建国饭店,在建外开业。

1985年,北京第一座对外出租的办公大厦——国际大厦,对外营业。

1985年,中国第一个涉外自由市场——秀水街,在建外开业。

1989年,北京第一座外销高端商品房——华侨村,在建外开盘。

1990年,中国第一个CBD中心——国贸一期工程,在建外竣工。

从这些时间点梳理变化,看到了几十年当中,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今天的建外更像是一扇向世界敞开的窗,跟北京一起迎接每一天的第一缕朝阳。

一站一景之中国古观象台

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始设于元代,原名“司天台”。明初被毁后,于正统七年(1442年)重建,名“观星台”,复制了元代浑仪、简仪等。崇祯年间,徐光启等人在此制作了许多天文观测仪器。清代改称古观象台。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古观象台展区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左手边的城楼,为古观象台展区;第二部分是右手边月亮门进去的四合院,属于展品陈列介绍;第三部分是后院,在古观象台下面的区域,从登古观象台的登城口的通道,可以进到后院。城楼上的老牌匾上写的是观象台,右侧的红门是1979年大雨古观象台东半部塌方重修时,把这小段城墙掏空,并开辟为展厅,但现在也关闭了。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后院的区域并不大,有明代浑仪和简仪的复制品,真品在九一八事变后,1933年迁至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还有玲珑仪的复制品,角落未开放的临战景堂旁边,还有日晷和圭表等古代计时仪器展示,都是石制的。有地平式日晷,相当于现在的钟表,不过针影在石盘上指出的时间不是现在咱们用的北京时间,而需要在现在的时间上加上15分钟。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接着就是登上古观象台,通高14米,相当于现今的四层楼房。两段台阶就是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平台,平台的一边是一座小房,据说是当年观象台上值更衙役的宿舍,另一边则陈列着观象台的所有家当——8架观测仪器。这8架仪器,都是清朝所造。

清朝康熙初年,皇帝授命传教士南怀仁设计和监造了其中的6架天文仪器,分别是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和天体仪。新仪制成后安于观象台上,遂将明代仪器全部移放台下。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皇帝又命洋人纪理安设计制造了地平经纬仪,此时的观象台上已经有了7架新仪器。

乾隆九年(1744年)十月二十七日,皇帝亲临观象台视察,看到这些天文仪器均为西洋构造,有些不悦,于是下令“结构以浑仪制近古,刻划制度宜从今”再建造一架占仪。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设计制造了玑衡抚辰仪,这也是清代制造的最后一架大型天文观测仪器,重达5吨,其构架严谨、纹饰细腻,不仅是一架观天仪器,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各方面都反映出当时国力的最高水准。

当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这些精美绝伦的科学仪器没能逃过魔掌。德法两国侵略者把这8件仪器连同台下遗存的元明制造的浑仪、简仪平分,各劫走5件。法国将仪器运至法国驻华大使馆,所幸没有运出中国,后迫于压力在1902年归还。至今,地平经纬仪上还有法国侵略者留下的弹痕。德国则将分得的仪器直接运回波茨坦离宫展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根据《凡尔赛和约》向战败国德国索要这些仪器。这5件国宝于1921年装运回国,重新安置在观象台上。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赤道经纬仪

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于1673年设计制造,重2720千克,高3.380米。最主要的功能是测量太阳时以及天体的赤道坐标(赤经和赤纬)。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黄道经纬仪

南怀仁于1673年设计制造,重2752千克,高3.492米。最主要的功能是测量恒星的黄道坐标(黄经、黄纬)。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天体仪

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于1673年设计制造,重3850千克,高2.735米。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演示天体的运动,以及进行黄道坐标、赤道坐标和地平坐标的换算。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纪限仪

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于1673年设计制造,重802千克,高3.274米。用来测量两个恒星的角距离。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地平经仪

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于1673年设计制造,重1811千克,高3.201米。用来测量天体的方位角。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象限仪

南怀仁与1673年设计制造,也叫四分仪,重2483千克,高3.611米。用来测量天体的高度角。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地平经纬仪

由德国耶稣会士纪理安在1715年设计制造,重7368千克,高4.125米。它合并了地平经仪和象限仪的功能。它也是唯一一架采用文艺复兴时期装饰风格的仪器,而不是中国传统的祥云和龙装饰样式。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玑衡抚辰仪

德国耶稣会士戴进贤等人于1744年制造,重5145千克,高3.379米。它的功能与赤道经纬仪类似。玑衡抚辰仪的制造与乾隆皇帝对古观象台的一次视察有关,它是中国最后一架大型青铜仪器。

从古观象台下来,回到四合院,一进门右侧石碑是1905年立的,记录义和团事件后,观象台损失了一部分仪器,为了延续天文观测,需要再造地平经纬仪和天体仪,因财政困难只能造原来大小的一半的仪器,还列出了所需的各类款项。四合院中两侧是天文学家塑像,都是历史名人祖冲之、南怀仁、张衡、汤若望等。院内陈放着明代铜制浑仪和简仪的1:3复制品,以及郭守敬正方案1:3复制品。还有各种天体仪器的复制品,其中月晷和星晷比较少见,月晷是观测月球方位变化来定时的工具。星晷是夜间利用观测恒星来定时的工具。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四合院中正中房间叫紫微殿,现在是一号展厅,主题是中国星空展,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在天文学各个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有最早的古人对太阳的观测,还有对月亮及星星的观测。其实中国早期的天文学雏形更接近占星术,是为统治阶层提供预兆性服务的,是为确保皇权统治的合理性提供依据。所以从西晋一直到明清,都明确规定私人老百姓家中禁止藏观天象的仪器和天文图书,天文学慢慢变成了皇家私学。当然,古代皇家观象也有制定立法,和记录天气气候的作用。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展厅中陈列的是各种天体仪器的复制品。殿内挂着“观象授时”的匾额,两旁的楹联题为“顺敷星好勅时几,敬协天行所无逸”。据《日下旧闻考》记载,这些字都是乾隆皇帝御书。据工作人员介绍,辛亥革命后,古观象台几经易手,几度改建,如今只有这座紫微殿是真正的老建筑。明清年间,负责观象台的主事官就在殿里办公,如今整个院落都布置成展览区向公众开放。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紫微殿的东配殿是3号展厅,主题是灵台仪象,主要展示古观象台的历史沿革,以及古台所藏天文仪器与家国命运密切牵绊,被拆分、归还和转运的历史。展厅内有些古观象台的历史照片,非常珍贵,值得看看。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西配殿是2号展厅,主题是西学东渐,主要展示明末以来西方天文学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天文学融合碰撞的曲折过程。在西配殿旁边还有个小展厅,可能是还原南怀仁和汤若望的房间。

大国之门,建国门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变迁

1911年辛亥革命后,观象台改名为中央观象台, 1927年,紫金山天文台筹建后,古观象台不再作观测研究,于1929年改为国立天文陈列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进逼北京,为保护文物,将置于台下的浑仪、简仪、漏壶等7件仪器运往南京。现这7架仪器在分别陈列于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博物院。解放后,北京古观象台于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3年重新对外开放。在国外享有极高的声誉。许多国家的政府首脑、高级官员和科学界同行如英国首相布莱尔、比利时首相伏斯达等都曾慕名前来参观考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