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次鸦片战争(下)

 禹杰 2023-09-16

上周咱们聊了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和英国,本周咱们来聊聊鸦片战争的过程。

(上集可以戳这里看:《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仅仅因为鸦片(上)》)

01

鸦片战争的武器代差没有那么大

一提起鸦片战争,我们第一印象通常是中国科技太落后,武器装备太差。然后把战争的失败归结为“技不如人”,可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像您想的那样,当时两边的军事水平差距并没有那么大

大清的军队并不是只有大刀长矛,他们也有大炮和火枪,大清的军中还设有专门的火器营。如果追溯历史,其实早在明朝就有了大炮。金庸先生在《碧血剑》中就有描写,称之为“红夷大炮”。可惜的是,这些大炮从明朝到清朝就一直没有再改良过,一直在原地踏步。

图片来自网络

正因为清朝那种因循守旧的思想导致无论火枪还是大炮都比英军的装备要差一点。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咱们这边引燃火器靠的是火绳,就跟咱们过年点炮仗那样,火绳烧完了,枪炮才能发出去枪弹或者炮弹。而英军已经用了扳机式的触发装置,靠燧石打火点燃火药。

两边要是面对面站一起,人家一扣扳机子弹就发出来了,咱们这边还得等火绳烧完才行。

但这种差距并不是不能克服,因为这时候还没有连发式的火枪,打完一颗子弹,就得退下来装填火药和子弹,装弹完毕才能打下一轮。

所以如果您看那个时期的电影会发现,火枪手都是分成两拨,第一拨打完退回去装弹,第二拨上来打;第二拨打完了退回去装弹,这时候第一拨正好已经装弹完毕再上来继续打,如此循环往复。

哪边的军队训练有素,衔接的好,节奏好,往往就会占上风。只不过这种作战方法现在看起来有点傻,被人戏称之为“排队枪毙”。

火枪队(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会问,这种打法多傻啊,分散隐蔽打冷枪不香吗?其实真不是他们不想,主要原因还是那时候的火枪确实威力有限。

那时候的火枪都是从前面装填弹药,叫“前膛枪”,枪管里也没有膛线,更没有连发装置。前膛枪的射程一般,最重要的是飞行轨迹也不稳定,所以准头大受影响。可能对着正面的敌人开了一枪,子弹直接偏到隔壁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火枪手一旦分散开,那就很难击中目标。而且那时候的火枪队还有一个重要的对手,那就是骑兵。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当时骑兵的作战方式。咱们以拿破仑近卫军骑兵队为例:这些骑兵在冲锋的时候,通常是左手一支火枪,右手一支火枪,嘴里叼着一柄砍刀。

在冲锋的过程中,骑兵会选择合适的机会左手开一枪,右手开一枪,然后就把枪收起来, 因为没有连发装置,在马上冲锋根本没办法也没时间装弹。

再然后就是直接把马刀拎在手里,等距离近了,再一通乱砍。

咱们可以想象这样的画面,如果是一个火枪兵对阵一个骑兵。骑兵从发起进攻到冲到火枪手面前,这时间可能也就允许火枪手开个两三次枪。

如果这两三枪不能撂倒骑兵的话,等骑兵冲到面前,火枪兵可就只能被马刀随便招呼了。但在前膛枪的时代,这种准头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火枪兵一定要集中起来,否则面对骑兵一点胜算都没有。

当火枪兵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形成火力网,那准头就无所谓了。

但直到这个时候骑兵面对成群的火枪手还是可以一战的,毕竟骑兵的速度摆在那里,而且你火枪手人多,咱骑兵也可以多派些人上场嘛。

骑兵最后被战场淘汰,要等到膛线枪和连发枪出现。有了膛线之后,子弹在飞出枪管之前会在膛线的引导下自身旋转起来,这样一来,子弹的稳定性就大大提高,准度也就得到了提高。

子弹头出膛后高速旋转增加了自身的稳定性

还有连发也非常重要。原来骑兵从发起进攻到骑脸输出,火枪手只能打2、3发子弹,现在连发的话,可能直接翻一倍,后来机关枪出来就更可怕了,再加上精度的提升,骑兵几乎就毫无胜算了,这才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

前面介绍了这么多,只是想让您有一个概念,鸦片战争其实并不是像咱们想的那样装备比外国人差太多。英国人并没有对我们形成降维打击。

可以这么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的武器代差,绝对没有朝鲜战争时的代差大!

读到这里,您可能会问了,既然技术水平差距没有那么大,那为啥大清会把仗打成这样?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咱得先把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全过程简单理一遍。

02

一边倒的战争

之前的一篇文章前面咱们聊过,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英国的鸦片商们游说英国议会,希望他们能向大清开战。在经过一番议会辩论之后,英国终于决定向大清开战。

令英国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场战争开打之后却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大清对英国军队几乎没有形成什么有效的抵抗。

英国从虎门销烟算起到正式开战,备战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而战争开打之后,2个月就打到了道光的家门口——天津。

图片来自网络

刚开始,英军是奔着广州和虎门去的。英军本来的打算是封锁大清对海外的贸易,试图通过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做法获取主动权。

但他们没有摸清大清的底细。以道光为首的一班满清权贵们压根就不在乎海外贸易。在战争还没爆发的时候,他们甚至还讨论过是不是干脆把广州这个通商口岸也给关掉,省得洋人来“罗唣”。

封锁了一段时间,英军发现效果不明显,所以就打算进攻广州。这个时候,还是林则徐在广东主政,在他的督办之下,广东各地积极筹备海防,作出严阵以待的架势。

英军在一番侦察之后决定不跟林则徐硬碰硬,而是选择了绕海直接北上,攻下了浙江定海,也就是今天的舟山。接着,英军以定海为据点,攻入了天津大沽口。

英军当时声称要打到北京去,直接面见道光皇帝。这可把道光吓得够呛,赶紧派出琦善与英军谈判。道光给琦善下的命令是赶紧想办法把英军引到南方去,其他的都好商量。这么多军舰天天在家门口晃悠,太TM吓人了。

琦善(图片来自网络)

琦善这个人其实还是有些能力的,他找到了一个非常恰当的理由把英国军队给骗到了南方。他跟英军首领说,你们不是要我们赔偿鸦片损失吗?咱得去现场核查呀。现场在哪里?广州和虎门啊!英军一听,说得有道理啊。

于是,英国人带着舰队呼呼啦啦就跟着琦善直奔广州核查鸦片损失去了。琦善一到两广,就按照道光的授意,停了林则徐的职。

为啥要停林则徐的职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道光觉得林则徐忽悠了他。在禁烟之前,林则徐拍着胸脯向道光保证,说英吉利离大清有十万八千里,断不可能与大清开战。

可现实情况是人家不仅来打了,还三下五除二就打到了家门口,道光皇帝能不生气吗?

另一方面林则徐是虎门销烟的直接负责人,把他免职可以让洋大人的火气小一点,这样谈判的时候也好谈一点。

不过让道光和琦善没想到的是,英国跟大清可不一样,人家要的不是面子,而是实惠。英国的代表开出了一系列苛刻的条件,比如割让香港岛,比如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并允许英国人进入广州城。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都知道割让土地是丧权辱国的事情,允许英国人进广州城是什么奇葩条件?难道以前英国人进不了城?

答案可能让你惊掉下巴,当时英国人确实进不了广州城。其实不仅仅是英国人,所有洋人都不能进入广州城。他们更不能直接面见大清官员。

有啥请求或者文书之类,必须通过十三行这个商业机构转递,文书里的措辞还必须极其谦卑,否则大清的官老爷们会unhappy的。可以这么说,鸦片战争之前,洋人在大清地位相当低。

在大清的官老爷眼中,这些洋人都是“蛮夷”,都是未开化的种族,怎么能随便进咱们的城,要是把咱们的老百姓带坏了怎么办?

在这些老爷眼中,我能允许你在广州做生意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你还妄想进城瞻仰我天朝上国的繁荣气象?做梦去吧!

英国人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委屈巴巴地跟大清朝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但这次鸦片战争开打之后,他们的军队所向披靡,心里可就乐开了花,心想着怎么着也得进城看看。

万万没想到的是,虽然英国打了胜仗,可大清还是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当琦善把英国人的要求报给道光,道光还是不想同意让英国人入广州城。

老大都表态了,琦善能有啥办法?只有拖。于是从1840年10月琦善到两广一直到1841年1月,整整3个月时间,谈判一直敲定不下来。

英军等的不耐烦,又向大清开火了。

03

战火再次燃烧

为了逼迫琦善接受和谈条件,1841年1月7日,英军突然袭击并攻占了虎门的大角和沙角炮台,大清守军死伤700多人,损失了11艘舰船。

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琦善不得不与英军口头达成了《穿鼻条约》(当时中英曾在穿鼻海域作战,条约因此得名),在这个条约中,琦善答应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偿英国商人鸦片损失款600万两白银;中英两国官员可以在平等基础上直接交往,不用再通过十三行中转;正式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在这里必须要说明一下,《穿鼻条约》实际上并没有法律效力,因为琦善只是与英军口头上作了约定,并没有在条约上签字用印。所以有时候《穿鼻条约》也被称为《穿鼻草约》

图片来自网络

即便如此,因为割让香港岛的事情,道光还是把琦善革职下狱还差点把他给处死。与此同时,道光下令向英国宣战,要跟英军掐一架,夺回虎门的炮台,维护天朝上国的体面。

1841年2月23日,中英两军在虎门又对上了,结果自然又是大清军队大败而归,26日之后,英军又继续攻占了珠江沿线的几个重要炮台,直逼广州城。

5月24日,英军开始进攻广州城,由城西北登陆,包抄了城北的高地并攻占了高地上的炮台,然后就开始炮轰广州城。1万8千名清军全部退守在城内,情势一片混乱。

这时候广州的守备长官奕山向英军投降,撤出了广州城,并向英军缴纳了600万两白银的“赎城费”。令人无语的是,奕山因为怕被道光责罚,居然将惨败说成是大胜。

您可能会问,把惨败谎报成胜利,那600万赔款的窟窿怎么填?奕山告诉道光,这600万不是战争赔款,而是商业欠款。道光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同意了《广州和约》。

可到了这个份上,大清想停战,英国人已经不同意了,因为这几仗打的太顺利了,他们胃口大开,觉得还可以把要价再提高一点。于是,战火再次燃烧。

04

战火反复燃烧

1841年8月,英军第二次北上,陆续攻陷了鼓浪屿、厦门、定海(舟山)、镇海(今天的宁波)以及乍浦(今天的浙江平湖)。

这期间,英军还组织了多次针对台湾的进攻,但由于台湾的守军准备充分,取得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罕见的胜利,还俘虏了英军180多名士兵。

可惜的是,台湾的胜利经验并没有被清政府重视,其他地方依然是防备松弛,毫无准备。英军遇到的抵抗寥寥可数。这一次,英军舰队甚至直接从海里直接打进了长江。

1842年8月,英国舰队的四十多艘舰船集结在草鞋峡。这个草鞋峡位于幕府山江滩和八卦洲之间,属于江宁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这些舰船集结在此,给江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为江宁一旦失守,意味着大清的东南半壁江山也将随之沦陷。

而此时,清政府已经组织不起来像样的抵抗。一方面,道光这个吝啬鬼舍不得拨付军费再战;另一方面,之前的一系列战斗,让清军将领们也失去了信心。

比如虎门之战,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力战殉国;定海第二次失陷时,总兵葛云飞及其4000名部下全部牺牲。再比如英军攻打镇江时,1500名蒙古八旗兵全军覆没,而英军只死了182人。

在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尤其是钱袋子空了之后,道光终于决定与英军谈判,清政府接受了英军的全部条款。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也称《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照片

您可能会说,不对啊,前面不是签过一个《广州和约》吗?这里要简单解释一下,《广州和约》虽然签了,但在奕山的忽悠之下,道光一直认为《广州和约》是打胜了之后英国人乞和的结果,600万两白银的赔款也被解释成了应付未付的商业款。

而《江宁条约》的背景则不同,这是从被英国人摁在地上一通摩擦之后,从上到下都明明白白认怂之后签的协议。所以,《南京条约》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前面说了这么多,好像出现了一个违反常识的问题,那就是既然当时的大清和英帝国的武器代差没有那么大,那为啥一接仗开火,就被揍成那副德行?

在实际的战斗中,英军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想在哪儿打就在哪儿打,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他们可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从南边的两广一直打到浙江、天津,直指北京,最后集结在南京附近,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协议。

我想这其中大概有如下原因。

05

为啥输得这么惨

第一个直接原因是战略思维出现了致命偏差。大清朝始终在以陆战的思维应对海战。海战和陆战最大的区别就是机动性不同。

表面上看起来,入侵的英军只有2、3万人,大清有近80万的军队,可在实战中。英军是坐在船上的,他沿着海岸线到处溜达,看哪里薄弱就进攻哪里。

所以在开战的地方,基本上都是英军占有数量优势,再叠加武器装备的优势,其战果可想而知。再看大清,虽然纸面上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可这些军队要负责全国的防务。怎么可能刚好大量的部队就驻扎在英军进攻的地方?

或者咱们再反过来想,英军一旦发现这个地方有大量的部队驻扎,他会傻到正面硬刚吗?显然不会,这个时候他们直接就换个地方打了。

刚开始的时候英军来到两广为啥不进攻?正是因为林则徐严阵以待。英军一算账,这水里有敌舰,水面上有铁链,岸上还有炮台,这要打起来明显不划算啊,于是就北上找软柿子去了。毕竟他们是远征,不想打消耗战的。

图片来自网络

英军这种打法的核心就是依托于海军的高机动性。如果想破解这种打法,就一种方法,你也整一支海军,他到哪儿你跟到哪儿,贴身防守。

遗憾的是,清朝的海军比英军差多了,人家都有蒸汽船了,咱这边还是人力船,机动性上首先就落了下乘。数量也不如人家,甚至不如明朝。

说一句题外话,明朝时,咱的海军还真是蛮强的,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在全世界都是顶级的。反倒是清朝之后,为了解决倭寇问题,实行龟缩式的统治,要求“片板不得下海”。

这种鸵鸟式的问题处理思路,其结果就是倭寇问题没处理好,连自己的海军也被搞废了。其实,大清就算海军不退步,面对有蒸汽机船的英军都未必有胜算,更何况还自废武功呢?

第二个直接原因就是战术落后。

大清帝国在经历了康乾盛世之后已经多年没有对外大规模用兵,还是抱着以前的老思维去对待战争。而反观英、法这些欧洲国家,在16、17世纪战火不断,部队的战术战法都在不断演进。

尤其是拿破仑横空出世那一阵子,把西方的军事思想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什么运动战,佯攻,牵制、埋伏啥都用,相当灵活。相比之下,当时的中国因为承平日久反而在战术思想方面没有什么新的进展和提升,反倒是自高自大的心理日益膨胀,总觉得自己牛皮哄哄,兵锋所指之处,敌人立即就会投降。

第三个直接原因就是认识问题。那时候的大清因为闭关锁国,从上到下都活在过去,根本不知道世界上出现的那些变化。所以当英国人踹门而入的时候,他们就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他们。

即便通过通商、外交甚至战争的方式了解到了那个新世界的一角,大清朝从皇帝到官员,上上下下还是选择把头埋进沙子里,认为只要我装作看不见这个新世界,就不会影响到我的统治。

当然,也必须承认,还是有一些明白人的,比如林则徐。他就是典型的思想开放的官员。他受道光皇帝委托去禁烟时,一到广东就找人翻译“万国法”,还找来世界各国的各种图书资料翻译,并把这些资料都给了魏源。

魏源后来在林则徐提供的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了《海国图志》,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所以,如果仔细说起来,林则徐怕比他更适合这一称号。

可即便像林则徐这样愿意开眼看世界的人也犯过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比如,他看到英国人穿的绑腿,就断言这些洋人腿肚子不好打弯,应该不善陆战。

在这个错误论断之下,很多清军将领都忽视了英军的陆战能力,甚至在岸边修建炮台时,都只对着水面,不对着陆地。结果好多炮台一炮没放就被绕道登陆的英军给一锅端了。

还有林则徐在禁烟之前对道光皇帝拍着胸脯保证,英国离我们远着呢,不可能跟我们开战。这也是典型的基于错误认知的论断。

林则徐不知道蒸汽轮船跑半个地球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他更不知道,英国这种商业社会和中国这种农业社会的根本性区别,低估了在商业利益的推动下英国人想要打开中国大门的决心。

06 

根本原因

其实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社会形态的全面落后。

当大清对上大英的时候,表面看起来是两个国家的较量,实质上是两种社会形态的较量。一边是农业社会,一边是商业社会。

当时的英国已经是成熟的商业社会,商人和资本家已经成为主导国家的主要力量。这些人所追求的是资本的增值和利益的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必须抓两个方面:开源节流

开源就要求技术要创新,市场要拓展,所以最终社会变成外向型、侵略型的。节流则要求效率要提高,无论是配置资源方式还是人员组织管理都要向着最优去努力。

反观大清,是典型的四民社会即“士农工商”,本来最应有活力的商人被压制在最底层。在统治者们看来,把人拴在土地上,是最好管理的,而商人们没有土地可以到处跑,那就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在这种思想的加持下,中国历朝历代的帝王为了维护其统治的稳定,总是采取“重农抑商”的策略。所以资本主义在中国一直没办法萌芽。

而在四民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士族阶层则属于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已经在千百年的博弈里取得了较高的收益,他们想做的就是要维持现状,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他们拒绝改变,一切都不动最好。因为一切都不变,也就意味着他们所占有的利益不变。这种消极的发展策略反映到国家层面就是保守、不思进取。

中英两种社会形态决定了各自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又会进一步影响其政治结构;政治结构又会映射到外交、军事等各种活动。

以最直观的战争为例,表面看起来双方装备差距也不大,为啥到实战层面就变成一边倒了呢?因为英国是商业社会,整个市场早就不知道经历过多少轮淘汰,输出的装备、物资绝对都是最高效的企业或者组织提供的。而大清都是官办的机构,绝对的垄断就会导致绝对的腐败。想买一支火枪,从上到下都要揩油。

这样的效率差距就造成一个后果,那就是装备同样的部队,大清可能要付出比英国多几倍的成本。所以道光越打心越虚,最终因为国库也虚了,不得不向英军求和。

另外,清军战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战斗决心和战斗意志的不同。先看大清,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上所附着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传统思想体系讲究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那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既然天下都是皇帝的,那我为啥要帮你拼命?金一南教授曾经在讲座时拿出一张老照片,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老百姓都在城门口神情漠然地看着。根据记载,还有人主动给八国联军指路。

在这些老百姓眼里,老外打的是大清皇帝的江山与我有什么关系?其实不要说老百姓了,连大清军队的许多士兵都觉得这仗打的好与我何干?反正军饷都被上级军官一再克扣,我又何必拼这个命?

而英国那边,打仗都是为了自己,很多对外殖民公司都有自己的武装,比如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就有自己的舰队。国家打仗经常都是向商人们借钱,商人们当然会极力支持战争,因为打赢了就意味有赔款,有市场,有原材料产地,打输了自己会跟着亏的血本无归。

一个是为自己打仗,一个是替别人卖命,其战争积极性和战斗意志区别之大可想而知。

经过各个领域一系列的碰撞,最终证明:在当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和商业社会形态代表了更先进的生产力;而墨守成规,死守着传统礼教的大清帝国却因为农业社会的相对落后形态,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败和没落。

这里为什么说是相对落后形态呢?因为如果没有更先进的商业社会和资本主义来挑战,大清朝的农业社会应该还是比较成熟和稳定的社会。确切地说,是经过千百年的沉淀,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农业社会统治经验,国家和社会总体是处于稳定状态的。

如果没有英国的入侵,大清国可能也会像别的朝代一样,到末期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带来内乱,然后经历几轮暴动或者革命实现权力和土地的重新洗牌,王朝再更换一次。但这些都是内部矛盾,都不影响中国的农业社会形态延续下去。

可英国的到来,直接打断了这一“治乱循环”的过程,面对英国以及后来的西方列强,中国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玩改朝换代的游戏。摆在当时统治者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改变或者灭亡

那么大清的统治者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吗?遗憾的是,答案是否定的,他们仍然浑浑噩噩。过不了多久,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才真正打疼了他们。

因为清朝统治者的昏庸,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间短暂却宝贵的15年和平被白白浪费,否则我们的民族可能会比日本更早走向革故鼎新之路,民族的灾难也不会那么深重。

可历史没有如果,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时,大清王朝从上到下,大清帝国全境之内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无一丝一毫的不同,唯一不同的就是结果更惨。

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咱们后面再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