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山塔林北京市·昌平区·国保第三批银山塔...

 汉月银山 2023-09-16
银山塔林
北京市·昌平区·国保第三批

银山塔林,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西湖村,距昌平县城30公里,距十三陵5公里。银山从山脚到峰顶,大都由黑色花岗岩组成,层叠而上,石壁坚仞,远看如同铁山壁立;又因冬季雪后,冰雪层积,阳光照耀,色白如银,所以又有“铁壁银山”之称。该山过去曾是古“燕平八景”之首。
唐贞观年间银山始建寺院,唐代著名高僧邓隐峰曾到这里讲经说法,后代众僧为了纪念他,在其讲经处建造了一座高约4米的石塔,名为“转腰塔”,至今尚存。
金天会年间,云门宗名僧佛觉大禅师海慧在银山潜修,天会三年(1125年),重建庙宇,在银山中峰之下建大延圣寺。以后又有续建,成为佛寺塔群。据金大定年间的碑文记载,鼎盛时期在这里常住修行的僧众有500余人。名僧佛觉、晦堂、懿行、虚静、寰通等,都曾先后云游至此,演讲佛法。
明宣德四年(1429年)四月,太监吴亮出资重修大延圣寺,正统二年(1437年)二月,告成。同年,明英宗朱祁镇钦赐寺额“法华禅寺”。当时的法华禅寺,有殿5座,山门、禅堂、方丈斋厨等大小建筑配套,为银山一带主寺。此后,大小寺院陆续兴建,共建有各种僧寺,尼庵72座,除主庙法华禅寺外,较著名的还有铁壁寺、弥勒院、碧峰庵、逊峰庵、松棚庵等。各地有名望的高僧、禅师先后云游至此,演讲佛法,吸引众多僧侣云集银山。
禅师圆寂及大小沙弥死后按僧人在佛门的等级、地位建灵塔,火化人葬。历经金、元、明、清四代,所建灵塔数量甚多,大小不一,形体各异,大者塔高数丈,小者仅径尺。这些墓塔与寺院建筑融为一体,分布于法华禅寺院内及银山山麓,布局相对集中,形成规模庞大的塔群,世有“银山宝塔数不清”之说,统称“银山塔林”。
清以降,银山渐废,建筑也因年久失修,多有坍毁。尤其是1941年日本侵略军多次进山“扫荡”,寺院被焚烧殆尽,只残存下辽金时的五座大塔,元、明时期的十几个小塔。这些塔均为砖石结构,造型美观。五座大塔中,佛觉、懿行、晦堂三塔为八角形,砖砌仿木结构;圆通、虚静二塔为六角形。虚静塔年代晚些,距今也有900年的历史。
*资料来源:互动百科;百度百科
#古建筑#古建筑 北京·银山塔林风景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