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在中国拍到 900 种鸟(秧鸡科 )

 天童老僧 2023-09-17
2012 年 Jeremy J. Kirchman The Auk发表《 Speciation of Flightless Rails on Islands: A DNA-Based Phylogeny of the Typical Rails of the Pacific

2014 年 Juan C. Garcia-R、Gillian C. Gibb、Steve A. Trewick 在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上发表的《 Deep global evolutionary radiation in birds: Diversification and trait evolution in the cosmopolitan bird family Rallidae 》。

上述两篇论文导致 IOC 对秧鸡科( Ralloidea )的分类进行了大范围的修订。

秧鸡科( Ralloidea 的分子遗传研究一直挺热乎的,Garcia-R 和 Kirchman 随后一直在对秧鸡科进行研究,并持续在各种期刊上发表论文,但是阅读 IOC 的分类注释会发现,IOC 并没有对秧鸡科分类再进行修订。

2015 - 2021 年间还有其他学者陆续发表与秧鸡进化分支相关的论文,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新的研究,如果参与研究的鸟种数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基本上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推翻前期论文的结论,包括同一研究者在不同时期的论文(自己推翻自己),或许这就是 IOC 不再修订的原因之一吧:你们做研究都没有彻底整明白,我给你们站啥台啊图片图片图片

2021 年,Juan C. Garcia-R、Nicholas J. Matzke 在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上发表《 Trait-dependent dispersal in rails( Aves:Rallidae ):Historical biogeography of a cosmopolitan bird clade 》,真的好拼哦,不仅几乎覆盖了已知的秧鸡进化分支的所有物种(秧鸡属还差几种),连已灭绝的种也全部覆盖了(但本文略去所有已灭绝的种)!
现在是 2023 年了,IOC 依旧没有修订的动静,作为爱好者,还是可以了解下学者们最新的研究成果。

Garcia-R(2021)重构的秧鸡科系统发育树,揭示秧鸡科在全球的扩散是通过 8 个进化分支实现的:

图片

  • 林秧鸡进化分支

现存 7 个属(Neocrex 属已合并到 Mustelirallus ),系统发育来自 Garcia-R(2021)

图片

其中红色虚线部分来自 2019 年 Alexander P. Boast、Brendan Chapman、Michael B. Herrera、Trevor H. Worthy、R. Paul Scofield、Alan J. D. Tennyson、Peter Houde、Michael Bunce、Alan Cooper、Kieren J. Mitchell 发表在 Diversity 上的《 Mitochondrial Genomes from New Zealand’s Extinct Adzebills(Aves:AptornithidaeAptornis )Support a Sister-Taxon Relationship with the Afro-Madagascan Sarothruridae 》。

  • 秧鸡进化分支

现存 16 个属,系统发育来自 Garcia-R(2021)

图片

秧鸡进化分支物种分类非常复杂,这么多属大多是从 Gallirallus 拆分出来的,这个进化分支也是秧鸡科系统发育研究中争议最大一个分支。

秧鸡属Rallus现存 13 个物种(IOC V13.1 中是 14 个,包括 Rallus madagascariensis ),系统发育来自 Garcia-R(2021):

图片

01、西方秧鸡
图片

种群规模上限 150 万(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

3 个亚种中的 korejewi 局部常见于新疆、青海,不常见于甘肃,罕见于四川。

通常是被听到,而不是被看到。

栖息于开阔平原、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沼泽、水塘、河流、湖泊和河流的茂密芦苇中,在水域岸边及其附近灌丛、草地、沼泽地带、林缘和及水稻田中,寻觅小型水生动物如虾、蟹、螺以及昆虫如金龟子、蚂蚁、植物的嫩枝、根、种子、浆果和果实。

02、普通秧鸡

单型种,种群规模不知。
夏季繁殖于东北、河北,越冬于福建、广东、台湾,因习性而罕见。
栖息于开阔平原、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沼泽、水塘、河流、湖泊等水域岸边及其附近灌丛、草地、沼泽地带、林缘和及水稻田中,善隐蔽,寻觅小型水生动物如虾、蟹、螺以及昆虫如金龟子、蚂蚁、植物的嫩枝、根、种子、浆果和果实。

普通秧鸡拆分自西方秧鸡西方秧鸡对比:

1、脸部:普通秧鸡的英文名 Eastern Water Rail、Brown-cheeked Rail,后者说明与西方秧鸡全灰色相比,普通秧鸡脸带褐色。
2、尾下覆羽毛:普通秧鸡尾下覆羽是黑白条纹的,西方秧鸡三个亚种的尾下覆羽是白色的。
3、胸和颈部羽毛颜色:普通秧鸡的胸和颈部的羽毛相比西方秧鸡看起来要更偏棕色,而西方秧鸡的胸部是很干净的灰色。
4、贯眼纹:在普通秧鸡的棕色的贯眼纹之上,灰色相对偏白,像白色的眉纹,而西方秧鸡的整个脸的灰色都比较均匀,或者说很干净。
5、翅上覆羽颜色:普通秧鸡的翅膀上的覆羽有更多的斑纹,而西方秧鸡的翅膀上斑纹较少,显得干净。
6、喙:普通秧鸡的嘴的比例和西方秧鸡比起来也相对短,西方秧鸡的嘴显得更为细长。

长脚秧鸡属( Crex )现存 1 种(HBW/BirdLife、IUCN 将 Crecopsis egregia 放在 Crex 中)。

03、长脚秧鸡

图片

单型种,种群规模上限 700 万只成年鸟(IUCN 2016)。

夏季繁殖于新疆西部天山,迁徙期间见于西藏,不常见。

栖息于森林、草地、荒野、半荒漠和农田等各类生境中,善于藏匿,常在河岸、湖边高草丛和灌丛中活动,寻觅昆虫、蠕虫、草籽和谷粒。

卢氏秧鸡属( Lewinia )现存 4 种,在中国有分布的只有 1 种。
04、蓝胸秧鸡(灰胸秧鸡)

种群规模未知。

6 个亚种中的 albiventer 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南方,jouyi 在海南岛,两者在中国的种群规模上限为 10 万对,taiwana 在台湾的种群规模上限为 1 万对繁殖鸟(Brazil 2009)。

栖息于水田、溪畔、水塘、湖岸、水渠和芦苇沼泽地带及其附近灌丛与草丛中,栖息于海滨和林缘地带沼泽灌丛中,寻觅小型水生动物如虾、蟹、螺以及昆虫如金龟子、蚂蚁。
  • 骨顶进化分支

现存 6 个属,系统发育来自 Garcia-R(2021)

图片

田鸡属( Porzana )现存 3 个种,中国有分布的只有 1 种。

05、斑胸田鸡

图片

单型种,种群规模为 10 万只(Wetlands International 2015)。

夏季繁殖于新疆西部,罕见。

栖息于湖边、河岸、河湾以及灌丛沼泽和湿草地上芦苇丛或草丛中,性胆怯、善于匿藏,多在晚上和晨昏单独活动,寻觅生无脊椎动物和部分水生植物。

黑水鸡属( Gallinula )现存 3 个种,中国有分布的只有 1 种。
06、黑水鸡

种群规模上限 650 万只(Wetlands International 2014)。

5 个亚种中的 chloropus 常见于中国南方。

栖息在富于挺水植物的各类湿地中,寻觅水生植物嫩叶、幼芽和根茎、水生昆虫、蠕虫、软体动物。

骨顶属( Fulica )现存 11 个种,中国有分布的只有 1 种。
07、白骨顶

种群规模上限 975 万只(Wetlands International 2016)。

4 个亚种中的 atra 夏季常见于东北,冬季常见于华南。

栖息于有水生植物的大面积静水或近海的水域,寻觅水生植物的嫩芽、叶、根、茎、昆虫、蠕虫、软体动物。
  • 青水鸡属

种的划分存在较大争议,系统发育来自 Garcia-R(2021),红色虚线部分来自 Boast(2019)

图片
HBW/BirdLife、IUCN 不接受对 Porphyrio porphyrio 做的任何拆分(F6 中红色部分)。
青水鸡属( Porphyrio 在东半球的分布图来自 2015 年 Juan C. Garcia-R 、Steve A. Trewic 发表在 The Auk: Ornithological Advances 上的《 Dispersal and speciation in purple swamphens(RallidaePorphyrio )》。
图片

图中,seistanicus 作为 Porphyrio poliocephalus 的亚种;pelewensismelanopterus(已合并  palliatus bellussamoensis(已合并  vitiensiscaledonicus 均为 Porphyrio melanotus 的亚种。

08、紫水鸡

拆分自 Porphyrio porphyrio,种群规模未知。

3 个亚种中的 poliocephalus 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在大理洱源、腾冲等地,很常见。

栖息于江河、湖泊周围的沼泽地和芦苇丛中,寻觅昆虫、软体动物、水草。

09、黑背紫水鸡

图片

单型种,拆分自 Porphyrio porphyrio,种群规模未知。
分布于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婆罗洲南部、苏拉威西岛西南部和菲律宾南部,中国无分布。

福建、海南、汕头有黑背紫水鸡吗?是否已经扩散到海南、汕头、福建?需要形态学、分子遗传学的证据才有说服力。

四大鸟种名录(IOC、HBW/BirdLife、Clements/eBird、H&M)能持续运作到今天,说明它们背后都有顶级鸟类学家,存在不同不就代表争议未决嘛。
H&M 鸟种名录更新最慢,拆分也最不积极,显然没有 IOC、HBW/BirdLife 对观鸟者来说来得刺激,但在本人已阅读过的鸟类学相关的研究论文中,至少 50% 的研究学者引用来自 H&M 鸟种名录的分类名,导致不得不做转译。
  • 南美田鸡进化分支

现存 5 属,系统发育来自 Garcia-R(2021)

图片

10 花田鸡
图片

单型种,种群规模上限为 1 万只成年鸟(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01)。

中国的种群规模上限为 100 对繁殖鸟(Brazil 2009)。

繁殖于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流域,以及鄂嫩石勒喀河流域,越冬于长以南的沿海地区,甚罕见。

栖息于小河、湖泊以及沼泽附近草丛中,寻觅以各种藻类、水生昆虫及软体动物。

  • 董鸡进化分支

Garcia-R(2021)董鸡进化分支现存 5 个属,是由 Livezey(1998) 命名的一个分类群,Amaurornithini 目前没有官方的中文名,不过可以猜到,多半是苦厄鸟族

图片

白眉田鸡属Poliolimnas )现存 1 种。

11、白眉田鸡

单型种,种群规模未知。

分布于海南岛,局部常见,香港米浦也有记录。

栖息于长有茂密植物的海岸和淡水或咸水湿地,如沼泽地、河流、湖泊、水塘、污水池,特别是有大量漂浮植物的湿地,性羞怯,通常成对活动,寻觅蚯蚓、蛞蝓、水蛭、水蜘蛛、昆虫、蝌蚪和小鱼、水生植物的叶和种子。

董鸡属( Gallicrex )现存 1 种。
12、董鸡
单型种,种群规模未知。
台湾的种群规模上限为 20 万只繁殖鸟,而大陆估计不到 2 万只繁殖鸟,越冬鸟很少(Brazil 2009),和中华鹧鸪一样,听到容易,见到不易。
栖息于芦苇沼泽,灌水的稻田或甘蔗田,湖边草丛和多水草的沟渠,性机警、善隐蔽,多在晨昏活动,寻觅植物的种子和嫩枝、水稻、蠕虫和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以及蚱蜢。

苦厄鸟属( Amaurornis )现存 3 种。

13、白胸苦厄鸟(白腹秧鸡)
种群规模上限 10 万只(Wetlands International 2006)。
4 个亚种中的 phoenicurus 夏季繁殖于南方各地,常见,少量越冬于华南、台湾。
栖息于长有芦苇或杂草的沼泽地和有灌木的高草丛、竹丛、湿灌木、水稻田、甘蔗田中,以及河流、湖泊、灌渠和池塘边,寻觅昆虫、蜗牛、螺、鼠,蠕虫、软体动物、蜘蛛、小鱼、草籽和水生植物的嫩茎和根。
  • 斑秧鸡属

现存 4 个种,系统发育来自 Garcia-R(2021)

图片

14、白喉斑秧鸡

种群规模未知。
6 个亚种中的 telmatophila 在广东、广西、海南,formosana 在台湾。
原本是因习性而很难见到的,但每年晚春至初夏,广东南岭的鸟塘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它的机会。
栖息于潮湿沼泽地、稻田等处,性羞怯,多于黎明、薄暮或夜间出来活动,寻觅昆虫、小型软体动物、植物的嫩叶和种子。

15、红腿斑秧鸡

图片

迷鸟于台湾。

栖息于开阔平原湿地,河谷灌丛,以及茂密的森林、海滨灌丛和农田地带、芦苇沼泽地、稻田、芋田以及河流、水边的灌木丛和林间湿地,性羞怯、隐蔽,不易发现,早晨、黄昏和夜晚出来活动,寻觅草籽、甲壳动物和昆虫。
  • 小田鸡属

现存 11 个种,系统发育来自 Garcia-R(2021)

图片

16、红脚田鸡(红脚苦厄鸟)
种群规模未知。
估计中国的种群规模为 1 万对繁殖鸟(Brazil 2009)。
2 个亚种中的 coccineipes 常见于中国东南部、台湾。
栖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的长有芦苇或杂草的沼泽地和有灌木的高草丛、竹丛、湿灌木、水稻田、甘蔗田中,以及河流、湖泊、灌渠和池塘边,性机警,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寻觅昆虫、软体动物、蜘蛛、小鱼、草籽和水生植物的嫩茎和根。

17、棕背田鸡

单型种,种群规模未知。

不常见留鸟于西南部。

栖息于山地溪流、灌丛、湿草地及稻田附近地带,蠕虫、软体动物、昆虫和沼泽地植物的种子。

18、姬田鸡

图片
单型种,种群规模上限估算为 50 万只成年鸟(IUCN 2016)。
夏季繁殖中国新疆西部塔里木河、天山,甚罕见。
栖息于森林、平原、荒漠、山地等环境中的富有芦苇和水生植物的湖泊、河流、水塘、河渠和深水沼泽地带,寻觅小型水生动物、昆虫、蜘蛛、蜗牛、植物的幼芽、果实和种子。

19、小田鸡

图片
种群规模上限为 100 万只成年鸟(IUCN 2016,推算数据),估计在中国的种群规模上限为 20 万繁殖鸟,1 万只越冬鸟(Brazil 2009)。
夏季来中国北方繁殖的是 6 个亚种中的 pusilla,性胆怯,极善隐蔽,广泛分布,仅繁殖地局部常见,迁徙途经区普遍罕见。
栖息于富有芦苇等水边植物又有开阔明水面的湖沼及其邻近草地灌丛地带,寻觅水生昆虫、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小甲壳类、小鱼以及绿色植物和种子。

20、红脚田鸡(红脚苦厄鸟)

种群规模未知。

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种群规模上限均为 20 万繁殖鸟和 1 万只越冬鸟(Brazil 2009)。
4 个亚种中的 erythrothorax 常见于中国的南方、台湾。
栖息于沼泽、湖滨与河岸草丛与灌丛、水塘、水稻田和沿海滩涂与沼泽地带,寻觅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水生植物的嫩枝和种子。

21、斑胁田鸡

图片
单型种,种群规模未知。
在中国繁殖的鸟不超过 1 万对(W. Heim 等人 2016),罕见。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沼泽、湖泊和溪流两岸的水草丛中,寻觅昆虫、软体动物、水草。
秧鸡科鸟类拍摄难易程度:

秧鸡科鸟都离不开水,杂食性,但习性还是有不小的差异,有些大摇大摆,有些活动地几乎不离水边灌丛,有些则是黄昏、黎明,甚至是夜间活动,胆子小,机警、善隐蔽,见到(获得拍摄机会)比听到叫困难得多。

花田鸡:几乎要绝迹了,★★★★★。

红腿斑秧鸡:迷鸟于台湾,★★★★★。

斑胸田鸡:去新疆就能见到?想多了,实际是大概率见不到,★★。

斑胁田鸡:很难很难,口罩期间它去过广州的南沙,朋友催快来啊,可去不成,干着急,★★。

姬田鸡:仅限于新疆,你认识的去过新疆的鸟友有几个拍到了?★★。

小田鸡:从分布、数量看不少了,但实际上很难见到,口罩期间在重庆长江边停留了一段时间,也是没有去(怕家人担心),★★。

普通秧鸡:一点也不普通,★★。

长脚秧鸡:仅限于新疆天山,迁徙时见于西藏西部,★★。

白喉斑秧鸡:感谢南岭的小陈吧,不然让你夏季去密林里找它,你觉得成功概率很高?★★。

董鸡:小时候这货夏季不到处在叫嘛,现在咋就这么少了呢?★★。

棕背田鸡、白眉田鸡:在中国的数量较少,★。

西方秧鸡:据说新疆好拍,没有在新疆去拍过它们,希望如此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