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多年前交公粮的农民,交公粮的场景,看了不许哭,不堪回首

 小吴上农村 2023-09-17 发布于广西

交公粮,是我国农业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明朝开始,就有着交公粮的历史,一直延续到2006年。交公粮的农民,是这一历史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国家的税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交公粮的农民,一般都是农村中的贫苦人民。他们每年都要把自己家里种植的粮食,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量和质量,交到当地的公粮征收部门。这些粮食,是他们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他们要保证这些粮食的质量,以确保自己的收入和国家的税收。

交公粮的场景,是非常艰辛的。农民们要把自己的粮食,从家里运到公粮征收部门,路程一般都比较远,而且交通不便。他们要用人力或者三轮车等简陋的工具,把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粮食运到征收部门。在交公粮的时候,他们要排队等候,有时候要等上几天几夜,才能轮到自己交粮。这期间,他们要自己带着干粮和被子,在征收部门外面等待,非常辛苦。

除了身体上的艰辛,交公粮还给农民带来了很多其他的问题。首先,交公粮的程序非常繁琐,很容易出现差错。有时候,因为一些小细节的问题,农民们可能会被扣粮或者罚款,这让他们非常心疼和无奈。其次,交公粮的农民得不到足够的补偿。虽然国家给予了农民一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但是这些补贴和优惠政策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农民们还是无法摆脱贫困和落后的状况。

总之,交公粮的历史传统虽然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是它依然对中国的农业和农民有着深远的影响。交公粮的农民们为国家的税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他们的生计和利益,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的农业更加繁荣发展,让农民们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