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
2023-09-17 | 阅:  转:  |  分享 
  
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世官制军 功 爵 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以法为教科 举 制举荐制以吏为师①选官标准:从重家世门第到重学识才能②选拔方式:从推荐发展为中央公开考试③选官原则:逐渐制度化、体系化、严密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④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⑤选官权力:逐渐从地方收归中央⑥逐渐模式化八股取士禁锢思想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课标: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素养:1.了解晚清政府在民族危机下对近代官僚制度的变革,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晚清官制改革对近代文官制度的奠基作用 2.分析中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相关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3.结合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影响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EFFD57CDD81682DA6BBB45F38887D556DABEED1B119781063F78D49320B9BA6606962113D39E692B22E87CBCA1D301B70B773A40564919D8A91B43CED32E3143时空坐标1898 1904 1905 1906 1913 1933 1993 2005改革科举学堂选官制度废除科举留学生选官制度文官考试制度确立公务员制度确立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晚清时期:应变民国时期:建立新中国时期:完善 1、国家发展需要专门人才,科举制不再适应社会需要。 2、晚清大变局,内忧外患,为挽救统治危机。 (鸦片战争后,列强发动系列侵华战争,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3、洋务运动的开展,维新变法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推动。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西学的传播。 6、近代教育发展(学堂、留学) 7、官制的调整。(一)背景:(二)表现: 1、科举制度的变化与废除①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②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结果:未能实行。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①1901年,各省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多设蒙养学堂。 ②1905年,废除科举制,颁发教科书,遍设学堂,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结果: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 0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二)表现:2、选官制度改革①裁减冗署冗官②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③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部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自此,教育行政从礼部独立出来。学部的设立,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癸卯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癸卯学制: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实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分配相应官职。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三)特点:①学制设置制度化、系统化,教育分类较为全面 ②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③重视实业教育(培养经济等经世致用人才)④近代化趋势明显⑤改革艰难曲折⑥不彻底,保留封建残余宗旨:“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以西学沦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3月)——文官考试选拔制度(1)依据: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2)内容:①以考试制度为主,在"五权宪法"框架之中,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②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3)影响:①进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②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③局限性:基本只停留在纸面上。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二)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年)——考试和甄别 1、文官考试制度:(1)建立标志:1913年初,《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 (2)报考条件:民国男子年满21岁(女子不得参加) (3)负责机构:政事堂铨叙局 (4)类型:文官高等考试、文官普通考试,司法官考试、知事试验、留学毕业生甄拔考试等 2、甄别:(1)含义: (2)评价: 3.特点:①以立法形式实施。 ②男女参政权不平等。 ③选拔措施多样。 ④考试与资历并重。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有利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公务员制度①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②1933年,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建立以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官吏”称谓逐渐被“公务员”代替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经其考选、铨叙后任用)1929年公布第一部《考试法》对一般在职人员,效仿北洋政府,采用甄别审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资格男女皆可,允许女子参加考试积极:①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确立 ②《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消极:③实施过程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始终无法禁绝①中西合璧,兼采古今中外选官制度精华②设置机构,统一领导和管理③制度化、法律化、专业化④选拔方式多样化⑤更开放、更平等、更公平⑥党派性强⑦制度详细,但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①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②选拔人才,巩固统治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但是国民政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则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是连形式都没有。? ——据杨学为《中国考试制度通史》、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等专制集权的政治文化传统;公民文化政治素养相对较低;国民政府一党专政;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派的矛盾;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相对较弱;国内政局长期动荡(长期内外战争的干扰) 民国中后期公务员制度施行艰难,流于形式的原因?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公务员制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公务员制度特点 ①兼采古今中外选官制度精华——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吸收和继承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②设置机构,统一领导和管理——考试院③考试制度法律化(立法保障)——《考试法》④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允许女子参加考试⑤制度详细,但实施过程流于形式——任用亲信、拉帮结派⑥对一般在职人员,也采用甄别审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资格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1、干部制度: (1)内容: (2)历程: 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②后来,我国又建立...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③改革开放以后,干部制度进入改革和完善阶段 (3)特点: ①党管干部原则 ②逐步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 ③规范化、制度化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2、公务员制度: (1)背景: ①中共十四大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改革目标,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②借鉴中西方文官制度。 (2)历程: ①1993年开始推行②2005年正式形成、法制化③2006年得到全方位的推进和改善 (3)影响: ①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 ②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 ③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有利于促进政府机关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相同之处:①公开考试,择优录取。②对职位进行分类。③广泛使用“考绩制”。 课程总结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EFFD57CDD81682DA6BBB45F38887D556DABEED1B119781063F78D49320B9BA6606962113D39E692B22E87CBCA1D301B70B773A40564919D8A91B43CED32E3143课程总结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变化主题梳理: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中国古代科举制和近代西方文官制度是人类社会优秀成果;近现代以来的中国经历了社会转型的阵痛,最终建立了公务员制度。可见,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要不断顺应时代发展和国家治理需要,建立非人格化、制度化的理性机制,方式的选择既要适合国情,植根传统,又要互相学习、借鉴,才能有效提升国家治理效率。从人类发展进程看,这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运动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单元主题:应势而变,走向理性与效率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晚清选官制度改革:背景、表现(科举制的变化与废除、选官制度改革)、特点2、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官员选拔:依据、内容、影响3、北洋政府时期官员选拔的方式+特点
(1)考试:建立标志、报考条件、负责机构、类型(2)甄别:含义、评价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背景、内容5、新中国的干部制度:内容、历程、特点(党管干部原则)
6、新中国公务员制度推行:背景、历程、意义7、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异同
问题清单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献花(0)
+1
(本文系好知识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