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幼儿园去“小学化”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成果报告
2023-09-17 | 阅:  转:  |  分享 
  
幼儿园去“小学化”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成果报告幼儿阶段是人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古希腊柏拉图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开头最为重要。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把他塑造成什么型式,就能塑成什么型式,每个人最初所受教育的方向容易决定以后行为的性质”而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以及校外培训机构的逐利下,我国幼儿园“小学化”问题愈来愈严重致使幼儿园本应该是儿童游戏的天堂却变成了早期智力开发的场所,违背了幼儿教育应有的价值,严重扼杀了儿童的

天性,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教育规律,将幼儿置于和小学一样的教育环境中,按照小学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进行“小学化”的教学,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和拔苗助长式的教育,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背景下传统“学而优则仕”的人才观的影响。由于教育要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人口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所以幼儿园“小学化”化问题不单是教育本身的问题。

中国自从古代孔子就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人才观。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人们所树立的人才观同样带有明显的工具主义,即单纯的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导致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是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体现在教学方法就是机械的传授,死记硬背。

因此,面临着社会激烈的竞争,人们为了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幼儿园出现了超前发展的倾向。2.市场化下民办幼儿园的逐利倾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出现了市场化的倾向。所谓教育市场化,“就是将市场机制引人教育领域中,市场成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通过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教育供求双方在市场中的行为,使教育达到供求均衡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行政机构对学校的管理从传统的直接办学转化为间接调控,学校会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分化、多元化、自利性、自主性

少干预、秩序化、规范化等市场特征”由此我国民办幼儿园逐渐增多,这些民办幼儿园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化下维持生机,违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来一味的满足家长需要开设各种特色课程和兴趣班,传授超前知识,剥夺了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3.家长急功近利的思想观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们有意无意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望子成龙的急迫心情使得孩子们身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就像块未经雕刻的大理石,想要雕刻好它,需要家庭、学校、集体、孩子本身、

书籍和偶然因素等雕塑家共同协作完成。”而在这六个因素中,家庭排在了首位,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近些年,广大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普遍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引导,加上各种商业

性宣传的误导,社会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很多家长们带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习惯奉行“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观念,忽视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带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使得这一问题愈加严重。一、"小学化倾向"的弊端(一)"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

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我现在教小学三年级,我们班上有好些学生到现在握笔的姿势都不正确,我反复纠正了好多次都纠正不过来,后来和家长谈过以后才知道,在幼儿园的时候四岁就开始学写字,那时候手上的骨骼和肌肉都没有发育好,所以怎么也捏不好笔,但每天的写字作业必须要完成,慢慢的就形成了错误的握笔姿势,后来就怎么也改不过来,而且有的孩子的手指也有变形的迹象,看来这错

误的握笔姿势要伴随他们一生了。这是我对幼儿园“小学化”对孩子的身体造成的伤害的最切身体会。孩子不仅幼儿期形成了错误的握笔姿势及错误的写字笔顺,得不到纠正,上小学改起来特别困难,而且从小养成了不正确的书写习惯,书写不端正,错字连

篇,多数人一生难改。另外,由于感到疲劳,而趴桌子看书、写字;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溜号;学习、做事“磨洋工”等等不良习惯产生。(二)"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我给大家讲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故事: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妈妈在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这位母亲提起诉讼的理由是:她认为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

美元。此案在内华达州立法院开庭。法庭裁决劳拉三世幼儿园败诉。因为陪审团的23名成员认为,该幼儿园的做法犹如剪去了伊迪丝一只想象的翅膀,并早早地就把她投进了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使孩子在智力的启蒙阶段,不能在想象的天空里振翅翱

翔。这个案例后来成了内华达州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的依据。现在美国《公民权法》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玩的权利。或许正是这一规定,使美国在科技方面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也使美国出现了比其他国家多得多的年轻的百万富翁。这个故事可以让我们好好的反思一下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的状态。现在很多幼儿园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

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三)"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

它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而正规的幼儿教育,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往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孩子在这种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康、活泼、聪明,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更有潜力。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孩子被压抑的兴趣和紧张焦虑的心情,久而久之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结果我们的“教”让孩子变得被动,让孩子变得“厌学”。所以当人们为这般教育的成果而欣喜和得意时,我们

是否想到:孩子的认知发展是以情感、社会性发展为代价的;孩子的眼前发展是以长远发展的牺牲为代价的。(四)"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我们班的英语老师向我抱怨,因为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本孩子在幼儿园大班时便学过了,所以,上课时,“早熟”的学生了无兴趣,不认真听讲,扰乱了上课气氛。最难教的孩子不是上学前知识准备不足的孩子,而是缺乏学习兴趣的孩子。孩子在0―6岁期间,并不适合进行系统的知识教育,而只能帮助他们积累感性的经验,同时培养学习兴趣。在学龄前期不断灌输各种知识,

很有可能让他对学习失去兴趣。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在幼儿阶段儿童如果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

由于重复教育,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升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一下子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都得以产生。许多家长不懂得学前教育应该教孩子学什么,而是提前把上小学才学的知识硬填给孩子。学前阶段的孩子无论智力和能力都够不上,所以必定学不好,其结果是使孩子扫兴和反感,再加上家长的责骂和老师的批评,孩子厌学是必然的。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是对孩子极大的伤害,无异与拔苗助长。有的孩子即使勉

强学了,但入小学后成绩也未必好。到了小学再学就等于留级一年,孩子似懂非懂,毫无新鲜感。无味枯燥的重复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容易因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讲,养成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的学习态度,反而影响了所有学习任务的完成,成了老师和同学眼里的“差生”,从而使孩子产生对学校、对学习的厌恶、厌烦情绪。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教育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强。尤其是如今独生子女家庭也越来越

多,导致人们对幼儿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也正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一)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带给幼儿的压力和负担

尽管许多地方不允许小学入学考试,但是据了解,仍有部分小学还设有入学考试或入学面试。入学考试的成绩对分班有一定的影响,这也是促使家长选择过早让孩子接受小学化教育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在孩子升入小学后,一些孩子的成绩不理想,使得家长认为现在“跟不上”是因为在幼儿园没有打好基础。一位小学老师也说:“幼儿园多教一点知识也好,这样的话孩子升入小学后也学得轻松,我们老师也能轻松些。”小学老师这种图轻松的心理,也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在长期的教育中,考试一直作为教师与家长检测学生学习成

绩好坏与否的主要标准,无论是在小学还是中学,都会进行定期的测试,以此来检测学生学习成绩。甚至有的地方在幼儿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过程中也采取了这种方式来择取符合自己入园标准的成绩较优异的幼儿,这种做法无疑是在给幼儿增添本不属于那个年龄段应有的压力,并且这种现象也使得家长变得忙碌起来,更加对幼儿的基础教育高度紧张。使得家长极其重视幼儿的学习情况多过于关注生活健康发展情况。只要这种考试制度一天没有得到完善和发展,幼儿从小接受的教育就不得不要和考试挂钩,就不得不承受学习各种学科和接受各种技能的压力和负担。幼儿

的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学习,然而当孩子面对的是种种压力时,会在自动的封闭自我的同时,也会减少与外界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在学校时沉默寡言,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有些孩子甚至排斥与父母、老师的沟通,不愿意与父母呆在一块,对孩子社会性的发

展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幼儿长期的学习,导致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变弱,另外,长时间缺少运动的学习会使孩子发育不良。(二)幼儿专业教师的缺失使得教学模式得不到改善如今,幼儿园的教师大多数都是经过非专业性学习和培训出来的,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和锻炼,如今的幼儿教师缺少教学理念和自己独特的教学视角,更加在教学方法上只是遵循按照小学教师的标准,准时给幼儿上下课,而在教学内容上,只是一味的注重灌输,注重幼儿掌握知识的程度,但是从未将教育和幼儿自身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相结合统一起来。大都是迫于无奈,

也就造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不足。没有能够把准确的完善的幼儿教学理念带到实践教学中去,使幼儿的教育失去了丰富的课程内容和鲜明的教学结构,使幼儿一直禁锢在陈旧的教学形式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教育方法上的主要表现就是将幼儿教学课堂化,以课堂讲授代替活动与游戏。这种教学方式主导下的幼儿教育通常是只重视知识学习的灌输式教育,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领读、幼儿复读等死记硬背的传统授课与学习方式成为幼儿园教学常态。在教学中,教学现场呈现出

教具演示少、图案色彩少、角色游戏少的特点;在教学后,教师常常布置大量单调、枯燥的作业。这种讲授式教学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不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三)多数幼儿园脱离办园宗旨和原则只为迎合家长。

“我不喜欢上学,我不喜欢上学。”我在在黄陂区解放红黄蓝幼儿园门口,见到刚刚放学的一个4岁的小姑娘,面对我的询问,她满脸愁容地连连摇头。小姑娘的父亲姜先生向我苦道:“孩子每天晚上回家后,我们都监督她做一个多小时的作业,但是孩子就是不能安静地坐下来,不停地调皮捣蛋,隔几分钟就跑了,我有时训斥几句,有时还打一顿,她回来写几分钟,又跑去玩了。我现在提起她写作业就心烦!”姜先生说,他孩子本来天生活泼,爱唱爱跳,而现在每天上学都满脸愁云,性格似乎变得有点内向,和她的年龄不相符。和小姑娘同时从校门口出来的小朋友个个背

着书包,我上前问小朋友喜欢做家庭作业吗?几乎所有小朋友都摇摇头,有的干脆回答:“不喜欢。”可是接孩子的家长却抢答:“喜欢。”面对家长的说法,不明就里的孩子满脸困惑。明知是因为过早地接受教育,让幼小的孩子对学校产生逆反心理,可是不上教功课的幼儿园,姜先生担心孩子的教育落在起跑线上:“我也看着孩子可怜,本来不想让她过早地学习,可是人家孩子都学,她不学怎么办?”有同样心思的家长很多。“我觉得这家幼儿园在教育方面还是不错的。”一位来幼儿园接孩子的女士说,“我们家长都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现在我家

小姑娘3岁半,每天幼儿园教认5个汉字,一个月算算就得认多少字啊!”她觉得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家长比较放心。另一位来接孙子的老大爷还饶有兴致地给我讲,现在孙子在幼儿园大班已经开始学习珠算、英语,并且进行简单的阅读训练,他每天回家

听孙子给他讲今天学了许多许多知识,心里特别高兴。诚然,当自己的孩子在邻居羡慕的眼光中流利地背出古诗时,家长肯定会感觉很骄傲。这也不能怪家长,其实,每一个家长的内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能够首先培养出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开心快乐地成长。我们也知道,在现有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下,家长做出接受小学化教育的选择实属无奈。但是,让孩子如此早地接受小学化教育是否真的有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呢?却很少有人关心。有一位认识的私立幼儿园园长说:“我们也知道小学化教育

方式不对,但家长要求必须教识字、学拼音、学数学,否则就转园,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对幼儿园来说,更加关注和重视的应是幼儿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结合多种现代因素以培育出更适合社会的多元化人才,给予幼儿更多地机会去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但是,如今的幼儿园大多数都脱离了最初的办园宗旨,违背了办园原则。为了迎合家长对教育的超前需求,满足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也为了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多数幼儿园偏离了办园初衷,过早的将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内容融入到幼儿

园课程中去,而不去考虑幼儿的接受程度、热爱程度、年龄特征等因素。忽视了幼儿在幼儿园课程的学习,主要是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的这一标志性原则,而遵循"教师问,学生答,教师不问,学生不答"的上课模式,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手段,严重的

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许多家长总是埋怨孩子不学习,不争气,其实最该检讨和受到责备的正是我们家长自己,孩子本来是棵好苗苗,却被你急功近利的做法给“拔”得“蔫”了甚至“枯”了,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正好比“起了个大早”却送孩子“赶了个晚班”。三、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及要点那么幼儿园如何去"小学化"?要解决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逐渐改变到彻底杜绝这种现状,这就要从幼儿园小学化产生原因入手,需要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的努力。

(一)家长需要调整教育幼儿的教育观念,要从幼儿成长的长远发展考虑。目前,新闻媒体不断的在报道我国一些幼儿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小学化”倾向问题,并且相关部门还不断突击检查。但在我们农村,有些家长对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长时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拔苗助长”的心理我们一时难以根除,但是,我园首先是统一我们老师和年轻家长的思想,做到稳步前进。我们作为教育者,首先在意识上、教育理念上一定要有一个更新,一个定数。好的东西我们要坚持下去。根据一些幼儿园的

实践证明,部分年轻的家长在道理上还是能讲通的,但是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耐心的宣传,他们也能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但是,那些年老的隔代家长,还是要进行耐心的宣传,要利用各种活动让老师和家长进一步认清幼儿园“小学化”的弊端和危害,

统一思想,明确要求,采取措施,加强管理,防止出现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作为家长,要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水平,也可以通过网络、书籍、幼教专家讲座等方式,学习幼儿教育的科学知识,从而淡化"望子成龙需尽早"的功利心态。与此同时,父母应和孩子多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才能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家长和社会、幼儿园达成幼儿教育的共识,使幼儿园小学化的状况得以改观。我认为,要想在育儿观念上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共识,必

须首先找准与家长合作的基点与分歧点。我们合作的基点是:我们与家长的教育初衷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孩子成材,但在具体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基于此,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充分发挥我们专业教育机构的权威性,带领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一系列专业教育知识的学习,并辅之以一些实例,让家长看到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方式并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在教育孩子时,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着眼

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同时给予家长一些具体的科学育儿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观点上做到与幼儿园一致,只有这样,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也就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步。第二:多举行一些诸如家长开放日或其他形式的开放活动,

吸引家长参加,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多方面的逐步提高,更坚信幼儿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权威性,从而能更主动的配合幼儿园以正确的教育观对孩子实施教育。第三:要不定期的针对一些家长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教育难点问题,展开家长论坛、教师论坛等活动,通过大家各抒己见,沟通观点,能更好的达成教育的共识,同时也促使家长更加关注科学的教育观,理智地看待学前幼儿教育,并主动向幼儿园靠拢。(二)幼儿园应该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制定并实施儿童发

展计划。幼儿园“小学化”也误导了社会教育风气,部分家长为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拔苗助长”,要求幼儿园实施“小学化”教育;部分幼儿园为迎合家长的这种需求,违背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正确轨道。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地开展幼儿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标准的指导作用。《纲要》总则中第五条明确指出了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

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而《指南》又对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咯年龄段作了明确的目标与任务。幼儿园应该把《纲要》和《指南》作为指导性教材,并定期集中学习与讨论。深入理解《纲要》精神实质,更新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

律和学习特点,切实实施符合幼儿发展的学前教育。要加大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利用业务学习时间传达和学习上级部门关于防止“小学化”倾向的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等。根据这一内容及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幼儿

园的教学计划,要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要避免只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同时加强对教师的业务管理和培训,加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的紧密联系。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从观念和实践上,克服幼儿小学化。(三)社会要从政策、制度上进行改革,加强宣传,使幼儿园教育健康化发展。《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以明确指出,“必须坚持科学育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

康快乐成长”,“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

进幼儿健康成长。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要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其中的质量意识显而易见,质量内涵清晰可辨,对学前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是明确到位的。国家除了要建立健全关于幼儿教育的监督机制,确保幼儿教育健康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还应该每年对幼儿园教学内容、教育形式、幼儿发展状况进行抽查。全面提高办园质量,严格办园标

准,提高个体幼儿园的整体水平,防止因个别园不规范的"小学化"教育而导致的生源方面的恶性竞争。要加强宣传,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转变家长传统教育观念中追求功利性、忽视幼儿自身发展要求的错误思想,逐渐淡化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想基础。还要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做好"幼小衔接",为幼儿园树立积极导向。减轻幼儿教育来自教育系统内部的压力,防止"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向幼儿教育渗透,使幼儿教育健康发展。四、国外幼儿园的教学借鉴美国:注重培养孩子与人分享东西

在美国的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通常会在早上围坐在一起,由老师带他们做考勤和谈天气等例行内容。然后,与大家分享他们家里或上学路上的趣事。随后,孩子们会学简单的数学,比如数教室里有多少个窗户等。午饭过后是阅读时间,老师会给孩子们

读故事书,然后让他们根据其中的人物或情节画画、做手工。英国:注重对兴趣和个性的培养在英国幼儿园的课堂上,老师很少用讲课的方法传授知识,而是以小组和个别辅导为主,宝宝可以自由选择做点心、玩电脑、学画画或者玩各种游戏,通过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得到知识,培养技能。在活动中,老师从不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对宝宝提出的各种解释,只要有合理因素,或者有想象力,都给予很高评价。法国:将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把绘画和艺术活动引入教学是他们常用的方法。通过用不同

的材料与工具画画、举办木偶戏表演、做角色装扮游戏等,来发展宝宝的语言、情感表达、艺术表现和创造性等各种能力。科学技术活动是他们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宝宝在动手动脑的制作、拼拆、修补等活动中,了解事物的属性、特征,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澳大利亚: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玩好澳大利亚幼儿园对儿童的培养非常人性化,也非常自由。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让孩子在幼儿园里玩得开心,从而培养他们独立的

人格,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同龄人建立伙伴关系。除了教师之外,还有幼儿护理助理来协助教师的工作,负责照顾幼儿的饮食起居。幼儿园通过游戏和寓教于乐的方式来认知这个世界。日本:室外体育运动是重要科目

在日本的幼儿园里,一大特点就是进行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通过玩乐来培养他们健康的身心和与人相处的能力。日本也比较注重对父母的教育方式的指导,比如开办母亲班、双亲班等。学习班分两种,一种是以婴幼儿的父母为对象的学习班,另一种是以即将做父母的人为对象的学习班。结语:良好的早期教育经验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小学化”问题也在不断加剧,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在这一问题不仅是教育中的问

题,在其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例如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观念和传统的教育理念等。解决这幼儿园“小学化’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社会、政府、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从而使幼儿教育归回教育的本质,推进幼儿教育走向科学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献花(0)
+1
(本文系燕虞昊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