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材推介 | 《马克思的三大批判》后记

 新用户5189P0ZJ 2023-09-17 发布于北京

后记

本书原本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最终成果部分。从2008年6月15日立项(批准号:08BZX073),到2014年10月10日结项(证书号:20141391),历时六年有余。延期到了最后时刻,可见我的效率低下。 

我的学科、专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向起初是在文化哲学领域,后来转向政治哲学领域。鉴于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新近起步,我大概是国内第一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者之一。从大学入学(1981)算起,我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36年;从大学任职(1993)算起,我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科研工作已经24年;本书算是我的学习心得、体会和教学、科研成果的一次总结,以告慰自己数十年来在这方面耗费的心血。

本书引论在探讨了政治哲学及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主题和范式,尤其表达了我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无产阶级政治实践合法性和正当性的理论论证和辩护,包括实践论和唯物论两种基本论证、阶段论和国情论两个补充论证。

本书正文共13章。第1章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青年马克思思想转向的真正出发点和前提,揭示了青年马克思从国家转向市民社会(从法哲学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从政治解放转向人的解放(从政治革命转向社会革命)、从理论批判转向实际斗争,尤其揭示了马克思社会主义与黑格尔国家主义的决裂。第2章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将异化劳动界定为管理活动与直接生产劳动的分离,探讨私有财产的起源和本质,以及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扬弃。第3章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依据,辨析实践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和玄学,提出与精神现象学相对应的物质现象学(物质还原)和实践现象学(实践还原)。第4章用文体学研究来补充文本学研究,通过“结构阅读法”和“场景阅读法”,探讨《共产党宣言》的修辞和逻辑。第5章系统研究唯物史观,其中的核心观点是:唯物史观具有两个理论体系,一个是名词体系(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为例),另一个是动名词体系(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为例),两者共同构建了唯物史观的完整表述。第6章、第7章分别用社会系统论、社会博弈论来补充、更新唯物史观及其阶级斗争学说。第8章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集大成和最高成就,面对《资本论》这一史诗级巨型文本,解读其叙事结构(拜物教等)和逻辑方法(征候法等)。第9章探讨马克思《资本论》所创立的新型政治哲学体系,在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和再生产基础上阐明资本主义政治生产和再生产、资本主义观念生产和再生产,尤其阐明分工和所有制问题。第10章、第11章分别用生态价值论、知识价值论来补充、更新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第12章、第13章分别探讨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和宗教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和宗教观都存在唯物论和实践论的两种理解方式。

本书致力于以马克思文本解读为中心,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等文本的解读,努力把握马克思自身思想的历史和逻辑线索,以此阐释马克思政治哲学理论体系。

本书在相关问题上尽可能地建构马克思与其他人的对话关系,如马克思与黑格尔(第1章)、阿伦特(第2章)、波普尔(第3章)、密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第10章)、熊彼特、未来学和符号政治经济学(第11章)等;并且在若干问题上尽可能地实现理论形态转换,如唯物史观与系统论(第6章)、阶级斗争学说与博弈论(第7章)、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与生态价值论、知识价值论(第10章、第11章)等。

在参考文献上,本书充分注意到了MEGA2编辑出版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上改变了的格局。在注释体例上,为了照顾读者检索方便,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三版全篇收入者(如《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等),首先予以采用;其次采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如《资本论》等);再次采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如《资本论(手稿)》等);凡上述版本暂未收入者,最后采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近年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研究的主要成就是在文献学、版本学、创作史、翻译史等方面,本书在中心文本上充分考虑到了这一方面研究成果。

从章节结构来考察,本书缺憾是明显的:三大批判之中,相比形而上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法哲学批判尤其马克思的国家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贡献,尤其《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均未展开研究。

感谢我的大学本科同学王义德教授,他参与了我主持的课题,在法哲学批判部分给予了我许多启发,我们之间曾进行过一些讨论,我在撰写第1章、第5、6、7章部分时采用了他提供的一些材料,吸收了他提出的一些见解。

最后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杨宗元女士,她的敦促和耐心使我能够在健康、生活和工作诸多干扰下从容完成这部著作。

程广云

2017年10月18日

白堆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