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福建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3-09-17 | 阅:  转:  |  分享 
  
福建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改变反应活化能的是 ( )A.压强B.温度C
.反应物浓度D.催化剂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B.次氯酸的结构式:H-C
l-OC.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D.与互为同位素:、、、互为同素异形体3.科学家从化肥厂生产的(NH4)2SO4中检测出化学式为N
4H4(SO4)2的物质,该物质的晶体中含有SO和N4H两种离子,当N4H遇到碱性溶液时,会生成N4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肥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B.14N、N4与N2互为同位素C.N4H4(SO4)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4H4(SO4
)2=N4H+2SOD.N4H4(SO4)2中只含共价键,不含离子键4.某新型电池的固态电解质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
R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五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5。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且与X、Z、R在周期表中位置相邻。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原子半径: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D.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5.已知反应的能
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B.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C.该图可以表示反应过程
的能量变化D.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6.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以下实验操作及现象,能推出相
应结论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丙烯醛(CH2=CHCHO)中加入橙色的溴水,振荡溴水褪色丙烯醛与Br2发生加成反
应B向含少量CuCl2的MgCl2溶液中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向苯酚浊液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浊液变澄清酸性:苯
酚D向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 mL等浓度CuSO4溶液和KMnO4溶液加KMnO4溶液的试管中
产生气泡速率更快比Cu2+的催化效果好A.AB.BC.CD.D7.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含碳元素的化
合物都属于有机物B.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中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C.所有的有机物都很容易燃烧D.有机物所发生的反应,一般比较
复杂,速度缓慢,并且还常伴有副反应发生8.如下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属于转化aB.转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C.转化c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D.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9.用铁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能加快
氢气生成速率的措施是( )A.用等质量铁粉代替铁片B.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C.用水稀释稀硫酸D.冷却10.NA代表阿伏加 德
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2NA个HCl分子与44.8 L H2和Cl2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目均为4NA。B
.32gCu将足量浓、稀硝酸分别还原为NO2和NO,浓、稀硝酸得到的电子数均为NA。C.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的NaCl和M
gCl2混合溶液中,含有Cl―的数目为3NA。D.1mol D318O+(其中D代表)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 NA。11.元素X的单
质及X与元素Y形成的化合物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m ≠ n,且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一定是金属元素B
.(n-m)一定等于1C.由X生成1molXYm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一定为4NAD.三个化合反应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12.在“价—类”
二维图中融入“杠杆模型”,可直观辨析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及其定量关系。图中的字母分别代表常见的含氯元素的物质,下列相关推断不合理的是(
)A.实验室可用a的浓溶液与f反应制备dB.b、d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C.若e为钠盐,实验室可用e和浓硫酸反应制取少
量气态aD.若d在加热条件下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的含氯化合物只有e和f,则13.某液流电池工作原理如图。充电过程中,阳极会发生如下副
反应:,加入少量可将还原为,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稳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放电
时,通过质子交换膜,向石墨电极移动C.加入少量后,经多次充放电,正极可能会发生3个以上不同的还原反应D.加入少量后,充电时,阳极生
成和阴极生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4.时,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和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甲醇的反应,其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和时间的关系如图
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后反应停止C.前平均反应速率D.后,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
常数增大15.实验室利用下列方案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实验编号温度/℃酸性KMnO4溶液乙醛(CH3CHO
)溶液①254mL0.01 mol?L-12 mL 0.01 mol?L-1②a4 mL 0.01 mol?L-12 mL 0.0
2 mol?L-1③504 mL 0.01 mol?L-12 mL 0.01 mol?L-1④bc2 mL 0.01 mol?L-
1A.a=25B.实验①③探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C.实验中需记录溶液颜色变化所需时间D.若b=25,c=4mL0.02
mol?L-1,则实验①④也可用于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二、结构与性质16.磷及其化合物在电池、催化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回答下列
问题:(1)黑磷与石墨类似,也具有层状结构(如图所示)。①第三周期中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比P大的元素有 种。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填字母)。A.黑磷分子中所用化学键的键能不完全相同?B.黑磷与石墨都属于混合型晶体C.黑磷中P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D.黑磷分子
中存在大π键,易导电(2)LiPF6、LiAsF6等可作为聚乙二醇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电池放电时,Li+沿聚乙二醇分子中的碳氧链
向正极迁移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阴离子未画出)。①Li+迁移过程发生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②相同条件下,使用 (填“LiP
F6”或“LiAsF6”)作电极材料时,Li+迁移速率较快,原因是 。(3)PCl5是一种白色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该晶体熔融时形
成一种能导电的液体,测得其中含有一种正四面体形阳离子和一种正八面体形阴离子。①写出PCl5熔融时的电离方程式 。②若晶胞参数为an
m,则晶体的密度为 g?cm-3(列出计算式)。三、实验题17.实验室以锈蚀程度很大的废铁屑为原料制备FeCl3·6H2O晶体的流
程可简要表示如下:已知:在水溶液中Fe2+能与K3Fe(CN)6反应生成蓝色沉淀Fe3[Fe(CN)6]2,而Fe3+则不能。回答
下列问题:(1)酸溶”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Fe+2H+=Fe2++H2↑、Fe2O3+6H+=2Fe3++3H2O、 (用离子
方程式表示)。(2)“酸溶”需控制温度在40℃左右,最佳的加热方式为 。(3)“氧化”过程可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①写出装置B中发
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为了使Cl2能充分反应,除在B中使用多孔球泡和搅拌外,实验中还可采取的措施是 。③证明装置B溶液中的
Fe2+已经完全被氧化为Fe3+的实验方案为 。④装置C的作用是 。18.Cu与浓反应是中学阶段一个重要反应,某兴趣小组对实验中
的一些现象及产物进行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Cu与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需
要加热才能进行?B.可通过抽动铜丝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C.反应后迅速生成大量红棕色气体?D.烧杯中仅发生中和反应(3)小组同学发现
Cu与浓反应所得混合溶液为绿色,Cu与稀反应所得混合溶液为蓝色,针对绿色产生的原因展开探究。【提出猜想】猜想a:浓度大猜想b:溶解
在溶液中猜想c:由于与水反应能够生成,与能够发生可逆反应(绿色)【实验探究】实验i:配制饱和溶液,溶液呈蓝色。实验ii:取适量Cu
与浓反应后的溶液,置于图2所示装置中,鼓入空气后,溶液上方可观察到 ,5min后,溶液完全变为蓝色。实验iii:取适量Cu与浓反应
后的溶液,置于图2所示装置中,鼓入氮气后,溶液上方现象与实验ii相同,但5min后,溶液仍为绿色。?【实验结论】对比实验ii与实验
iii,可推测溶液为绿色的原因主要是 。(4)小组同学还针对产物的热稳定性进行探究。在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A中,用酒精喷灯对固体加
强热,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经验证为。当反应结束以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①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需要在A、
B间加入 装置。②图4为样品高温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分数w%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加热到200℃的化学方程式为 ,继续高温至10
00℃生成 (填化学式)固体。?四、工业流程题19.从某废旧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含钴酸锂()及少量炭黑、有机黏合剂、铝、铁、锰等)制
备、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①“萃取”与“反萃取”可简单表示为②(1)“高温煅烧”的目的是 。(2)“酸浸”后滤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
有、、、、,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硫酸用量不宜太多的原因是 。(3)“滤渣”的主要成分除外,还有 。(4)“反萃取”的目
的是将有机层中的转移到水层。为使尽可能多地发生上述转移,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一种)。(5)“沉锂”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采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产品中钴的含量:称取m g样品配成100mL溶液,移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铁氰化钾标准溶液,置于自动
电位滴定仪上。在搅拌下滴加Co(Ⅱ)标准液至终点电位,消耗Co(Ⅱ)标准液体积产品中钴的质量分数= (列计算式)。参考答案1.D【
详解】A.压强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改变,但是不能改变反应途径,因此不能改变反应活化能,错误;B.温度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改变,但是不能
改变反应途径,因此不能改变反应活化能,错误;C.反应物浓度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改变,但是不能改变反应途径,因此不能改变反应活化能,错
误;D.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正确。2.C【详解】A.HCl为共价化合物,H原子和Cl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不存
在电子的得失,其形成过程为?,A错误;B.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B错误;C.丙烷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3,碳原子
半径大于氢原子,其球棍模型正确,C正确;D.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选项中的四种物质为化合物,D错误;故答案选C。3.C【详解】A.
草木灰中碳酸根离子水解使其显碱性,遇到碱性溶液生成N4分子会降低肥效,A错误;B.同位素需为原子,N4、N2为分子,因此14N、N
4与N2不互为同位素,B错误;C.N4H4(SO4)2晶体中含有SO和N4H两种离子,故其电离方程式为N4H4(SO4)2=N4H
+2SO,C正确;D.N4H4(SO4)2晶体中含有SO和N4H两种离子,故其含有离子键,D错误;故答案选C。4.A【分析】原子序
数依次增大的X、Y、Z、W、R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 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为氧,Y与X、Z、R在周期表中位置相邻,则XZR分
别为氮、氟、硫;五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5,则W为钠;【详解】A.同主族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
越大,半径越小;原子半径:,A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没有说明是否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不能
判断其酸性,B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稳定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错误;D.分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
4,孤电子对数为1,所以为三角锥形结构,D错误;故选A。5.B【详解】A.从图中只能看出反应的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也伴随能量变化
,该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但是吸热反应并不是只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如氯化铵和氢氧化钡的反应就不需
要加热,B错误;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可用图示表示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C正确;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ΔH=反应物键能
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则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D正确;故答案选B。6.C【详解】A.碳碳双键、醛
基均使溴水褪色,由实验操作和现象,不能证明丙烯醛与Br2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B.向含有少量氯化铜的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因为镁离子的浓度大于铜离子浓度,则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于氢氧化铜,B错误;C.苯酚浊液中滴加少
量Na2CO3溶液,生成苯酚钠、碳酸氢钠,则浊液变澄清,可知酸性:苯酚> ,C正确;D.KMnO4溶液可氧化过氧化氢,CuSO4溶
液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原理不同,不能探究催化效果,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7.D【详解】A.CO、CO2都含碳不是有机物,A错
误;B.硫也易溶于有机溶剂,B错误;C.不是所有的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的,比如灭火剂就是有机物,C错误;D.有机反应的特点是比较复杂,
速度缓慢,并且还常伴有副反应发生,正确;答案选D。8.C【分析】由图可知,转化b是混合物转化为纯净物,可能是物理变化,物质甲应该是
单质,转化C应该是化学变化,且是氧化还原反应,以此解题。【详解】A.甲应为单质,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是利用了蒸馏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但水不是单质,不属于转化a,A错误;B.转化c是化合物转化为单质,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一定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C.转化c是化合物
转化为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C正确;D.转化b是混合物转化为纯净物,可能是采用的没有新物质生成的
分离提纯的方法,可能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故选C。9.A【详解】A.铁粉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更大,可以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B.因浓
硫酸具有强氧化性,铁与浓硫酸在常温下会发生钝化,不能加快氢气生成速率,B错误;C.硫酸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变慢,C错误;D.温度降低
,反应速率减慢,D错误;故选A。10.B【详解】A.氢气和氯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其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则和HCI的原子数目是否相同
无法计算,A错误;B.32gCu的物质的量0.5mol,失去的电子数均为NA,浓硝酸被还原为二氧化氮,稀硝酸被还原为NO,根据得失
电子数守恒,浓、稀硝酸得到的电子数均为NA,B正确;C.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个数无法计算,C错误; D.D318O
+中含13个中子,故1molD318O+中含13NA个中子,D错误;答案选B。11.D【详解】试题分析:A.根据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可知:X应该有多种化合价。X可以是Fe;Y是Cl。Fe+HCl=FeCl2+H2↑,2FeCl2+Cl2= 2FeCl3; 2Fe
Cl3+Fe=3FeCl2。满足上述关系。当X是C,Y 是O时,C+H2OCO+ H2;2 CO+ O22CO2;C+ O2CO2
;CO2+C2CO,也符合上述关系,因此选项A错误;在过渡元素中,两种化合物中原子个数的差值不一定是1,因此选项B错误;C.若X是
Fe,Y是Cl。XYn= FeCl2,XYm= FeCl3,由X生成1molXYm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错误;D.在这三个反应
中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因此三个化合反应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考点:考查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推断、物质的性质、反应及电子
转移的知识。12.D【分析】根据图中信息,a是HCl,b是HClO,c是HClO4,d是Cl2,e是氯化物,f是氯酸盐,g是高氯酸
盐,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氯酸盐中Cl为+5价 氯酸盐与浓盐酸反应就会产生Cl2,A项不符合题意;B.HClO、Cl2、Cl元
素都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项不符合题意;C.实验室用NaCl和浓硫酸反应制取气态HCl,C项不符合题意;D.若C
l2在加热条件下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的含氯化合物只有氯化物和氯酸盐,则,D项符合题意;故选:D。13.C【详解】A.放电时,Cd失电
子做负极,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B.质子交换膜只允许氢离子通过,Cd2+不能通过质子交换膜,B错误;C.加入溴离子后经多
次充放电,正极可能发生Mn3+正极放电、自身歧化的还原反应,可能发生溴离子还原二氧化锰的反应,生成的溴单质也可能发生还原反应,C正
确;D.由转移电子守恒可知,若无其他反应的干扰,充电时二者比例为2:1,但是由于溴离子等的干扰,则二者比例不一定为2:1,D错误;
故选C。14.A【详解】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A正确;B.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并没有停止,选项B错误;C.前,,选项C
错误;D.增大压强,平衡常数不变,选项D错误;答案选A。15.D【分析】中学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通常只研究一个变量的情况。
①与②相比,CH3CHO的浓度不同,则温度应相同;①与③相比,两种反应物的浓度相同,则温度不同;①与④相比,其它条件相同,KMnO
4的浓度应不相同。【详解】A.由分析知,①与②相比,CH3CHO的浓度不同,温度应相同,则a=25,A正确;B.实验①③两种反应物
的浓度都相同,则探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正确;C.外界条件已经确定,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应通过时间来判断,所以实验中需
记录溶液颜色变化所需时间,C正确;D.若b=25,c=4mL0.02 mol?L-1,则实验①④的温度相同、CH3CHO的体积和浓
度相同,KMnO4的浓度不同,但KMnO4过量,溶液颜色不发生明显变化,所以不能用于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D不正确;故选D。
16.(1) 2 D(2) 化学 LiAsF6 LiAsF6中阴离子半径大,晶格能更小,离子键容易
断裂,有利于Li+迁移(3) 2PCl5(熔融) PCl+ PCl或2PCl5(熔融)=PCl+ PCl 或【详解】(1)
①同周期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增大的趋势,包括稀有气体,但ⅡA>ⅢA,ⅤA>ⅥA,因此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比P大的是Cl、Ar,有2种
;故答案为2;②A.根据黑磷的结构,P-P的键长不完全相等,因此键能不完全相同,故A说法正确;B.黑磷与石墨类似,每一层原子之间由
共价键组成六元环,层与层之间存在范德华力,所以为混合型晶体,故B说法正确;C.黑磷中的P形成三个共价键,有一个孤电子对,P原子采取
sp3杂化,故C说法正确;D.石墨结构中六个碳形成正六边形,共面,通过黑磷结构可知,六个磷原子形成的六元环不共面,因此黑磷分子中不
存在大π键,故D错误;答案为D;(2)①从图中可知,Li+迁移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故答案为化学;②因为PF的半径比
AsF的小,LiPF6晶格能大,PF与Li+的作用力比AsF的强,不易断裂,迁移速率慢,因此LiAsF6作电极材料时,Li+迁移速
率较快;故答案为LiAsF6;LiAsF6中阴离子半径大,晶格能更小,离子键容易断裂,有利于Li+迁移;(3)根据题中信息以及晶胞
图可知,正四面体形的阳离子说明有4个σ键,无孤电子对,阳离子是PCl,阴离子为正八面体形,一个P对应六个Cl,该阴离子为PCl,电
离方程式为2PCl5(熔融) PCl+ PCl或2PCl5(熔融)=PCl+ PCl;故答案为2PCl5(熔融) PCl+ PCl
或2PCl5(熔融)=PCl+ PCl;②根据晶胞图,PCl位于顶点,个数为=1,PCl位于体心,个数为1,因此晶胞的质量为[]g
,晶胞的体积为(a×10-7)3cm3,晶胞的密度为=或g/cm3;故答案为或。17.(1)2Fe3++Fe=3Fe2+(2)在4
0℃水浴中加热(3) 2Fe2+ +Cl2= 2Fe3++ 2Cl- 减慢分液漏斗中浓盐酸的滴加速度(或增大B中溶液的浓度
) 取少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若无蓝色沉淀生成,则证明Fe2+已经被完全氧化 吸收C
l2,防止污染空气【分析】废铁屑中加入盐酸,生成FeCl3和FeCl2,过滤除去滤渣,得到含有氯化铁和氯化亚铁的溶液,加入氯气将氯
化亚铁氧化成氯化铁,最后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FeCl3·6H2O晶体。【详解】(1)酸溶过程中有铁离子生成,铁能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
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2)酸溶控制温度在40℃左右,最佳的加热方式为在40℃水浴中加热。(3)①装置B
中氯气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氯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Fe2+ +Cl2= 2Fe3++ 2Cl-。②为了使氯气能充分反应,除了使
用多孔球泡和搅拌外,还可能采用减慢分液漏斗中浓盐酸的滴加速度、增大B中溶液的浓度等方式。③根据信息可知,亚铁离子能与K3Fe(CN
)6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因此可用K3Fe(CN)6检验亚铁离子是否存在,具体实验方案为取少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3Fe(CN
)6溶液,若无蓝色沉淀生成,则证明Fe2+已经被完全氧化。④装置C为尾气处理装置,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其污染环境。18.(1)(
2)AD(3) 有红棕色气体放出溶于溶液中(4) 防倒吸 【分析】铜丝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硝酸铜和水,抽动铜
丝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干燥管可以防止倒吸,尾气用NaOH溶液吸收。【详解】(1)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H?O,
离子方程式为:;(2)铜与浓硝酸反应不需加热,A错误;可以通过抽动铜丝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正确;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红棕
色气体,C正确;烧杯中有硝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还有二氧化氮气体与氢氧化钠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错误的有AD;(3)实验(
i)证明硝酸铜溶液为蓝色,实验(ii)取Cu与浓反应所得绿色溶液通入空气,可以看到溶液上方有红棕色气体,由于空气把溶解在硝酸中的N
O2带出气体呈红棕色,对比实验(iii)通入氮气也有红棕色,但是溶液仍为绿色,原因是空气中的氧气与二氧化氮和H?O反应生成硝酸,二
氧化氮反应完绿色消失,溶液显蓝色,而通入氮气的没有发生反应,溶液仍然为绿色,证明溶液为绿色的原因主要是溶于溶液中;(4)固体加热产
生气体通入溶液中,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应该在两种装置之间加防倒吸装置,从热重曲线上得出,加热到200度时,固体质量剩余42.6%,
=42.6%,因此加热到200度分解为CuO、NO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加热到1000度时CuO又分解,固体只剩余Cu2
O了。19.(1)除去炭黑和有机黏合剂(2) 防止增大溶液及后续步骤中溶液的消耗,降低成本(3)?(4)适当提高稀硫酸的浓度或用萃
取剂分多次萃取或增加稀硫酸的量(5)(6)或【分析】废旧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含钴酸锂()及少量炭黑、有机黏合剂、铝、铁、锰等,高温煅烧除去炭黑、有机物;加Na2S2O3、硫酸“酸浸”,“酸浸”后滤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滤液中加NaClO、NH4HCO3生成MnO2、Al(OH)3、Fe(OH)3沉淀;过滤,滤液用有机萃取剂萃取、分液,Co2+进入有机相、Li+留在水相,水相中加碳酸钠生成碳酸锂沉淀,有机相加硫酸反萃取,得含有Co2+的水溶液,加草酸铵生成草酸钴晶体沉淀。【详解】(1)炭黑、有机物易燃烧,“高温煅烧”的目的是除去炭黑和有机黏合剂;(2)“酸浸”后滤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酸浸时被Na2S2O3还原为C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为防止增大溶液及后续步骤中溶液的消耗,硫酸用量不宜太多;(3)“酸浸”后滤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滤液中加NaClO、NH4HCO3生成MnO2、Al(OH)3、Fe(OH)3沉淀,“滤渣”的主要成分除外,还有、;(4)“反萃取”的目的是将有机层中的转移到水层。增大氢离子浓度,可以使平衡逆向移动,为使尽可能多地发生上述转移,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提高稀硫酸的浓度。(5)“沉锂”时,水相中加碳酸钠,锂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锂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根据,10.00mL样品溶液、Co(Ⅱ)标准液共消耗铁氰化钾的物质的量为,则10.00mL样品溶液中Co(Ⅱ)的物质的量为,产品中钴的质量分数= 。答案第11页,共22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