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是不要奖励和惩罚的

 新用户0258buBC 2023-09-17

在行为治疗中,有个“代币法”,我在系统学习青少年咨询课程的时候,老师数次提到了代币法,还让我们角色扮演,当时我们觉得这特别好。

代币法,就相当于积分制,针对孩子生活和学习方面良好的表现,用小红星之类记录下来,并累计去兑换礼物。

这个方法在幼儿园很适用。孩子们好的行为在小红星的激励下,很容易得到强化。

因此我们会看到一个现象,家长们去接孩子回家的时候,会盯着孩子的额头或者手背看,去找找有没有小红星的印章,如果有,代表今天孩子表现好,家长因此对孩子展开笑脸,竖起大拇指。

如果空空如也,家长就担心孩子不能胜任团体生活,没有能力拥有好的未来。

孩子在看到父母失望的表情,会感到自己很失败,小小年纪,就意识到自己没有做到,父母会失望,我认为,那是他们童年最沉重的体验。

我也曾经用过代币法,偶尔会很有效,比如和他约定,只要他每天能按时睡觉和早起,持续半个月,他就可以得到一个心仪的礼物。

孩子有一次真的做到了,他就买了个游戏手办。还口口声声地说:这是我自己赚取的。

我当时为他感到高兴,并没有不合时宜地说“那你也不看看是谁花的钱”。

但是第二周他就开始动力不足了,晚上总是不能早睡,我提醒他早点睡啊,再坚持坚持,你就又能实现一个小愿望了。

 

他就丢下一句:那就算了,我不要还不行吗?我就要晚点睡。

那一刻我意识到,我该抛弃这个代币法。

那我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激励孩子做得更好呢?

技术上我并没有,但是精神上我有,那就是做两件事:

1. 把他的事情交给他

你比如说,有家长说,我的孩子晚上作业总是做不完,经常被老师批评,我该怎么督促他呢?这样下去他肯定考不上好高中,就别提什么好大学了。

他也提到能不能搞点奖励和惩罚。我说,你就别管了。你一旦管,你就把自己搭进去了。你得列个相对合理的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

那么当孩子做到了,是你的奖励起效果,还是孩子的能力使然?

当他没做到,原本挫败的是他,结果因为你有奖励机制,你就会因此变得挫败。所以原本你们是母子或者母女,结果你变成了他的战友,队友。

这关系太错乱了。

那家长问:孩子考试拿了第一名,他问我要奖励,我都不该给吗?毕竟孩子努力了呀。

我说:不奖励。孩子每点进步,每一份荣誉,都是他用努力不懈换来的。这个过程,可能是一月,也可能是一年。过程本身是比黄金可贵的。

如果你拿一个礼物去奖励他,就相当于把他的努力,贴上了一个价格标签,看起来父母很大手笔,其实都是在贬值。

努力,自律,和有计划的去实现目标的过程,是无价的。一个孩子通过父母辛苦的督促和帮助,得到了第一名。父母因此奖励他一个新手机。

另一个孩子通过自己默默的努力,从倒数第一进步到倒数第五。

谁的成就感更大?我认为是后者。而且他自己做到,他的兴奋之情不需要一个奖励来画蛇添足。

知道一个人真正的自信是怎么建立的吗?就是:我自给自足,不靠谁。

我记得有一次我儿子得到了一个荣誉,他问我:妈妈我得到了一个荣誉,我可以升级我的零花钱吗?

我说:因为你长大了,所以我早就计划给你多一点零花钱。

你得到荣誉,你很开心,我替你开心。但是不会奖励你,就如同你没做到,没有考好,妈妈也从来不会惩罚你。

孩子想了想说:好的,谢谢妈妈。

我问他为什么谢谢我?他说:谢谢妈妈以前的宽容。

其实我不是宽容,如果是宽容,代表我认为学习是我的事,学习本来就是他的事,用得着我宽容吗?

所以,不要太入戏,不要太越界,他做好了, 他自己高兴,你看到他高兴,你也高兴。

如果他做的不好,无论是迟到还是考砸,他总会得到自然后果,他总会难过沮丧。你作为妈妈,你会看得见他的难过和沮丧,你会张开怀抱,容纳这个受伤的孩子。

这才是做母亲的功能。

2. 允许犯错

我看过一个电视剧,忘了是什么名字了。里面有句台词特别深刻,是一个女孩对男朋友说的:我犯错,我做错,我乐意,那是我的本事,不要你管!

男朋友听了,丢下一句:不可理喻,蠢到极点。

后来两人就分手了。我刚看的时候也觉得这个女孩智商有问题,你犯错还这么嚣张,你有啥道理啊?

是啊,在不懂心理学的时候,我们活在各种道理和约定俗成中。却忽略了情绪和情感的重要性。

比如那个女孩吧,她自己在单位里把一个文件弄错了,被领导批评了,很可能当月的奖金会泡汤。

回到家和男朋友一通倾诉,其实是在求安慰男朋友却喋喋不休怪她不细心,不长记性云云。

打着我为你好的旗号,站在道德制高点进行点评和指责,这叫什么“为我好”?

有句话大家都熟悉,家庭是讲爱,不是讲理的。

在讲爱的层面上,有个标准,叫做容错率高。比如孩子,从学习走路就可以随时跌倒,如果父母为了避免跌倒,就不给走路的机会,那他就一直走不好路。

如果他写的字不能歪,不能糊,那他写字的兴趣和信心就都丧失了。

而家长会提到奖励和惩罚,”当我发现孩子的字特别工整,我马上就给他吃个棒棒糖,怎么就不可以?”

“当他又把作业本搞丢了,我罚他面壁思过,也不行吗?”

不可以,不可取。一旦你这么做,其实在物化你的孩子,也在把他的事情占为己有。

什么是物化?就是孩子成了你的私有物品,他做每件事仿佛都贴上了价格标签。

这样说小了,孩子会丧失做事情的动力。说大了,会让孩子成为一个提线木偶,丧失生命的活力和掌控力。

那么为什么要容错呢?因为人每次的学习,都是从错误走向正确或者成功的过程。

没有错,哪里来的对?

比如我的孩子,某一天我明知道他作业没有做完,我也不啰嗦半句。

因为他的作业单我在群里看到了,而他在做完作业后,又告诉我他做了哪些,他说那就是全部。

我说:哦,一定是你对。

是我不负责任吗?不是,是因为我相信他。

相信他有充足的理由遗忘某项作业,也相信他可以应对这个事情的后果,更加相信未来,他能力和精力充沛了,他会面面俱到,不再遗漏。

所以,他作业做得好,我不会赞美也不会奖励,他没有做,或者做错了,我也不会惩罚和指责。

因为我知道那是他的事,我更知道,这次错了,是为了将来能做对,做好。

所以,如果你爱孩子,就纯粹的爱和相信,不需要任何的奖励和惩罚。

预约心理咨询和学习力提升训练请扫以下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