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元航安质部 九元航空长治久安 2022-12-02 10:27 发表于广东 ![]() 久安微课堂 ![]() 如何理解双重预防机制(一) ![]() ![]() 2022年9月30日,民航局发布并生效了《民航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管理规定》(AC-398-03)(以下简称2022版《民航双重预防机制》),对民航安全管理双重预防机制进行了更明确、细致的解析,厘清了行业内的相关概念。 为帮助大家快速理解2022版《民航双重预防机制》,并将其更好地应用于本部门安全管理,小编团队收集、查阅、研读了民航局对于2022版《民航双重预防机制》的宣贯培训资料,结合中国民航大学陈芳教授对双重机制的解读,加入公司的管理思路以及个人对此的一些见解,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大家带来启发。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期“久安微课堂”,从一些常见的困惑点和疑难点出发,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双重预防机制。 ![]() 本期我们将解答困扰大家的2个问题: 1 // 双重预防机制和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是什么关系?如何融合以发挥更好的安全管理效能? 2 // 双重预防机制与近年来推行的法定自查之间是什么关系? ![]() 先来了解一下文件背景: 根据民航局发布的《民航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管理规定》解读,2021年发布的新版《安全生产法》不但增加了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而且将其适用范围扩展到了包含民用航空在内的所有行业安全管理工作。而民航领域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起步较早,早在2006年,国际民航组织(ICAO)就对各缔约国提出了建立以安全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安全管理体系(SMS)的要求,《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9、DOC.9859《安全管理手册》中,已经包含了安全风险管理的相关要求,安全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流程、程序也在不断更新、迭代。 因此,民航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同时肩负着满足国内法和国际法的双重使命,如何融合SMS与双重预防机制相关概念,在SMS框架内落实双重预防机制的各项要求,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以上摘要自《中国民用航空杂志》: 《民航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管理规定》解读--朱涛、李烨) 在此背景下,民航局发布了2022版《民航双重预防机制》,其一方面融入了国家《安全生产法》中相关要求,另一方面涵盖了民航行业安全管理体系(SMS)中所涉及的规定,对民航生产经营单位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进入正题: Question 1 双重预防机制和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是什么关系? 对于国家《安全生产法》提出的双重预防机制管理要求和民航已实施多年的安全管理体系(SMS),企业如何通过将二者融合以发挥更好的安全管理效能?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简要回顾一下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和双重预防机制: · 安全管理体系SMS:根据ICAO《安全管理手册》(DOC.9859),它包含四大支柱与12个要素:
· 双重预防机制: 第一重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第二重机制: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二者运行模式通过以下两图来对比: ![]() 图1:SMS核心模块风险管理与安全保证的关系 ![]() 图2:双重预防机制的运行模式图 01 对于第一重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通过图1和图2可见:双重机制中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关联着、基本等同于SMS的安全风险管理(两图中均为红色框所示),都是通过系统描述、危险源识别、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安全风险控制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caution: 按照以上所述,双重机制中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关联的是SMS中“安全风险管理”模块,而非“风险控制”。安全风险管理包括:系统工作分析、危险源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环节,风险控制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02 对于第二重机制: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在安全管理体系(SMS)中,安全保证有三个要素:安全绩效监视测量,变更管理,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对比图可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图2中蓝色框)属于SMS中的安全保证(图1中蓝色框)中的一个环节,隐患排查属于安全保证中的安全绩效监测中一个获取数据信息的环节,用下面一张图说明其关系更为直观: ![]() 隐患排查通常包括检查、审核、员工报告、法定自查等方式,其发现的问题应按动态清零的要求整改。 因此可见:双重预防机制在安全管理体系(SMS)内。 对此,2022版《民航双重预防机制》第一章“目的”也进行了阐述:“明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在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内的相关定义,以及基本逻辑关系、功能定位和运转流程,推动SMS和双重预防机制的有机融合”。明确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在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内”的融合要求。 那二者如何融合呢? 双重机制与SMS的融合,并不是用双重预防机制代替SMS,而是在现有安全管理体系(SMS)的安全管理思路基础上,将双重预防机制融入到已有的安全管理体系对应的要素和程序制度中: 将第一重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SMS中已有的风险管理相融合成为一个制度; 将第二重机制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到SMS中安全保证模块的安全绩效监测要素之内。 并非形成两套制度/机制。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小伙伴担心,我们公司是如何进行二者融合的?是否符合要求呢? ![]() 经过我们的对标,在双重预防机制与SMS体系的融合思路和方式上,我们公司前期所采取的融合做法,与以上所述的融合思路是一致的,大家可以放心。 Question 2 2018年开始,全行业开始推动法定自查工作,那双重预防机制与法定自查之间是什么关系? 法定自查发现的问题应当纳入哪个清单呢? 对此,我们先回顾一部规范性文件: ![]() ![]() 因此,对于民航生产经营单位来说,可以从以上文件中得到答案: 法定自查是进行隐患排查的方式之一; 法定自查发现的问题,应当纳入隐患清单,并且按照隐患动态清零的要求进行整改治理。 法定自查工作规范中的问题清单样例,与双重预防机制中的隐患清单样例,要素也是基本一致的。 同时,法定自查是企业提高合规水平的有效抓手,其检查的范围更大,不仅包括对于运行安全的合规,还包括经营、财务等多方面的合规。 此时可能会产生一个新的疑问: 法定自查项目中,不仅包括运行安全的检查项目,还包括财务、经营等方面的相关项目,如果在财务、经营等检查发现问题,是否属于隐患?是否纳入隐患清单? ![]() 财务、经营等项目中检查发现的问题,属于隐患,但不属于安全隐患。如果是运行安全等方面的项目检查发现问题,则属于安全隐患,应当纳入安全隐患清单。对于财务、经营等发现的问题,应由合规体系相关单位组织落实整改。 当然,随着民航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安全的内涵和外延逐步发生一些变化,除了传统的运行安全之外,网络安全、舆论安全等在未来也可能将逐步纳入安全的范畴。 ![]() Next up// 通过本期的分享,我们从宏观方面解答了双重预防机制相关的2个问题。 接下来也许大家会迫不及待地提出一系列困扰已久的疑惑: 隐患是什么?危险源是什么?它们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 下一期久安微课堂我们将详细道来,敬请期待~~ 以上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探讨与交流~ — END — 供稿|刘文娟、林志展 编辑丨熊键 审核 | 王尔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