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蒲松龄书馆的建立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3-09-17

   1956年,市政府多次派专人到西铺村征集与蒲松龄有关的文物。原本收藏于石隐园内的蛙鸣石、灵璧石,以及振衣阁、绰然堂木制匾额被征移到蒲松龄纪念馆。同时,蒲松龄教书、生活过三十年的西铺毕家也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重视。

图片

  2020年11月5日,山东大学第二届聊斋学高层论坛与会人员在党支部委员毕迎春(前排右)陪同下参观西铺村乡村记忆博物馆。前排左为邹宗良、后排左为李桂奎、后来右为张传生(山东电力集团原副总、聊斋志异研究者)。

  1962年,市政府拨款400元,维修振衣阁,在其东山墙垒砌“壮汉”一幢,以防墙基倾圮。1966年元月,时任山东省副省长余修、山大中文系教授,蒲松龄研究专家袁世硕、殷孟伦、冯俊等到西铺毕自严故居视察。惜乎同年开始“文化大革命”,8月,破“四旧”之风刮起,石隐园内藏书、太湖石以及其他文物尽皆破坏。

  1984年,镇、区两级政府,开始对毕自严旧宅进行修建恢复。由区文化局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实施。以对上争取与民间筹资相结合方法,筹集部分资金,陆续维修了振衣阁,重建了绰然堂,新建了大门、影壁、东西厢房,形成了二进院落。根据有关文献记载,绰然堂西间,布置为蒲松龄教授弟子的书房,东间为卧室、书房。振衣阁布置为藏书房,西厢房为蒲松龄事迹展室,东厢房以周村花灯形式展示“聊斋故事”内容。振衣阁前的胡蝶松,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枯死,以玻璃钢布包装,外刷油漆加以保护。

图片

        蒲松龄在绰然堂东间的寝室

  因蒲松龄在此教书、写作三十年,和其名声的巨大影响,命名为“蒲松龄书馆”。1992年1月,经周村区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蒲松龄书馆为编制3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并作为文化旅游景点正式对外开放。

  1995年,将振衣阁后院原来石隐园旧址上的三户民宅收购拆迁,开始规划修复“万卷楼”。2000年,区文化局投资20余万元,万卷楼竣工。楼三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四周出厦檐,仿古木门窗。每层面积60平方米。万卷楼前约为800余平方米庭院。以振衣阁西侧的原内门和东侧新建月亮门与之相连通。万卷楼一层为书画展厅,二、三层布置为毕世家族文化展馆。整个书馆总建筑面积达到2200平方米。三进院落陆续栽植玉兰、文竹、柳树、桃树、木瓜、芙蓉树、荆秧树、桐树等进行了绿化美化。

  1999年,经市文化局批准,蒲松龄书馆为蒲松龄纪念馆分馆,一个单位挂两个牌子。2003年,区文化局经与西铺村协商,将书馆西侧的原毕氏旧家祠进行抢救性修复。在区房管局和民间人士的支持下,筹集资金近10万元,重新翻新了房顶,新建起院墙、大门,铺设院内甬道,并进行了绿化。在正厅内布置有关毕自严事迹、毕氏家族文化展板,开辟为毕自严纪念馆。统一纳入蒲松龄书馆景区,归区文化旅游局管理。2006年6月,由区文化局筹资9.5万元,在西铺村南头泉王路北修建“聊斋渊源”仿古木牌坊一座,安置石头狮子一对。

  2006年,毕自严故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共青团淄博市委将蒲松龄书馆列为淄博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10月,山东省原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著名作家毕四海,将自己收藏的3000余册书籍、作品手稿、使用过的电脑、获奖证书、几十幅名人字画等捐献给故乡,周村区委、区政府决定在西铺村蒲松龄书馆万卷楼建立毕四海文学藏馆。2006年12月23日,在西铺村万卷楼前举行捐赠仪式暨毕四海文学藏馆开馆仪式。中宣部原副部长,中国作协党组原书记,全国政协常委翟泰丰为毕四海文学藏馆揭牌;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在仪式上讲话。

图片

      翟泰丰、陈建功参观蒲松龄书馆

 2007年9月21日,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忠实慕名到西铺蒲松龄书馆参观并题词。

图片

        陈忠实参观蒲松龄书馆

  2012年,蒲松龄书馆被省旅游局批准为AA级旅游景区。

图片

  明朝天启年间修建的毕家“狮子大门”影壁墙

  近年来,西铺村努力恢复、开发毕自严、毕际有、蒲松龄等文化名人遗迹,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事业,投资100余万元,编制了《石隐园修复规划》,打造完成了西铺村近10处文化、旅游景点。石隐园遗址和旧村范围内,不再批建村民住宅,划定了村民新建住宅区范围。2010年,在蒲松龄书馆前,修建起村文化广场和戏台。

图片

   2021年重阳节,西铺村在村戏台演出节目

  2016年,西铺村被批准为山东省第二批传统古村落。2016年10月,西铺村乡村记忆博物馆布置开馆,设置为四个板块,重点展现蒲松龄在石隐园教书和写作《聊斋志异》《聊斋俚曲》的情景。

  2016年12月,拆除原木牌坊,重新修建石头牌坊一座。2018年10月,在石牌坊外泉王公路南侧 ,修建大影壁墙一堵,并浮雕毕世家族始迁祖毕敬贤落籍西铺的故事、户部尚书毕自严雕像,以及《狐梦》《聂小倩》等《聊斋志异》六个故事。

图片

       匾额为书法家李连谨题写

  近年,陆续修复石隐园北大门、霞绮轩、马鞍桥、毕自严旧宅院(部分)等被蒲松龄在著作中记载、吟咏过的建筑、景点。将影壁浮雕、石牌坊、文化广场、蒲松龄书馆、毕自严纪念馆、毕自严宅院(部分)、乡村记忆博物馆、霞绮轩、马鞍桥等,连接为一条2公里长的景观道路,形成以蒲松龄书馆为中心的文化景观带。

 《聊斋志异》诞生地西铺村,已历经700余年的岁月,改革开放40年来,正以崭新的姿容展现于世人面前,他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此文为孙方之主编《西铺村志》一节。本文有删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