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佘汉武:儒林外史谈美色

 三北文体 2023-09-18 发布于浙江








大别山神话

  佘汉武作品
儒林外史谈美色
佘汉武:

人不好色,天诛地灭。
先说两个经典的故事:
一位乞丐去见上帝。
上帝问:“乞丐先生,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
乞丐说:“我想长寿。”
上帝问:“你抽烟吗?”
乞丐说:“我不抽烟。”
上帝问:“你喝酒吗?”
乞丐说:“我不喝酒。”
上帝问:“你喜欢美女吗?”
乞丐说:“我不喜欢美女”。
上帝大怒:“你还要长寿干什么?赶紧滚。”
美女听了他俩的对话,觉得上帝非常可爱。于是就问上帝:“什么人最好色?”
上帝说:“不论男女,你去摸一下他的鼻息,一息尚存皆好色。”
帅哥见他们的对话近乎真理,于是向上帝请教:“什么人不好色?”
上帝指着墙壁上挂着的相片说:“只有他们不好色。”
还得实话实说,可以与上帝有得一拼的人,非莫言先生莫属,他的《酒色赋》全民通过,无一张反对票。
酒色赋:
莫言:
如果世上没有美酒,
男人还有什么活头。
如果男人不迷恋美色,
女人还有什么盼头。
如果婚姻只是为了生育,
日子还有什么过头。
如果男女都很安分,
作家还有什么写头。。。
孔老二也是性情中人,他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言外之意:好德者是装模作样,好色者是天经地义。这是孔老二唯一的实话。
其实定鼎前的民国,有六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谈到“好色、人之所欲”时,远比圣人“灭人欲、存天理”的破道理要光明磊落得多。他写马二先生看女人,一心想“高尚得很",其实暗示着人性的虚伪。
抄书:便道那西湖之上,“一处是金粉楼台,一处是竹篱茅舍,一处是桃柳争妍,一处是桑麻遍野”,真不数“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管弦楼"。那竹篱茅舍也就罢了,金粉楼台里面不是女人是什么?”就象时下满街的洗脚城、洗头店、按摩室、沐浴中心,里面莺歌燕舞风光旖旎,销金销银的肌肤场所。
在西湖边、客船上以及净慈寺。对美人的描写,令人心猿意马忐忑不安。男女亦如此也。
抚卷沉思:俨然置身于靖港的宏泰坊、郑州的皇家一号、北京的天上人间,抑或八大胡同。
再抄书:“完事出来,看见西湖沿上柳荫下系着两只船,那船上的女客在那里换衣裳;一个脱去元色外套,换了一件水田色披风;一个脱去天青色外套,换了一件玉色绣的八团衣。。。环珮叮叮当当的响。。。”
吴敬梓的笔下:美女如花美不胜收。面对道学家们“存天理、灭人欲”崇高的、缺乏人性的道德目标。尤其是致命的“道德绑架”。吴敬梓的时代,虽然不知道“法制为何物”。但是他的天理人性,是自然的存在。而非强加在底层社会的所谓之“三纲五常的道德。”
吴敬梓(1701一一1754),寿算不高,曰小寿。并不反对科举制度,他看不惯如同“勃列日涅夫"时代的体制,用小说的形式,挽回世道人心。与喜剧《钦差大臣》一样,希望教化人心。无论如何“振世兴教,爱国利民,在不知法制为何物的时代,'德行最要紧’的时候,顺应了'绑架道德’的文字狱,长盛不衰,时下犹甚。
“德行是最要紧的",不乏“克己复礼”的典范,与苦难同行,与封建同寿,与法制社会背道而驰。
吴敬梓非常注重道德,信奉“礼教”,即鲁迅先生说的“吃人”的思想。他除了讽刺儒林的怪现象外,并无其他建树,他歌颂的妇女守节,底层社会的忍耐,渲染孝道外,“一切观念”非常陈腐。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格格不入。
当然,我们不能以今人的眼光巡视古人。但是先贤的思想宜作借鉴。决定未来的趋势与时代的发展。
《儒林外史》虽然流芳百世,与法制社会背道而驰。享受名著的精神,是愉悦,与法制社会的时代,全无关系。
男女美色,永远是人类文明及艺术的主题。
不爱美色的男女,还有什么思想与艺术。。。

祈您赐教并转发。
仆:佘汉武写于马文化研究院。


作者简介

     湖南长沙望城人,生于1968年11月。二十岁时偶然遇上湖南大学副校长谢彦玮教授,教授视为奇才。送其至老朋友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研究室主任谭修教授门下学习诗词联曲赋,同时拜八十高龄的刘家传先生(原总理朱镕基先生的老师)学习古文学,前后五年。九三年在湘潭白石文艺开发公司工作时拜齐白石大师的三孙齐金平先生为师学习齐派画,画虾得齐派不传之妙。九五年入湖南老画家伍祥干先生门下学习花鸟画。同年,在当代诗坛巨擘熊东遨先生的关心下到湖南机械进出口集团工作。近距离向先生学习诗词联曲赋的创作。。。
     九九年回乡务农。蛰居乡野餐饮林泉。三十年来画马过十万匹,为江苏江阴华夏书画院沈小洪院长画千米长卷万骏图(此画一公里长),沈小洪先生代我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为广东阳江阳西大垌山万佛净业寺弘隆方丈画千米长卷万骏图(此画一公里长)。数十年来,从县级刊物至《作家报》《诗刊》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四千余件。出版《画马三日通》、《画虾三日通》《画鸟三日通》等专著多部。诗联作品在长沙郭亮故居、新华联铜官窑、岳阳县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安皇城古庙、尤溪朱熹故里等数十处刻匾或勒石。湖南卫视、经视等作过报导。参加镇、区、市、省、及全国性的美术展多次。
     诗、词、联、文、书、画等作品获各类等级奖计三百余次(证书佐证)。
     地址:410218、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格塘镇茯林新塘218号。
     电话:15616217215(手机号即微信号)



关于我们

  大别山神话,成立于2017年4月17日,迄今已发布一百多位文友的原创内容8000余篇,成立至今几乎每天更新!大别山神话文章内容同步到企鹅号、百家号等多个自媒体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