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10首词及手迹,每一首都是他的思想精髓,给人以力量

 老老树皮 2023-09-18

有一个人的词,无论时候读,都会给人以力量,让你坚信就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止你的前行,那便是毛主席的词。

在毛主席的词中没有伤春悲秋,也没有个人得失,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不会自怨自艾,他的词都是立足天下、想着苍生、心系人民,他的词总是闪着光,在坚韧中见伟岸、于悲壮中生豪情、在平凡中显胸怀。

毛主席也是一名书法造诣深厚的书法家,他的字自成一体,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字随笔到、意随心出,笔墨潇洒至极,雄浑壮美如行云流水,章法纵横驰骋,大开大合似龙啸九天,不论远观还是近看,都是挥洒自如,让人生出酣畅淋漓之感。

有如此排山倒海之势的字与毛主席的诗词搭配起来更是相得益彰,极为融洽,下面这10首词,是毛主席最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也是他思想的精髓,我们一起来欣赏。

毛主席10首词及手迹,每一首都是他的思想精髓,给人以力量

1、《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词是毛主席青年时代的作品。1925年秋,他途经长沙,故地重游橘子洲,回忆起旧日斑驳,一时感怀,作下了此词。彼时,革命事业刚刚起步,毛主席也如初窥世界一隅的少年,风华正茂,对未来充满无限梦想。

毛主席站在橘子洲头,远处见湘江向北而去,千万座山红艳夺目,近处则江水碧绿,千百艘船只争浪而驰。如此火热的场面也象征着革命事业的热火朝天,以景衬情,毛主席的心中已经开始在思考着家国命运。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个问句,掷地有声、壮阔激荡,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命运的思考,都通过这一问句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词的下阕则是对往日的回忆,那些肆意飞扬的青春岁月让人怀念,但更让人热血沸腾的则是指点江山时的万丈豪情,充分抒发了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除旧立新,创建新中国的昂扬斗志,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

这首词用丰富多彩的景物描写,加上生动形象的人物塑造,充分展现了革命青年的奋发豪情和对家国命运的深刻思索,传达出奋勇向上的精神,更表达了追求自由、建立新家园的雄心壮志。整体意境深远而气势恢宏,将毛主席的伟人胸襟和卓绝才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毛主席10首词及手迹,每一首都是他的思想精髓,给人以力量

《沁园春·长沙》

2、《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一首词是毛主席最著名的代表作,通过对北国壮丽雪景的描写,以景引情,接着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进行了评点,以情托景,既对祖国壮丽秀美的河山进行了赞美,也抒发了心中的万丈豪情,展现了词人心怀天下的豪迈胸襟,对人民能当家做主的伟大梦想的坚定信念。

无论从传唱度还是艺术性上,《沁园春·雪》都是要高过《沁园春·长沙》的,为什么要排在《长沙》之后来讲呢?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首词是有前后联系和互相呼应的,《长沙》是问,《雪》是答。

在《长沙》中,毛主席发出了震耳发聩的一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多年以后,毛主席再大声回答:“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穿越十余年时光的一问一答,也是一个青年从懵懂走向成熟的思想变迁。

《长沙》是构想、是开悟,一往无前、无畏无惧,是青年志士欲搏击天下的激情,《雪》是实践、是证道,沉着冷静,视野广博,是成熟中年人胸怀天下的豪情。

这两首词,高度浓缩了伟人的思想,中华得子如此,人民之幸也。

毛主席10首词及手迹,每一首都是他的思想精髓,给人以力量

《沁园春·雪》

3、《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毛主席的两首《沁园春》在思想高度上难有人企及,但若论艺术水准,则更多人推崇这首《娄山关》。

如果知道这首词的产生背景,则能更深刻的感受到其中的豪烈悲壮。

当时是1935年2月的娄山关激战,距1月遵义会议刚刚过去不久,在会议上,重新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所以娄山关也成了毛主席重新领导全军后的第一场战事,意义重大。

红军挥师北上,准备过娄山关渡江,但第一次过关遇阻,毛主席率军二渡赤水,折回遵义,组织进行第二次进攻,准备再次跨越娄山关,所以有了“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

红军向娄山关前进的路上,在红花园遇到了黔军,黔军不敌,退至关口,红军携势追击,经过激战,终于一举拿下了娄山关,这也成了红军在湘江惨败之后取得的第一场大胜利,有着非凡的意义。

在战事结束不久,毛主席难抑心中激荡,写下了此名作。

“西风烈、霜晨月”描绘了红军所面临的困境,不仅是一过娄山关遇阻,更艰难的是在湘江惨败后,红军大量减员,士气受到了严重打击,所以二过娄山关是一场只能成功的战役。西风劲吹、霜染晨月,为全词立下了悲壮的基调。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则进一步渲染了大战来临前的沉重气氛,一个“碎”字、一个“咽”字,读来让人如梗在喉、几欲泪落。

但即使雄关如铁又怎样?大不了从头越!短短十四个字,将革命志士身处险境仍无所畏惧的慷慨豪迈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最被人称道的便是结尾两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只见苍山连绵起伏,如海般辽阔,夕阳的光辉红艳如血。

那山,是革命志士即将征服的一个又一个如铁雄关,那夕阳,是战士们的鲜血染就——何其雄浑!何其悲壮!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啊……可以想见,毛主席在那一刻,心中积郁了多少对牺牲战士的不舍和深情,又深藏了多少想要一吐为快激荡天下的雄音。

《忆秦娥·娄山关》就如同一幅雄奇的泼墨画卷,浓墨重彩、肆意挥洒,让人直想高声一呼!

毛主席10首词及手迹,每一首都是他的思想精髓,给人以力量

《忆秦娥·娄山关》

4、《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毛主席除了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以外,也是世所难觅的文学巨匠,这与他爱好读书的良好习惯是分不开的,据说无论多忙,他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进行阅读。

史书是毛主席的最爱,3000余卷的《二十四史》他曾经通读过,其它各种野史也是来者不拒,因此毛主席的文学修养极高,写诗作词时,各种人物、典故的运用都胸有成竹,信心拈来。

这一首《贺新郎·读史》可以说正是毛主席阅读历史的写照,他以百余字,便将人类百万年的进程浓缩其中,气象恢宏博大。

遍读历史,最让人印象深刻也最让人动容而热血沸腾的还是那些帝王将相兴亡事,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斗争的历史,谁不想逐鹿天下?谁不想青史留名?江山美人引无数英雄豪杰折腰。

“歌未竟,东方白”——在毛主席看来,这一幕幕历史画卷、一个个英雄人物,就像是一曲歌谣,让人沉醉其中。歌未唱完,东方已白,则寓意革命事业已露胜利曙光,终有一天将光华万丈。

整首词笔力不俗,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人类史,意境辽阔、思想深刻,足见伟人胸有丘壑、腹藏乾坤。

毛主席10首词及手迹,每一首都是他的思想精髓,给人以力量

《贺新郎·读史》

5、《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这是毛主席少有的具闲适从容之风的一首词。

开篇看似信手的一“才”一“又”,仅仅两个字,便将两处时间、空间串连了起来,将虽风尘仆仆却又毫无疲倦之感的愉悦心情表露无遗。

而最让人喜爱的两句则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既表明了面对风浪的从容之姿,更兼有一份怡然自信在其中,风采熠熠,也成了很多人为人立事的座右铭。

下阕则对正在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进行了赞美,更畅想要在长江筑一座三峡大坝,“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几句,用词用句极为讲究,虽然文字浅显,描写的也是现代物象,但却不会让人感觉到生硬突兀,在兼具时代特点之余又有古诗韵味,有着无比优美之感,气势十足又充满艺术性,足见毛主席的才气和文采。

整首词充满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又有着建设者的奋发向上精神,更融入了神话传故事,读来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情景交融,意味深远。

毛主席10首词及手迹,每一首都是他的思想精髓,给人以力量

《水调歌头·游泳》

6、《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首词为毛主席1954年在北戴河时所作,开篇即气势不凡,以大雨和汪洋入画,渲染出全词壮丽恢宏的基调。

继续通过对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渔民依然出海捕鱼的描写,既表达了对渔民的担忧,也借此抒发了对于世间风雨的感慨。

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世界局势还一片混乱,这何尝不是在波浪滔天的环境中向前航行的另一艘渔船的真实写照?但正是这份不向暴风巨浪低头的姿态,正是中国人永不弯曲的脊梁和精神,中国前行的道路,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阻挡。

接着毛主席想起了一代英雄曹操,他也曾临此碣石、观此沧海。此时此地、彼时彼地,两个人在时空中互相注视,默默无言却又似千言万言,最后以一句“换了人间”直抒胸臆,让人豪气顿生。

整首词气象恢弘壮丽、气势磅礴,通过曹操这一英雄人物来衬托出新时代的不凡,意境辽阔而壮美。

毛主席10首词及手迹,每一首都是他的思想精髓,给人以力量

《浪淘沙·北戴河》

7、《贺新郎·别友》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1923年底,毛主席要去长沙参加一场会议,这首词便是他和妻子不舍分时时所作,那时妻子与他,既是恩爱夫妻,又是并肩战友,因此他说是“别友”。

在词中,毛主席用了大量篇幅细致描写两人分别时的痛苦和伤愁,这是对妻子的愧疚和牵挂,但为了革命事业,又不得不斩断“愁丝恨缕”,这是对未来的慨然与担当,将普通人的一面和革命志士的一面刻画得清晰入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情真意切,也感人至深,

历史上写离别的词就不得不提到柳永的《雨霖铃》,但柳永是抱负无法施展,只得远离京城的不如意,词中也尽是个人的情感抒发,而毛主席的这首《别友》则是对未来的深深渴望和憧憬,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思,饱含了改天换地之志,儿女柔情与家国大爱融于一炉,其深度、高度远非柳永可及。

毛主席10首词及手迹,每一首都是他的思想精髓,给人以力量

《贺新郎·别友》

8、《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欲学鲲鹏无大翼,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千万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革命精神翻四海,工农踊跃抽长戟。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在前苏联撤走专家以后,他们还在报刊上发文对我们进行攻击,当时已73岁的郭沫若便写了一首《满江红》进行回应,词作刊出后,郭沫若将手稿寄给毛主席审阅,毛主席顿觉诗兴大发,连夜写出了一首和词。

在郭沫若的词中,他用了“沧海横流”“天垮下来”“世披靡矣”等词语,毛主席认为这样的词实在是高看对方了,因此他直接以“苍蝇、蚍蜉”来表示,以体现对跳梁小丑的蔑视之态。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是其中的名句,后来在多个场合进行了引用,也时刻激励着众多人民奋力拼搏、奋勇向前。

整首词意到笔到,激烈飞扬,带着一股让反动势力凛然的浩然正气,表达了中华儿女无畏无惧的豪情壮志,充分体出了毛主席立足全局高瞻远瞩的眼光和领袖气度,有着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

毛主席10首词及手迹,每一首都是他的思想精髓,给人以力量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9、《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是毛主席托物言志的一篇佳作,当时我们同前苏联闹出矛盾了,他们把专家全部撤走,还撕毁了大量的合同,使我们陷入到空前的被动局面中,正是毛主席以非凡的气魄,顶住重重压力,率领中国人民以大无畏的精神奋发向前,赢得了众多赞誉,也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尊重。

这首《咏梅》正是在这一环境下面世,表面是对梅花的歌颂和赞美,实际上则是对中国人民坚韧的精神、积极的风貌、乐观的心态和谦逊的品质进行了讴歌,传达出对未来的必胜信念。

对于梅花,历来的诗词中都着重于描写它不惧风雪的精神和傲骨,毛主席跳出了这些俗套的表达方式,给梅花赋予了更多人文情怀,将梅花高洁的精神进一步升华,体现出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豁达乐观的姿态,使形象更加丰满,成了咏梅的又一佳作。

毛主席10首词及手迹,每一首都是他的思想精髓,给人以力量

《卜算子·咏梅》

10、《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首词寄托了毛主席对妻子和战友的悼念之情,于真情中见深意,通过对神话故事的畅想和别样解读,抒发了对革命英烈的深刻缅怀。

全词并没有悲切的基调,也没有消极的语句,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也以此激励人民要更加努力、一往无前,这才是慰藉英烈们最好的方式。

这所以的一切都化作最后的“泪飞顿作倾盆雨”,词人心中累积的一切深情倾盆而出,成为整首词的宣泄口,读来让人几欲泪落。

毛主席10首词及手迹,每一首都是他的思想精髓,给人以力量

《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主席10首词及手迹,每一首都是他的思想精髓,给人以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