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冬季常见病的防治 1.风湿症 牲畜发汗后受了风寒,或因圈舍破漏、潮湿,牲口受了湿气的侵袭,就会患风湿症。特别是衰老瘦弱的牛在冬末春初易患此症。病畜的症状多为腿跛,贪卧,被毛粗乱逆立,精神不好;病重的头低耳聋,眼睛无神,结膜充血,鼻端干燥,有时体温升高,拉稀粪,走路东摇西摆;重者成半身不遂,出现褥疮。 预防的办法是:天冷后堵洞防风,实行圈外积肥,以减少圈内湿气。牲畜劳役发汗后,要拴在避风处。治疗办法: (1)用10%水杨酸钠200毫升,40%乌洛托品50毫升,10%安钠咖20毫升进行静脉注射,也可以再用康母郎注射液20~50毫升局部皮下或肌肉注射。 (2)将10%浓碘酊倒在毛刷或旧牙刷上,在患部用力刷5~10分钟。 (3)用431合剂(樟脑酒精4份、氨搽剂3份,松节油1份)涂擦患部。 群众利用烧酒涂擦,或用醋泥包敷患部,每天更换1次,直至患部不再发烧,也有一定疗效。 2.腹痛症 刚卸套的牲畜喝了冷水或吃了冰冻的饲草,或因寒冷和不良饲料刺激了牲畜肠道,引起肠平滑肌痉挛,肚子疼痛。 性畜发生腹痛,首先要防止病畜滚翻而继发肠变位。应牵蹓运动或慢步骑乘,疼痛常常会自行解除。治疗时先用针刺方法缓解疼痛。针刺三江、分水、姜牙三穴或三江、分水、耳尖三穴均有效。然后进一步使用镇静剂,如用30%安乃近溶液皮下注射或用水化氯醛20~30毫升,加适量淀粉浆(面糊也可)服用。如果肠胃臌气,可再加上10克鱼石脂一并服用。若牲畜吃了不良饲料,消化不良引起腹痛,应该清肠制酵,用人工盐300克,克辽林20毫升,加温水600毫升1次内服。如果便秘,用石蜡油500~1,500毫升,加鱼石脂10克1次灌服,效果良好。 3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牲畜吸入过冷空气引起,或者因为感冒引起的支气管粘膜表面或深层的炎症。这种炎症有时波及到毛细支气管并影响肺泡,形成支气管肺炎。 这种病老幼瘦弱者发生较多,牲畜患病后精神不好,起初发出干性带痛的咳嗽,流水样鼻涕。严重时体温升高,呼吸促迫,两三天后出现湿咳,流脓样鼻涕,脉搏增快,病程多达数周,慢性的可拖延数月。发病的牲畜在夜晚寒冷和劳役之后,呼吸明显困难,咳嗽加剧,应喂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并要保持圈舍干燥,空气流通,让病畜安静休息。 治疗处方: (1)人工盐200克、茴香100克、亚麻仁100克、小苏打100克混合后,分为3份,每隔6小时用1份,放在饲料中吞服或加水灌服。 (2)酒石酸锑钾8克、氯化铵10克、甘草末10克,加适量水混合后1次内服。 (3)呼吸困难、诊断肺泡有问题的牲畜,肌肉注射青霉素,第一次注射100万单位,然后,隔6小时后注射60万单位。 如果病畜心脏衰弱,加用20%樟脑油10~20毫升或10%安钠咖注射液10~20毫升皮下注射。精神极度衰弱的,有昏迷症状的,加用50%葡萄糖500~1,000毫升静脉注射。慢性支气管炎,可试取百合、山药各1两,川贝、五味子各8钱,添水煎熬后,再加6两蜂蜜冲服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