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费翔的自洽:偶像、人设与自我

 怀众心理 2023-09-18 发布于福建

费翔在《十三邀》里接受许知远的采访,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深受安·兰德的影响,这位哲学家、作家强调极端的个人,为自己的每一个行为的细节负责。

也许费翔的这句话,已经为自己的人生做了注解。

我们从屏幕里、演唱会上、路演现场看到的那个费翔,总是那么优雅、迷人、得体、有魅力,他的偶像形象与他本人似乎已经融为一体,很难从公开的资料里窥见他身上失控、失落、阴暗的一面,但大众的观感里,又不会觉得他虚假、不真实,不觉得他有两张面孔,难怪许知远在节目最后独自一人面对镜头的时候会说,感觉他(费翔)已经很自洽了,我都不知道问他什么了。

我想,自洽体现在费翔的身上,也许是他已经把偶像、人设和自我这三位一体整合得很好,没有冲突了。

偶像

费翔原本是属于上世纪90年代的偶像,因为《封神》里饰演纣王殷寿被很多年轻观众所熟悉和喜爱,在这部电影里,他完美地演绎了“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

可以说费翔重新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纣王形象:颜值在线、孔武有力、冷酷无情、能力和对权力的欲望相匹配……

而且这一次,费翔偶像的魅力在路演的时候加倍放大,

首先是敬业,有媒体统计,在总共29城、33天、170场的路演中,费翔参与了164场,仅次于全勤的导演乌尔善;

其次是现场的反应又快又好,情商和智商都在线,比如:

有观众对饰演苏妲己的娜然说,“你可以当我的哈基米吗?”费翔马上就接过问题,“她是我的哈基米”,又苏又暖还不让人反感,霸道总裁既视感;

有女观众激动地对费翔喊Daddy,其实这里面的感觉很微妙,也许可能有点擦边又也许没有,但费翔的一句话回答就奠定了风格,“正好最近我们在招女质子团”,一下子又幽默又亲近又没有了暧昧那味儿;

再比如有一位年长一些的阿姨责怪费翔,怎么去演了心狠手辣的纣王,而费翔的回答不是解释自己和角色的关系(比如自己多喜欢这个角色,这个角色和以往有多不同等等)而是慢慢走近这位观众,“那你可以原谅我吗?”

(想象一下这样一张脸、一双眼认真看着你,声音低沉饱满地问你“那你可以原谅我吗?”)

有网友说,“妈妈的偶像在露腹肌,我们的偶像在踩缝纫机”,费翔可以说是我们认识的初代顶流了。

1987年的春晚,费翔穿着洋气、迈着大长腿、扭腰送胯演唱《冬天里的一把火》、《故乡的云》,他在大陆风靡一时,晚会后央视收到了好几麻袋写给费翔的情书,大街小巷流行他的发型他的歌,1989年他就在大陆开了65场演唱会……

费翔在巅峰时期宣布离开歌坛,后来又回归,他的偶像形象总是那么熠熠生辉,他带着歌剧回来,热衷慈善事业,接受各种采访时应对自如,能说的时候很真诚,不想回答的问题平静地一口拒绝、一丝口风都不露,更不用说在公众场合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即便现在62岁了,从发量到身材到谈吐,一点也不油腻、也没有爹味。

做偶像,费翔对自己的要求极高,而且全方位身体力行,健身、严格饮食、提升修养,尊重爱护粉丝等等。这么多年一直如此,我相信费翔已经修通了,就像安·兰德推崇的那种“人做任何事,首先都应该是为了自己,都是因为你想做,而不是被迫去做。”我猜费翔是为了自己、想做这些事,心甘情愿,没有一丝不悦。

人设

南都周刊采访费翔,问他关于90年代离开歌坛去国外进修音乐剧:“突然从一个天王巨星,变成一个普通的演员,这个落差你能承受吗?”

他想了想,认真地回答说:“明星是一个公众形象,也是一个感觉。不能说它没有价值,它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快乐,一种向往,一个共鸣点……可是,艺人一定要很清楚自己是谁,除开那形象,你本人是谁,我一定要找到那个答案。

(在百老汇无人的舞台上)

也许,费翔早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找到了答案,在台湾和大陆,他是偶像;可到了国外,他就是普通人,剥去光环,聚焦在自己是谁身上。

其实,人设不仅是明星或者公众人物才有的设定,我们普通人也会有人设,比如职业形象、性格特征、价值取向、追求的人生目标,甚至你的家庭成员、朋友伙伴,你在朋友圈的图文表达,都有可能是你展现出来的人设的一面。

所谓“立人设”可以理解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去实现。

费翔的人设,可以从他的几次重大决定/改变来看。

第一次重大改变,发生在费翔上大学时。费翔原本考上的斯坦福医学系,那时候的他,听从父母的建议,如果做一名医生,可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社会地位也不错。可在上了一年之后,他转到了戏剧专业,后来考入纽约专供表演。

据说这是因为费翔的姐姐。费翔的姐姐费帅是个对音乐极度痴狂的女孩,在摇滚流行的年代,就组乐队、参与无浪潮运动等,但是不幸罹患癌症过世。在去世之前,她对费翔说:“一定要替我好好活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费翔的姐姐费帅)

姐姐的死给费翔当头棒喝,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顺从父母家人的期待,也许那就是费翔学到的珍贵的一课:珍惜内心对某些事热情的火苗,一开始就要去实现梦想。

第二个重大的决定,是陪妈妈毕丽娜回到祖国大陆看望从未谋面的姥姥。

妈妈在解放前游学到了台湾,却因此阴差阳错离开故土40年,和家人断了联系。在上世纪80年代,两岸音讯不通、往来中断。突然有一天,毕丽娜收到一封辗转来自大陆的信和明信片,是妈妈李梦白写的:

“我是李梦白,我的女儿是毕丽娜,我们40年前分别之后,再也没有了她的消息,我听说她去了台湾,不知道她现在还在不在……”

这封信就像是来自海峡对岸亲人的呼唤,当年费翔已经大红,出唱片、拍电影、得奖,是台湾热度超过刘文正的男艺人,可是经纪公司告诉他,如果去了大陆,就会被台湾封杀,现在有的一切,都会消失;况且两岸尚未开放探亲,也许费翔美国人的身份会稍微便利一些,

1986年,费翔和妈妈终于回到了大陆,探望住在北京的外婆,费翔和外婆相拥而泣,那是不可替代的血缘带来的触动。

(费翔和姥姥的初次相见)

接下来,费翔上了1987年的央视春晚,风靡大街小巷,1989年举办巡回演唱会,在大陆家喻户晓,可就在最后一场北京工人体育馆的演唱会上,他宣布暂别歌坛,前往国外进修。

“我如果再继续也是可以的,无非就是又一张专辑,再开个唱。可是这样的艺人最后总会榨干的。我觉得我可以给观众的,已经到了一个差不多的程度了。”

(费翔的歌迷打出的横幅)

“在这里可以满足我的虚荣心,但我想往前走,我必须一直学习新的东西,一定要在很强的时候,迈出这一步。”

费翔的身上,一直有这么一股劲头,那就是不停地往前走、突破限制,他会觉得总是还可以再进步一点。

自我

我猜费翔一定把他的自我安顿得很好,外人轻易无法窥探。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他提出的问题、他深受影响的书,他喜欢的偶像,他极其难得的对某一类人的委婉的批评里看出一些端倪来。

费翔从小是被保姆带大的,13岁时体重就已经近200斤,这样的身形和外国人的长相还有内向的性格,他说自己被当成“怪物”一样,不受同龄人欢迎,没人愿意和他玩。

(费翔和爸爸)

他曾经非常委婉地说过,“如果说人是动物的话,小孩就是野兽,太残忍了。”可见,童年的费翔受到过多少的伤害,因为这样的童年经历,哪怕后来修复得很好,难免对人性留下负面的印象,也许他的人格从基础的底子上就不怎么外倾、在宜人性上也差强人意,很有可能不是天生热情、信任他人的。

所以就能理解,费翔在《十三邀》问许知远,“你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人?”“在社交媒体如此强势的情形下,如果你是内向的孩子,你被强制必须玩这个游戏,你怎么活?连我现在的这个年龄,我都感觉到压力。”可见,费翔对在公众面前的自我的表达、对社交不仅不热衷,甚至感觉到压力。

费翔的精神偶像是玛丽莲·梦露,梦露的人生给他很多启发,虽然别人看梦露就是花瓶、是性感女郎,但她可以转身到纽约跟着李·斯特拉斯伯格学戏剧,多年前费翔从顶峰出走,也是一样的路径。可以猜想,费翔心里关于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重要的,非常清晰而坚定,他没有这方面的太多的困扰和内心冲突,所以在做决定的时候,是那么果决、不拖泥带水。

(费翔的精神偶像玛丽莲·梦露)

费翔给我们的启示是,就算是一个这样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在镁光灯下、在舞台上进行的人,一个获得无数人喜爱的偶像,他的内心依然是可以有很稳定和很坚韧的自我的,他年轻的时候就受安·兰德“极端个人主义”与“理性的利己主义”思想影响,安·兰德这句话:

“我以我的生命以及我对它的热爱发誓,我永远不会为别人而活,也不会要求别人为我而活。”

对费翔的影响深远,也成为他和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的写照。

近期招生课程

1、(9月23日开课 余1席)第2期·怀众心理师资班——18年专业整合与实践倾情巨献!

2、(两个开课时间可选)体验不一样的完形,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完形成长团体第四期招募

3、【怀众新华城】(5周系列单选)提升孩子的学习力,培养自主自信的孩子(导师:汪汪)

4、【怀众新华城】儿童沙盘游戏团体招募中(导师:陈敏)

5、【怀众新华城】父母支持和成长团体招募啦 (导师:刘芳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