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读丨苑广阔:书须耐心读原著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3-09-18 发布于山东

在短视频时代,有一些文化现象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那些“三分钟读完名著”的短视频。

这类短视频博主数量庞大,他们将经典名著的讲解时长压缩到三至五分钟内,简单涉及一些作家背景、文本含义与时代意义的梗概知识。

这些“三分钟读完名著”的视频选书与文案高度雷同,评论内容、叙述语气也同质化严重。

为此有不少网友留言吐槽:“本以为看完速读短视频可以缓解我的'名著恐惧症’,结果好像只欣赏了书皮和腰封。”

这些被称为“说书人”的短视频博主,为什么非要用三五分钟来解读一本国内外名著?是因为这本名著就只值三五分钟吗?其实不然,那是因为三到五分钟,是多数人观看短视频所能够忍受的时间极限,如果时间再长一些,很多人就要划过去了。

问题就在于,名著的作者写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然后正常阅读需要几天或好几周时间才能读完的一本名著,用短短三五分钟来概括,又能够概括出什么呢?

所谓的“三分钟读完名著”,更像是网络流量裹挟下对流量的一种收割,而不是为了推广阅读。

一旦网友止步于“三分钟读完名著”的文化快餐,将某些“说书人”的偏颇观点奉为圭臬,那便消解了阅读的真正意义。

以为花上三五分钟通过别人的短视频解读一本名著,就意味着自己读完了这本名著,无疑是大错特错。

有一些网友看了短视频博主的推介之后,发现自己对这本书好像并不感兴趣,于是放弃了去读原著的想法,这同样也是大错特错,很可能让我们就此错过了一部真正的文学经典。

读书还是要耐心读原著,而在短视频时代,读书尤其需要耐心、定力,而不能急于求成。

(已载9月19日《德州晚报》)

■作者:苑广阔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