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不太喜欢雨天,其实向来也未必不好。特别是在夜里落雨,躺在温暖的床上,倾听着窗外清晰悦耳的雨声,伴着心底缕缕情思,很快就能进入甜美梦乡。 听雨就是一种享受,如品一杯香醇的尘封美酒,或是咬一块酥软的甜蜜米糕,如欣赏一首奇丽的即兴小诗,更像读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怎么比喻皆贴切,难怪乎,有诗人说“雨是诗人的情人”。 年龄不同,听雨的心境也不同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世上有一人最会赏雨、听雨,也最懂雨,樱桃进士蒋捷,经历了国破家亡,尝遍人生辗转之苦,少年时追欢逐乐,中年时漂泊无依,老年时孤独沉寂,所有的心情都落在了那雨声里。 这首词以作者一生的遭遇为主线,由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 若有郁结,听一场花雨 好事近·梦中作 宋 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花溪深处,有雨落下。入眼处,依然繁花满路,山川尽染春色,天空云淡风轻,入耳黄鹂音清脆,随意躺卧,身心舒爽,人生好不快活! 一场花雨洗净尘土,涤尽心中愁闷,传达了物我一体的人生境界,是词人人生遭遇的曲折反映。现实中无法排遣的压抑和苦闷,在词人假托的有花香和鸟语的美妙梦境中得到了完全的解脱。 若到江南,赏一场烟雨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江畔垂钓,淋一场细雨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梦中醒来,听竹雨淅沥 闲居述事 宋 邵雍 竹雨侵人气自凉, 南窗睡起望潇湘。 茅簷滴沥无休歇, 却忆当初宿夜航。 竹,青翠欲滴,最是惹人喜欢,若是居所处植竹林一片,风来,枝叶相碰,时起时伏,雨来,滴答声响,顺杆流下,雪来,一片簌簌,绿中添白。 竹,令人高雅,常居竹畔,心亦静三分,雨中听竹声,雅趣十足,分不清是梦是醒,看窗外竹林隐隐绰绰,这个雨夜,甚是美好! 雨是天上之水,雨声是落地时的“蜂鸣”。这声音似乎很遥远,这声音又是近在耳边。雨声是复杂的,雨声是立体的,雨声是多样的。 有时候听雨是一种享受;有时候听雨是一种回忆。 心无旁骛的时候听雨,雨声悠远。这来自遥远地方的声音,很动情。它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灵魂在那儿可以得到净化。 |
|
来自: 老友mk09qda3vs > 《欧美日韩音乐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