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容易混淆的寄生虫成分:鉴别方法看这篇就够了

 医学abeycd 2023-09-18

每每在显微镜下看到寄生虫,总是分辨不清它是哪一种,总是感觉它很熟悉,却又很陌生,感觉像 A 又像 B,模模糊糊混淆分不清楚,这样的场景你是否遇到过?那就快快一起来看看这些鉴别要点。

01
肝吸虫卵 vs 灵芝孢子

图片来源:作者工作拍摄

肝吸虫卵:卵盖小而明显,卵盖周围卵壳增厚突起形成肩峰,尾部一个疣状突起,内含一个毛蚴。

图片

图片来源:作者工作拍摄
注:黑色箭头:形态完整的灵芝孢子;红色箭头:破碎的灵芝孢子。

灵芝孢子:椭圆形、细胞壁双层结构且较厚、中心的细胞核呈深褐色、椭圆形。

鉴别点:

1)从外形看,两者都是椭圆形、且颜色褐色,肝吸虫卵的疣状突起有时不明显,导致易混淆。但仔细观察可知,灵芝孢子并无肩峰,无卵盖。最重要的是,肝吸虫卵里内含毛蚴,而灵芝孢子的内部虽含有营养成分,却无实质性内容物,仅仅只是一个细胞核。通常灵芝孢子会成堆出现,而肝吸虫卵密度则较低。

2)另外,我在工作中也发现一个小诀窍:滴加 10% 氢氧化钾溶液,肝吸虫卵背景杂质可被清除干净,虫卵特征非常明显。而部分灵芝孢子则会出现「破壁」现象,即灵芝孢子破碎(破碎的灵芝孢子如上图中红色箭头所示)。

02
人芽囊原虫 vs 红细胞

图片

图片来源:作者工作拍摄

人芽囊原虫:该虫形态多样,在粪便中常见空泡型,中央有一个透亮的大空泡,有时可见空泡较小或呈网状结构,外围一个环形胞质,核数目 1 到 4 个不等,呈月牙状或块状。

图片

图片来源:作者工作拍摄

红细胞:粪便中红细胞呈草绿色,略有折光性的圆盘状,有时可因粪便 PH 影响,而呈皱缩状。

鉴别点:

人芽囊原虫有时大小不等,有时和红细胞差不多大小,但细调显微镜螺旋,可见人芽囊原虫外围胞质有小亮点,这个小亮点就是它的核,而红细胞外围却无。

鉴别小技巧:滴加稀乙酸,红细胞溶解,人芽囊原虫不溶解,因为人芽囊原虫空泡中常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不惧稀乙酸。

03
人芽囊原虫 vs 白细胞

图片

图片来源:作者工作拍摄
注:红色箭头:红细胞;黑色箭头:人芽囊原虫;蓝色箭头:白细胞。
鉴别点:

粪便中白细胞常见中性粒细胞,形态完整者与血液中的粒细胞无差别。白细胞灰白色、胞质内充满细小的颗粒。而人芽囊原虫常见空泡型,也即是中间一个大空泡。人芽囊原虫四型中的颗粒型,可能比较难与白细胞区别,但是滴加稀乙酸,白细胞可显现核型,而人芽囊原虫无变化。

04
钩虫卵 vs 东方毛圆线虫卵

图片

图片来源:作者工作拍摄

钩虫卵:椭圆形,卵壳薄,无色透明,内含卵细胞 4 到 8 个。若患者便秘或粪便放置过久,虫卵内卵细胞可分裂为多细胞期。

图片

图片摘自《临床寄生虫学检验 第 4 版》

东方毛圆线虫卵:长椭圆形,一端较圆,另一端稍尖,一侧常较另一侧稍隆起,无色透明,卵壳薄。

鉴别点:

这两种虫卵在许多形态学比赛较多见,特别容易混淆,尤其是卵壳都是薄,但钩虫卵两端均较为圆滑(可以理解为「胖且矮」),东方毛圆线虫卵则比钩虫卵略长,有一端较尖(可以理解为「瘦且高」)。

从卵细胞数区分,在新鲜粪便标本中,钩虫卵的卵细胞 4 到 8 个,而东方毛圆线虫卵内含分裂的胚细胞 10 到 20 个。但是遇到放置较久的粪便标本,由于钩虫卵的卵细胞可进行分裂为多细胞期,此时就会比较难以辨别。

05
钩蚴杆状蚴 vs 粪类圆线虫杆状蚴

图片

图片来源:作者工作拍摄

钩蚴杆状蚴:钩虫卵经过钩蚴培养法,幼虫自卵内孵出,透明无色,前钝后尖,口腔细长。生殖原基小而不明显。

图片

图片来源:作者工作拍摄

图片

图片来源:作者工作拍摄

粪类圆线虫杆状蚴:前端棒状、尾部钝尖,口腔较短,具双球形咽管,生殖原基大而明显。

鉴别点:

粪类圆线虫的运动方式及速度比钩蚴更为活泼,此鉴别方法较为抽象,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待虫体运动缓慢或不动时,查看其腹部的生殖原基而区分,若是经稀碘液染色,生殖原基的效果更加。盖上盖玻片镜检,可进一步比较口腔长短、咽管球形状而区分

另外,若是新鲜标本可见较多运动活跃的虫体,一般较为考虑粪类圆线虫杆状蚴居多,而钩虫杆状蚴是需要钩虫卵在适宜环境下,经 1 到 2 天才能孵出,所以询问患者标本的留置时间长短可有助于初步判别。

06
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 vs 白细胞 vs 阿米巴包囊

图片

图片来源:作者工作拍摄

图片

图片来源:作者工作拍摄

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椭圆形,囊壁较厚,囊壁与虫体之间有明显的空隙,未成熟包囊有 2 个核,成熟包囊有 4 个核,多偏于一侧。囊内可见鞭毛和中央小体的早期结构。

图片

图片来源:作者工作拍摄

阿米巴包囊:圆形,核 1 到数个不等,未染色标本拟染色体呈棒状、透明,糖原泡一般看不到。

鉴别点:

湿片不染色情况下,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包囊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比较难鉴别,以至于被误认为白细胞,但白细胞内部有细小颗粒,而贾第鞭毛虫内部无颗粒。若是实验室条件有碘液染色,便能很好的鉴别出来。

工作中自己发现,蓝氏贾第鞭毛虫湿片下,高倍镜视野下细调显微镜的螺旋可隐约看到一部分虫体中间的轴柱,这便是贾第鞭毛虫很好的依据。而阿米巴包囊湿片下,则可在低倍镜视野下细调显微镜的螺旋,可看到虫体中间有折光性的圆形核。

总结: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大众个人卫生意识提升,寄生虫已然不及过去几十年那么常见了,实际工作中很少遇见,导致目前很多检验人对很多的寄生虫形态认知还停留在教科书层面,无法熟练掌握各个不同寄生虫之间的细微鉴别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