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括的父亲赵奢用兵有多厉害?使商鞅变法后的强秦第一次遭遇惨败

 文史商途 2023-09-18 发布于山东

“纸上谈兵”的典故说的就是赵括,现在多有给赵括翻案者,但所谓知子莫若父,就连他的父亲名将赵奢在生前就曾评价此子说“使括将兵,破赵军者必括也”,这不仅是站在一个孩子父亲的角度上来说的,更是作为一个曾亲手击败过强秦的名将对一名年轻将领做出的评价,因此与其相信千年后的翻案者,为什么不相信赵奢?

那么,赵奢用兵究竟有多厉害呢?从他的成名之战——与秦“阏与之战”就能窥测一二。

阏与之战示意图

1、背景

阏与之战,是发生在赵国西北边陲的阏与之地,秦赵两国间进行的一场规模较大的战役。

当时秦国已强盛许久,特别随着齐、魏、楚这三个强国的落寞,秦国更是独霸诸侯,眼下唯一还有一个比较棘手的诸侯国,就是赵国。

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军队战斗力果然不同凡响,在赵武灵王过世之后,赵国虽也每每被秦国压的喘不过气来,但远远没有到元气大伤的程度,因此,秦国对赵这个国家是忌惮的,适时敲打、试探一下它,若能抓住合适的时机甚至将之重创,就成了秦国这个阶段最想做的事情。

阏与之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

当时秦国的将领是胡阳,这个人在历史上可能没有多大的名气,但在当时可不同,他曾与白起联手率秦军打赢了华阳之战,一战斩首魏国军队十五万人!

同时也溺毙了两万赵军。

就是这样一个将领,在这时节率十万秦军围困阏与。

2、救与不救

战报传到朝中,立即引发赵孝成王的重视,不过阏与毕竟是赵国的边陲之地,过去还曾属于韩国,这样一个地方究竟要不要劳师远征的去救,甚至可说值不值得去救,赵孝成王有些犯难,于是就找来廉颇商议。

廉颇的态度很明确:“道远险狭,难救。”

言外之意,不值得。

又问乐乘——这个人是名将乐毅的宗族,乐乘的看法和廉颇一样:不值得去救,也不好救。

听了两个名将的看法,赵孝成王也深切知道了想打赢这场仗该多难,可毕竟是好不容易得来的疆土,何况阏与还关系到重镇上党郡归属的争夺,所以他很有些不甘心,就又找来赵奢询问看法。

出乎意料的是,赵奢的答案很坚定:“正是因为道远险狭,这就像两只老鼠相逢于狭窄的洞穴之中,谁勇敢,谁就能够取得胜利!”

“狭路相逢勇者胜”,最早也是从赵奢这儿来的。

赵孝成王大喜,立即便将兵符交给了赵奢,由他带领赵军去救援阏与!

其实这也不是赵奢唯一的一次展现出这种硬气,后来赵王想以割地的方式请求齐国派田单率军帮忙攻打燕国,赵奢知道后就很不以为然,认为赵国又不是没有可用的将领,比如自己就曾在燕国任职,对燕国的地理山川很熟悉,为什么不用自己?而要以割地的方式去请外人呢?

这就是赵奢,硬气、有胆略是他的底色。

3、故意示弱,迷惑敌军

可是赵奢又绝非一介勇夫,他在有胆略之余更有极为杰出的镇定与智谋。

当时秦军已侦探到赵军的动向,所以分派出一支奇兵直插武安附近,武安在赵都邯郸的西面,距离邯郸已经很近,这样做当然是要与西北阏与的秦军主力形成掎角之势,只要赵国援军向阏与挺进,那么秦军就可以给他们来个前后夹击!

赵奢知道这一情况后,果断率领军队仅仅离开邯郸三十里就趴着不动了。

怎么回事?不是要去救援阏与吗?为什么才跑三十里就停下来?

是怕武安附近的秦军对国都造成威胁吗?但那么点人马显然是不足以威胁邯郸的。

将士们都很不解,可更要命的是,就在这个时候,赵奢又下了一道军令:敢以军事上的事前来劝谏的,必斩!

好了,这下说也不让说了。

但总有人忍不住,何况武安的秦军声势很是浩大,每天的嘶吼都能把城内屋瓦震得唰唰作响,有一个将领实在忍不住,便冲进赵奢的营帐进谏,说至少我们现在应该赶紧去救援武安,把那里的秦军给打跑才行!

他是忠心的,但也违反了赵奢的军令。

于是赵奢二话不说就把他给斩了,赵军上下当然都很寒心。

但更令他们寒心的还在后面,赵奢这个“怂包”,竟然带着赵国大军在邯郸三十里外一待就是二十八天!

甚至他还每天不断要求将士们去修固、加强营垒,一副完全不打算再去救援阏与,甚至连武安的秦军都不想去主动进攻,只想就此固守、安营扎寨的架势。

将士们的心彻底凉了。

4、反间计,急行军!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赵奢看似怂包,实际上却无时无刻不在派人监视着阏与、武安两地的动向。

这一天,密探回报了一个很重要的线索——某某人是阏与方面秦军主将的间谍。

赵奢便故意派人好好招待那个人,还带他参观整个赵军营垒。

那间谍见到赵军果然如传说中似的,整个一副士气衰败、只想固守的样子,心中大喜,找了个理由便逃了出去,火速去向阏与的秦军主将胡阳汇报。

胡阳当然也绝非草包,他起初也担心赵奢这个人是在使诈,当接到间谍的可靠密报后,这才完全放心下来,欣喜又不屑的说道:“呵呵,离开国都三十里就不敢再向前行军了,还当真在不断加固营垒,赵奢可真是个草包呀!阏与,看来的确非赵国所有了。”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那个可靠的间谍刚走,赵奢立即就一改近一个月来的消极颓废之态,转而变的英姿勃发无比!

他当即召集全军,命全将士们把战甲之类都暂时脱下来包裹好,以最大限度减轻人员负重,全军上下从此刻起要以最快的速度向西北阏与方向挺进,展开急行军!

5、神兵天降,抢占北山

就在秦军还在不急不缓的围困着阏与的时候,忽然东南方向的斥候来报,说赵奢率领赵国大军竟然已经来到了阏与五十里外!

实际上,这的确出其不意,因那么远的路,赵军在赵奢的带领下竟然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就赶到了!

胡阳一听大惊,这才知道上了赵奢的当,惊怒之余,命令秦军大部队立即趁着赵军立足未稳之际,向他们展开痛击!

而赵奢这边,虽经过急行军,成功把武安方向的秦军远远甩在了后面,使他们根本无法及时前来与阏与的秦军进行夹击汇合,可此刻赵军的形势还是不容乐观。

胡阳不愧是能被委任为主将的人物,他抓住了战场上稍纵即逝的良机——若等到赵军修整完毕,甚至找到了有力地形依托后,那想打赢就更难了!

而赵奢接到秦军主力火速在向自己这边扑来的情报后,眉头也不由锁紧,赵奢深知,赵军若就此贸然与对方拼杀、展开决战,那即使侥幸获胜,伤亡也必然会非常惨重。

事实上作为主帅,这一战连廉颇都认为极难打的仗,他推进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不但将腹背受敌的窘境变为单独面对一方敌人,而且还成功把对方的兵力给分化掉。

只是,难道真的要让将士们在这种情况下就与阏与的敌人展开决战吗?

一想到将士们将要付出很大的伤亡,赵奢就眉头越锁越紧。

可供他思索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很重要的部下来了,闯进了他的营帐!

这个人叫许历,他急匆匆冲进营帐就对赵奢说道:“将军,秦国人虽然没想到我们会突然出现,可他们本就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如将军您不能速速厚集阵列迎战他们的话,属下只怕我们仍然会失败!”

一句话,说的赵奢不由心头一紧。

他怕的何尝不是这个?

于是赶忙就对许历道:“请您赐教。”

许历却先给自己求了个保命,故意说道:“请将军先以军法处置。”

赵奢这才明白,他还在记着一个月前自己所下的军令——“敢以军事谏者斩!”

不禁好气又好笑,把你斩了那你还“赐教”个毛啊?

于是苦笑了一下说道:“唉!那是在邯郸时候的命令了。”

言下之意,现在这是在阏与,邯郸的军令已经过时了,你有话就快说吧。

许历拿到这道保命符方才倾盘托出道:“将军,您没有留意到吗?如今我们两军相争,能先占据北山的就能取胜,后到的,必败!”

听完许历的话,赵奢不由眼前一亮!

他马上想到了“北山”这个地方的山川形势,的确如许历所言,是个决定战争胜负的不二要地啊!

于是赵奢大喜,立即命令一万精兵火速去占据北山,剩下的,则全部留在营垒中听候调令。

等到秦军主力奔袭而来的时候,赵奢这边北山的人马还有营垒中的大部队早就已经做好部署等候多时了。

等待秦军的,反而是他们本想给赵军安排的“前后痛击”。

于是,秦军想强攻北山而不得,而赵奢又及时命令营垒中的大军全军出击,掩杀秦军。

秦军大溃,伤亡惨重,侥幸没死的逃亡归国。

此战,以赵军的全胜告终,也由此导致秦国在之后的近十年都不敢轻易向赵用兵,就是怕重蹈阏与之战的覆辙。

而赵奢,也由此打下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次战役——一次自商鞅变法以来,让秦国遭受最大的一次惨败!

6、后记

后来赵奢班师回朝后,因功被赵孝成王封为“马服君”,在国内与廉颇、蔺相如同等地位,而在战中立有大功的许历,也被封为“国尉”。

这一战赢的可谓相当不容易,路途艰险,秦军势大。

赵奢面对的敌手也同样不简单,从对手前期分兵至武安制衡,企图将来前后夹击,期间又不断派间谍往来搜集情报,后期得知赵军神兵天降后,更果断命令秦军主力抓住时机痛击立足未稳的赵军,这些都能看出来,秦军主将胡阳,绝非泛泛之辈。

可是,赵奢还是打赢了。

他凭借的是过人的胆略,出色的智谋,卓绝的忍耐,以及对战场时机、节奏的精准把握。

需要说明的是,饶是如此,一个人的智谋也是有限的,比如最后那关键的一步——抢占北山,若不是由许历及时提出的话,等待赵奢及赵国大军的命运,可能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说这一战赢的并不容易,也是赵奢将来被夫人询问,为什么他们的孩子赵括明明兵法讲的那么好,却还是不被赵奢看好的原因。

赵奢说道:“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他看的太轻易了。

真实的疆场,却就是九死一生的,错一次,错一丝一毫,可能就会万劫不复,不会给你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