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最会讲故事著称的文坛巨匠,绝对想不到他当年搅动人心的爱情悲剧,比起100年后的功利人性以及耸人听闻的种种情事,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这本书写爱与背叛、原谅与救赎的故事,今天看来并不新奇。一个天生丽质的交际花沉醉于纸醉金迷的生活,25岁的凯蒂因为剩女的压力而屈嫁给痴情的医生沃尔特,在出轨“海王党”唐森被丈夫抓了“现形”,并被渣男无情抛弃后,只得与医生同赴霍乱之地,刚刚感受到丈夫救死扶伤的可敬可爱,却迎来他染病而死的噩耗…… 这本小说讲述的所有爱情中的不美好,在我们当下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将就,背叛,猜忌,报复,还有终将面对的别离。只有觉悟,才能安抚灵魂,归于安宁。毛姆要告诉我们的,其实就像今天随处可见的“鸡汤”,问题是“身在此山中”的执迷不悟,才让这本书直至今天仍然还有推荐给人们的理由和必要。这究竟是作者的幸与不幸?我们不去深究,但关乎人们幸福的情感、爱情、尤其是家庭的隐患,还真有必要借这本书讲述的故事,予以提醒,这肯定是毛姆最初的意愿,也是我们今天说到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第一是别做“癞皮狗”。沃尔特说“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力、庸俗,然而我爱你。”就有人这样无条件地投入热忱,盲目追求,全然不顾“三观”,结果只能是深受其害,竹篮打水都是好的。第二是不可将就。凯蒂在死气沉沉的婚姻的牢笼里,才发现,有钱有地位并不能给她带来快乐。激情不等于爱情,将就更不等于爱情。她并不能忍受将就之人,而出轨也只是沦陷于逢场作戏。第三是不能错上加错。人生漫长,错在难免,尤其在爱情或婚姻面临失败窘境或困扰中,更当冷静,和平放手,也是给自己一个再图美好未来的机会。沃尔特却因为全身心的付出与羞辱选择了报复,他故意把凯蒂逼到霍乱肆虐之地,大概怀着“同归于尽”的阴暗之心。事实上他最后搭上了性命,也没能赢得海蒂的眼泪。 值得读者稍许欣慰的,是凯蒂最终看到沃尔特救死扶伤、关爱儿童所受到的无数赞誉,修道院长说“他对我们有太多的帮助,又如此仁慈,他是上天派来的”。凯蒂开始感受到沃尔特的无私、正直、睿智和细腻,尽管这一切都来的太晚。毕竟,她似乎有点觉悟到,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和谐的婚姻,不是游戏或任性,应该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新奇、功利、欺骗、自欺等等,都不可能获取幸福,除了真情,对生命的尊重、认真和关护。对了,这本书是1920年毛姆和朋友一起到中国旅游而获得的灵感,他将故事的背景放在了香港。不一定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因为这样的悲剧可以发生在从古至今的任何年代,也可以发生在古今中外的任何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