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和心爱的人,赏秋去

 布衣粗食68 2023-09-18

转眼,又是秋天。

当阳光不再炽热,而是在明媚与耀眼中夹杂了些许凉意,当燥热的风褪去了几许温度,阳秋风中不时有落叶飞舞,秋,已经悄悄地来到了人间。

这是多么美好的季节啊,似乎一切都变得静下来,不冷不热,不急不躁,就等着人们,打开窗、推开门,走进大自然,走进浓浓的秋色中,去感悟天地之间的大美,去品读人生四季中,写满了丰收喜悦的一季。

是时候了,找点空闲,和心爱的人,赏秋去。

走进秋天的深山,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有一首是这样唱的:“曾记否,秋天的第一枚柿子,珍藏的记忆仍如昔......”

是呀,对于在外打拼的70后,80后来说,记忆里的秋天,是属于屋后的深山的。

跟随着父母,背上砍柴的刀,扛起一根长长的竹扁担,拨开道路两旁茅草,就着时高时低的蝉鸣,任凭阳光穿过树林,斑驳的光影洒落在林间小路上。虽然又是一个需要耗费体力的一天,但心情却变得开朗起来。

让人欢喜的,还有山里中,各种野果子相继成熟。

山中的野柿子,开始由青绿色慢慢转为黄澄澄了。当你用手托举起一颗,迎着秋阳,会发现,阳光似乎穿透了整个柿子,那份闪耀着勃勃生机的光影,美得让人沉醉。闭上眼,脑海里便是打霜过后,已经红彤彤的柿子了,那诱人的香甜似乎也溢满在了空气中。

还有野板栗、八月瓜、猕猴桃,以及很多叫不出名字,却一见到就能认出来可以吃的野果子,那种不期而遇的欢喜,是多少人心中关于家乡、关于乡愁,最甜蜜的记忆啊。

如今,当我们再一次走进山里,或许,已经很难回老家的山林了,而只是在城市一隅的公园,依山就势而建,有水泥路,有登山步道,有很多游人,少了几分幽静。

即便如此,人们也会被扑面而来的秋的气息所震撼,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放松心情。

02

走进秋天的田野,看稻浪滚滚,满地金黄。

秋天的田野,是最诱人的。

稻田,是一代又一代人最熟悉的田园记忆。儿时的我们,都曾经历过"秋收”的劳作。

不管是只种一季的中稻,还是双季稻中的晚稻,在秋风的吹拂下,更显得沉甸甸的。挽起裤脚,挥舞镰刀,割禾的声音大概就是专属于丰收的旋律吧。

勤劳的农人,总想着与时间赛跑,割禾的动作,总是能有多快就尽力有多快。待一丘水田的稻子被割完,还要把稻穗一捆一捆地堆成“小山”,放在打谷机旁。待隆隆的打谷机声响起,稻穗在滚筒里飞旋,那又是丰收的另一首“主打歌”了。

就这样,一次次弯下腰,又一次次抬起头,连片的稻田,渐渐换了“装扮”:原先成片金黄的稻浪,被一行行高高低低的稻茬所替代,一场关于生命的轮回从起点走向了终点,又即将从终点开始,等待来年春耕,进入下一个轮回。

去田野里走一走吧,或亲自割禾,体验割稻子时的挥汗如雨,感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或去捡拾稻穗,那种“捡漏”的惊喜,大概是用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吧。

只是,深居城市的人们,或许很少有机会再见到记忆中的稻田了。

所以,不妨在这秋天,带上爱人和孩子,回老家一趟吧,走在田间小路上,轻抚那些还低垂着的稻穗,闻一闻稻香,在深呼吸中,再一次回到从前。

03

赏秋月,听秋雨,拥抱秋风,感悟生命的美好。

在文学意象里,秋往往是悲伤、寂寥、落魄的代言,但时光越过千年,人们对于秋的美好,越发多了起来。

最有名的,莫过于唐朝诗人刘禹锡所写的《秋词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在这个秋天,你是否有打算,和心爱之人,沐浴秋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到山的那一边,看未曾看过的风景,品未曾品尝过的美食,放下心头千般挂碍,只享受当下的每一天。

在如水的秋夜,抬头仰望那一轮秋月吧,盈亏自有风韵,月色都是皎洁;静坐窗前,感悟秋夜的宁静吧,若是下起了雨,不妨闭上眼睛,就着雨声入眠吧。

亦或就是某一个清晨,推开窗,迎接第一缕阳光,拥抱与光而来的温柔的秋风,有那么一瞬间,你会感受到,活着真好,生命真好,这就是秋带给人们的馈赠和礼物啊。

04

结束语:

秋已来,又是一年的沉淀,又是一年的欢喜。

不要问自己有没有准备好,抬头向外面望一望吧,外面的景色已经变了模样,那是秋在和你打招呼呢!

走,找个时间,和心爱的人,赏秋去吧,你会遇见更好的自己,也会重逢最爱的瞬间。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