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81:换季整理衣柜与大单元教学设计

 五月华语 2023-09-18 发布于河南

每到换季,我总有几天非常繁忙。

而且这个繁忙刚开始根本看不出任何成效,相反,我会把柜子里的衣服拉得乱七八糟,看上去实在不堪。然而,经过这几天后,我就会心情舒畅,一切都会有条不紊。因为我已经把上个季节的衣服都统统收拾干净,最关键的是都统统洗干净(手洗、机洗、干洗),不管是穿了一次或者没有穿,或者只是这个季节里拉了出来。更重要的是我已经把下个季节的所有衣服都整理好,挂了出来。我会提前关注下个季节的流行色和流行款,这样大方向我就有了。如果是夏天的衣服,非常容易,因为我夏季衣服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连衣裙,只需挂出来就可以,不平整的可以洗一下,然后把搭配的鞋子整理好。如果是其他季节,穿衣服会比较麻烦,通常有外套、内搭,裤子或者裙子,再把搭配的鞋子、靴子等等进行匹配。说真的,这是一个工程,很累人。但是,通过这个环节,我会很清晰地知道接下来的季节里我有多少套衣服,哪些可以在重要场合穿,哪些是平时穿,哪些是运动的时候穿,还有哪些已经不适合再穿,要么送人要么直接扔掉等。我也会知道我缺什么,比如合适的鞋子、内搭或者想给自己添几件新衣服。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得心应手,每天都有合适的衣服穿,因为我都已经提前搭配好,并一一试过了,一般不会出错,即使哪天偶尔有重要的事情或者紧急事情 。

上面那个环节是不是非常像我们的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是伴随新课标出现的一个词汇,其实,一点也不新鲜。它的理念就是整体教学而已,整体备课,整体把关,整体检测,这样一个单元学完之后就会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整理衣柜和大单元教学的相似之处:

一、备课过程有点煎熬。把所有衣服都拉出来的过程就是老师们处理教材的过程。以初中英语为例,一个单元有三个话题,一个话题有四个部分,这些是教材设计的。但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有没有感觉想调整一下前后顺序呢或者某些地方需要进行增删。这个工作量的确是非常大的。

二、梳理后很有条理。然而,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之后,把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把不同的内容重新分组,说不定这时有了新的组合。刚才杂乱无章的内容经过老师耐心的梳理,会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有关系的,都是围绕一个主题的,比如春夏秋天等。

三、知识系统化更便于记忆和应用。围绕一个主题的所有知识进行整理就变成了一个系统,当这样的系统建好后,我们就可以随时抽取其中的知识。不同的天气要穿不同的衣服,不同的学生要讲不同的内容,所以,因材施教就可以了。

四、随时要更新和补充。教材上的内容是编辑根据大多数人的需求而定的,有时并不具有针对性,这就要求老师们具有整合教材的能力,随时从网络或者其他教辅资源上进行必要的补充。

五、创新很有必要。年年岁岁花相似,但是,如果岁岁年年看相似的花是不是会有审美疲劳?再漂亮的衣服、质量再好的衣服,连续穿三天就会审美疲劳,就会厌倦。这时,我们可以换一条腰带,或者搭配一条不同的 丝巾,小改变也会带来惊喜。课堂也一样,同样的知识点,换一种新颖的方法来讲解可能效果就会不一样。

创新,不是完全推翻过往,而是在旧有基础上的微调整。

六、总结非常重要。把所有旧知识进行打包封存不是为了搁置不理,而是为了下一季更好地使用。查漏补缺方能越战越勇。

七、方向最重要。每个季节的流行色和流行元素像不像中考的大方向。人人都知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新课标下的大单元教学无非是换季时的一次整理衣柜,看似繁杂无序,实则为日后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从而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