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牛寳寳 2023-09-18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前言·】——»

莲花味精、北冰洋汽水、天府可乐......

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国货品牌曾承载了我们太多回忆,却为何都在正热销时退出了市场?

还有最有潜力成为世界500强的太子奶,也在发展势头正好时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这些国货品牌的存在感降低,总会让人们有一种外国货更好的错觉。

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导致国货品牌落寞的,正是那些外企!

很多外企都打着'收购’的名义侵占了我国的市场,实际上这更是一种打压,正是这种打压才导致了我们传统的国货品牌逐渐消亡!

最令人寒心的,还是国内的“内奸”,联合外资让我国的本土企业进退两难,最终只能落得倒闭的结局。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莲花味精

首先要说的就是最近在微博上引起大家剧烈讨论的莲花味精。

味精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对它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吃着这款调味料长大的。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但是突然有一天,它开始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了。

因为有一天,所有的长辈都像统一口径了一样,大家口口相传着一句话,那就是:味精吃多了致癌,不能再吃了,要吃鸡精!

这句话的来源就是那些所谓的专家们,因为他们没来由的一句话,让我们的国产老品牌莲花味精差点儿原地破产!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莲花味精是我们国内一个成熟的老品牌,不说百分之百,但是至少市面上百分之八十的人买味精都会选择莲花牌味精。

味精简单说来就是一种天然粮食发酵提炼出来的结晶物,它的作用就是给我们的菜品增加鲜味,让菜品更加的好吃。

专家的一句致癌,给了所有的爷爷奶奶辈们当头一棒。

于是大家开始口口相传,味精吃了致癌要命的,与此同时,来自国外的“鸡精”开始打折健康的名号在中国站稳脚跟。

就这样,莲花味精基本上是丢失了中国市场,当然他们也想过创新,不过几次重组创新都没有成功。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这个时候我就在想,这些所谓的专家究竟是什么目的?

莲花味精倒下鸡精迅速补位,这真的只是巧合吗?还是说这些专家背后勾搭了其他国家的一些牛鬼蛇神?

仔细回想一下,我们国家因为这些半路杀出来的牛鬼蛇神倒闭的国产品牌可是不在少数!

银鹭品牌

在很多八零后九零后的记忆里,绿皮火车加八宝粥一定是一段不可取代的回忆。

在我们概念里,八宝粥就是坐火车的绝配。

而提到八宝粥,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也绝对是银鹭八宝粥!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觉得很疑惑,银鹭不是外企吗?什么时候变成了国产老品牌了?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其实银鹭就是地地道道的国产,只不过只是经历了好多的风风雨雨罢了。

银鹭的创始人叫陈清水,是他创立了银鹭品牌,发明了便携八宝粥,也是在他的带领下,银鹭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2010年的时候,银鹭风头正旺,一年的销售额高达五十四亿元,这样的成绩在当时的年代可以说是奇迹般的存在!

所谓树大招风,银鹭的成功吸引了很多其他公司的青睐,他们纷纷向银鹭抛去了合作的橄榄枝,雀巢就是其中一家。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但是当时的陈清水都是拒绝的,银鹭是他一手创立的牌子,他不想里面掺杂太多其它的因素。

但是摆在眼前的问题确实是银鹭除了八宝粥以外,其它产品色销量都不尽人意。

而雀巢确实一个非常成功的品牌,他们的产品不但多元化,而且销量都非常好。

他们拥有先进的技术,有稳定的消费群体,或许它们加入,自己的其它产品就有救了。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抱着这种想法,陈清水同意了雀巢的注资,将自己百分之六十的股权以十五亿的价格卖给了雀巢。

可是事与愿违,雀巢注资后不但没有像陈清水想的一样带动其它产品,反而八宝粥的销量也跟着下滑了。

眼看着银鹭在市场上的份量一天天下滑,直到2017年,雀巢买下了陈清水手里剩余的股份,银鹭摇身一变彻底成为了一个外国牌子。

可是买下它并不代表一定会善待它,它作为雀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并没有那么重要。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面对它持续下滑的市场份额,雀巢第一时间决定舍弃它,将他“贱卖”了。

而买下它的,还是它的创始人陈清水,兜兜转转这么多年,银鹭还是回到了他的手里。

他重新买下银鹭的理由也很简单,他不想看着自己亲手创立的品牌就这样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

现在的银鹭在陈清水的手里慢慢起死回生,推出了很多的新产品,在招牌八宝粥的保驾护航下,其它产品也发展得不错。

可以说,银鹭应该是所有国产品牌里的幸运儿了,但其它的品牌可就没这么幸运了!

北冰洋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北冰洋大家肯定喝过吧,毕竟那是很多中国小朋友的童年记忆之一。

透明的玻璃瓶,黄色的液体饮料,瓶子上印了一只北极熊,甜甜的带着气泡,在炎炎夏日来上一口简直不要太爽!

不过大家肯定也注意到了,现在北冰洋这个牌子几乎是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

说到碳酸饮料,大家只知道百事和可口两家争锋多年,早就忘了曾经的北冰洋!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以前在我国,有非常著名的七大汽水厂。

分别是北京北冰洋食品厂、天津山海关汽水厂、上海正广和汽水厂,武汉饮料二厂、广州亚汽汽水厂、沈阳八王市汽水厂、重庆天府可乐集团公司和山东崂山汽水公司。

那个时候,全国各地的小朋友喝的都是他们产的汽水,根本没有人知道百事可乐,可口可乐。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中国市场就是一块肥肉,这两家国外的公司削尖了脑袋想要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可是彼时得中国市场有自己的汽水品牌,他们很难挤进来。

于是两家公司各种明里暗里配合收购了这七家汽水厂,占据了它们的生产渠道和市场份额后,又雪藏它们的饮料,取而代之的是铺天盖地的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

等到这些国产品牌幡然醒悟的时候,中国超市的货架上早已经铺满了百事和可口的产品。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可是北冰洋不甘心就这样被人打压,在2011年,它终于拿回了自己的品牌经营权,再次昂首挺胸的杀回了汽水市场,推出了顺应时代的一系列新品。

可是时间真的是很可怕的东西,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对这个品牌充满了不舍和留恋。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发现其它的饮料也很不错。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渐渐的,已经没有人再记得北冰洋,现在的超市回家上可以看到重新杀回来的北冰洋,但是稍微观察也会发现,它的销量跟从前已经是完完全全两码事了。

北冰洋吃了那些'牛鬼蛇神’的亏,虽然已经及时醒悟,但是它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太子奶

说到吃亏的品牌,太子奶肯定是绕不开的一个品牌,它就是典型的被国外投资害惨了的品牌。

曾今的太子奶在我国可说是威风凛凛,它来自湖南郴州,创始人是李途纯,品牌创立初期,销量不尽人意,但是离突出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

在大家都还在老老实实做产品的时候,他以高价聘请了明星谢霆锋给他的太子奶做形象代言人。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凭借这支广告,太子奶瞬间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为了壮大自己的市场,李途纯给各大经销商保证,只要卖他们的品牌都可以免除违约金,这样的做法吸引了大量的经销商。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这样的盛况一直持续到了2007年,李途纯看着蒸蒸日上的太子奶有了更上一层楼的想法,他想让太子奶上市。

可是上市就意味着他必定要接受投资,可是接下这几笔投资后,第二年国内爆发了三聚氰胺的新闻。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一瞬间,所有的奶行业都备受打击,这其中自然是也是包括了太子奶。

就在这举步维艰的时候,三家投资公司就像商量好了一样,同时逼李途纯还款。

无奈之下,李途纯被迫从公司退出,手里的60%多的股份全部分给了这三家投资公司。

太子奶的口碑在国内一直很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在国外一家公司得知太子奶的难关后主动带着三千万投资来帮他,可是李途纯早已经被踢出了游戏。

对于这家公司的好意,太子奶直接拒绝了。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这样的情况下,总是需要一个人背锅的,而被踢出局的李途纯就成了最好的背锅侠。

就这样,李途纯被羁押了七天七夜,羁押出来后把太子奶彻底的转让给了高科奶业这家公司。

就这样,太子奶走上了下坡路,一天不如一天,直到2010年,太子奶面临宣告破产。

这个消息传到了李途纯的耳朵里,他不忍心看到自己一手创立的品牌就此毁在那些人手里。

他想重新把太子奶接回自己的手中,于是他开始四处筹钱。

能抵押的抵押,能借的借,好不容易筹集到了三千万,准备买回太子奶,谁知道却被高科奶业从中作梗,举报他非法集资。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甚至不惜找来人作伪证,就这样李途纯不但没能买回太子奶,还要被迫接受调查,他的舅舅也因为不堪重辱跳楼自杀了。

如果说银鹭和北冰洋是幸运儿,那太子奶就是惨中之惨,时至今日,这个牌子不但永远的消失了,李途纯的亲人也死在了这些幕后操作中。

到今天,李途纯已经被无罪释放,但他的亲人永远也回不来了。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哈尔滨啤酒

太子奶的故事不是个例,我国类似于它的品牌还有很多,比如哈尔滨啤酒。

作为一款纯粮酿造的啤酒在我国一直很受欢迎,但是因为2004年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哈尔滨啤酒资金出现了困难。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这个时候,安海思公司打着投资的名义出资7.17亿美元拿走了哈尔滨啤酒百分之九十九点六六的股份,也就是说,安海思彻底成为了哈尔滨啤酒的主人。

然后在2008年,安海思正式更名为百威,推出了百威系列的纯粮酿造啤酒,而哈尔滨啤酒就此成为了他们的子品牌。

为了让百威立足中国,哈尔滨啤酒的产量一年低于一年,而且口感越来越差。

有了对比,百威的优势一下就出来了,就这样,消费者们对哈尔滨啤酒的印象越来越差。相反百威,价格却一天比一天高,卖得一天比一天好!

被垄断、雪藏,外资肢解下的国货品牌“被玩坏”,每年流失上千亿

这些牛鬼神蛇们踩着我们的国产老品牌一步一步上位,打着支持国产的名号,披着国产的外衣,把消费者们耍得团团转!

如果的国货越来越少,他们的路也越来越难走,希望他们都挺住,越来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