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一)(二)

 风声之家 2023-09-19

/

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一)

原创 秦越人 扁鹊 2023-09-15 03:23 发表于河南

收录于合集#中风10个

      缺血性中风,是一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国内各医家对本病作了大量研究,尤在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从以下几方面综述:

理论研究:近年来,各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大都仍宗古述,不外风、火、痰、瘀、虚五个方面,如黄氏〔1〕认为,缺血性中风的病因主要与气虚、痰浊、瘀血有关,病机为气虚血滞,痰浊瘀血,痹阻脑络,而致筋脉失养,脑络痹阻是发病的关键。谢氏〔2〕认为其病机以气虚,痰瘀,肾元不固,肝风鸱张之虚实互见者居多。徐氏〔3〕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气虚血少,或肝肾不足,在标为血瘀气阻或痰浊壅盛,或风火相煽,在忧、思、烦、劳、情绪紧张,醉饱反常,体位改变,和气候变化等诱因下,以致气血运行受阻,甚或逆乱,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气血并走一边而发偏枯。但亦有见解颇具新意者,如樊氏〔4〕以虚、寒、痰、风论治,取得满意疗效。靳氏〔5〕偏重“肝郁痰浊”立论辨证,疗效不凡。董氏〔6〕认为血瘀为其致病主因,与近年来用药特点相符。

临床研究

(一)用药规律

李氏〔7〕通过历代医家409首专方,128例医案及实践等统计,治疗中风病常用药物有100 种左右,从历代医家创制治疗中风方剂用药规律统计看出,使用较多的是甘草、人参、当归、防风等,其次为川芎、白芍、地黄、羌活、麻黄、独活等祛风活血之品;从解放后医案用药统计,当归、白芍、钩藤、生 地、天麻、菊花、石决明、牡蛎等滋阴潜阳,平肝熄风之品 增 多;丹参、赤芍、地龙、牛膝以及川芎、桃仁、红花、鸡血藤等活血化瘀药的运用大量增多,构成了近几年的用药特点;洪氏〔8〕从1980~1986年间有关治疗缺血性中风论文综合得出活血化瘀药物的运用占多数,与李氏结论相近。

(二)治疗方法

1.按病变深浅轻重论治

      有人依缺起性中风病位深浅及病理变化分为:急性期(起病一个月内),恢复期(一个月至半年),后遗症期(半年以上),其中急性期又分中经络和中脏腑。

(1)中经路:以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眼喁斜,舌强言蹇为主症。

徐氏〔3〕将之分为四型:①气虚血瘀证,兼见肢体重滞不胜,麻木不仁,气短少言,舌有紫斑或瘀点,治以益气化瘀,方用补阳还五汤;②阴虚阳亢证,兼 见头晕头 痛,耳鸣目眩、目胀、舌红脉细数,治以滋阴潜阳,熄风通络羊藤汤,③痰浊阻络证,兼见肢体重滞,胸脘痞闷,纳差,苔白腻或滑,脉濡缓,治以涤痰通络,方用涤痰汤,若见心烦,便秘,苔黄腻,脉滑方用星蒌承气汤;④阴阳两虚证,兼见下肢软无力,腰疼肢软,畏寒肢冷,夜尿多,舌淡或红,脉细缓或细弱,治宜补阴助阳,活血通络,方选金匮肾气丸或地子张[9〕将中经络分五型:①痰浊互结,瘀血阻络,兼肢体重着、纳差,舌紫有瘵斑,脉细涩,治以袪痰开窍,活血通络,方用涤痰活血汤;②阴虚阳亢,阳化风动,兼见眩晕头痛,腰疼耳鸣,舌红脉细,治以滋阴潜阳,和血熄风,方用天麻钩藤饮;③风痰痹阻,脉络瘀滞,兼见头晕头痛手足麻木,苔白脉弦滑,治以袪风通络,养血活血,方用大秦艽汤加减;④气不运血,瘀血阻络兼见气短乏力,苔白脉弦或涩,治以益气活血,散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⑤肝肾不足,瘀血阻络,兼见头晕,口干耳鸣,失眠多梦脉弦细,治以滋补肝肾,养血筋,通经活络,自拟方:熟地、麦冬、山萸肉、肉苁蓉、当归、红花、石斛、丹参、远志、云苓、蜈蚣、石菖蒲。

(2)中脏腑,除有中经络主症外,还有神志症状,徐氏〔3〕将中脏腑分为闭症、脱症。①闭症分阳闭和阴闭,阳闭属风火上扰型者,症见神志不清,牙关紧闭,两手握固、面赤身热气粗,舌红,治以辛凉开窍,清肝熄风,急用至宝丹类加羚羊角。汤鼻饲;属痰火上扰型者,症见神志不清,牙关紧闭,两手握固,鼻鼾痰鸣、燥扰不宁,痰黄粘稠,脉滑数,治以清热化痰开窍,急用安宫牛黄丸加黄连温胆汤(或三化汤)鼻饲或灌服。阴闭证见神志不清,牙关紧闭,两手握固,面白唇暗,痰涎壅盛,静而不烦,四肢欠温,舌苔白腻,脉沉滑缓,治宜辛温开窍,豁熄风,急用苏合香丸加涤痰汤灌服或鼻饲;②脱症,症见神志不清,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肢冷,面色苍白,汗多,二便自遗,脉微欲绝,方用参附注射液或参汤附急服,若见面赤身热,唇舌干红,脉虚数者急用生脉注射液或生脉散鼻饲。张氏〔9〕在此组病历中仅见阳闭症,症见:神志不清,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大小便闭,面赤身热,呼吸气粗,治以平肝熄风,清热涤痰,芳香开窍,方用熄风涤痰醒神汤加减。

2.按病情分型论治

黄氏〔1〕将缺血性中风分为四型,郝氏(10〕分为三型,王氏〔11〕分五型,但常见有以下几个证型:

(1)气虚血瘀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肿胀,口眼喝斜,舌强语蹇,气短乏力,舌质暗淡或有瘀斑、脉弦或涩、治宜益气活血、祛瘀通脉、郝氏等〔10.11〕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黄氏〔1〕发病期方选八珍汤,恢复期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

(2)风阳上扰、痰瘀阻络型:常感眩晕头痛、耳鸣面赤、突发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口眼喁斜、或见神昏舌红 苔 黄 脉 弦滑、治以平肝熄风、化痰袪瘀通络。黄氏〔1〕方用温胆汤,镇肝熄风汤加减,郝氏等认为,阳暴生风者,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肝经热阻者,治以平肝潜阳,清热通脉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王氏〔11〕证偏风阳上扰者,用自拟方(生地、生石决明、白芍、夏枯草、黄芩、菊花、元参、钩藤、僵蚕、地龙、牛膝、络石藤、甘草),证偏痰浊瘀阻者,治以化痰通络,活血化瘀,方选涤痰汤加减。

(3)阴虚风动型:时感眩晕耳鸣、口干、少寐多梦,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舌强语蹇,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弦细,治以滋补肝肾,潜阳熄风,王氏〔11〕方选桑麻地黄汤加减;黄氏〔1〕伴有痰瘀阻络证者方用还少丹;王氏〔12〕方选建瓴汤为基础方,头痛眩晕甚者加石决明,夏枯草、泽泻、首乌、川芎;语言蹇涩或舌强不语者加石菖蒲、胆南星、白僵蚕,制半夏;口眼喁斜加牵正散、地鳖虫、全蝎、蜈蚣、乳香、没药,治疗缺血性中风34例,治愈21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1%。

(4)腑气不通,阻络型:突然昏仆、神志昏沉,语言蹇涩,口眼喁邪,腹胀,大便干结难下,或数日不解,小便短赤,苔黄厚,脉弦滑或沉实,治以通腑泻实,化痰袪瘀通络,黄氏1方选凉膈散加减,汤氏13〕药用大黄,芒硝,实(或厚朴)、甘草,以通腑泻实,若神志昏迷时清时蒙,舌蹇短缩,取牛黄承气之意,加安宫牛黄丸1~2粒,以清心开窍,泻下热结,若年迈体弱或形气不足者,配黄芪或泡参,一般1~2次腑气可通。王氏〔14〕认为急性中风,属本虚标实,但常以痰热腑实瘀阻标实证候突出,自拟通腑化痰方(生大黄、芒硝、瓜蒌、清半夏、制南星、茯苓、陈皮、枳实、菖蒲、栀子、远志)1日1付水煎服;有颅内压升高者,依据情况使用中医利水剂以降颅压;血压偏高者,加服牛黄降压丸,痰热壅盛加天竹黄,血瘀加丹参、赤芍、鸡血藤、桃仁,也可静脉点滴复方丹参注射液或川芎嗪注射液;胸闷纳呆加建曲、炒谷、麦芽;气虚加黄芪、太子参、党参。用药14~70天,治疗缺血性中风64例,总有效率为98.5%。

(5)阴阳两虚型:半身不遂,口眼喝斜,舌强不语,肢体肌肉萎缩或肿胀,腰膝疫软或形寒肢冷,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治以补肾填精,温养下元为主,王氏〔11〕方选地黄饮子加减。

靳氏〔5〕论治缺血性中风重视“肝郁痰浊”的病理基础,而擅用柔肝化痰之法。共分五型:①痰热型:治以清热涤痰,平肝熄风,方用自拟涤痰清肝汤(柴胡、白芍、麦冬、黄连、瓜蒌、半夏、菖蒲、郁金、钩藤,珍珠母);②肝郁型:治以柔肝清肝,方用自拟柔肝通络汤。(柴胡、当归、麦冬、地龙、丝瓜络、水蛭、钩藤、远志)、③肝郁气虚型:治以活血通络,方用自拟柔肝益气通络汤(柴胡、当归、丝瓜络、地龙、水蛭、白芥子、麦冬、远志、黄芪、葛根);④肝郁痰阻型:治以柔肝化痰,活血通络,方用自拟柔肝化痰通络汤(柴胡、当归、半夏、橘红、白芥子、远志、麦冬、地龙、丝瓜络、水蛭);⑤肝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肝肾,开窍通络,方用自拟滋肾解语汤(熟地、肉苁蓉、山萸肉、麦冬、桔梗、石菖蒲、茯苓、郁金、水蛭)共治疗脑血栓形成78例,治愈率为57.69%。有效率90%。

///

缺血性中风研究进展(二)

原创 秦越人 扁鹊 2023-09-17 01:59 发表于河南

      研究缺血性中风,首先说一下补阳还五汤应用概况。自清代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问世,在中医界名扬天下,给老百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运用时机和证候:补阳还五汤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剂,在临床运用日渐广泛,但对其运用时机及适应症尚缺乏统一认识。张氏〔15〕认为应用本方应掌握①脉微弱而非洪实;②面色淡白而非绯红;③发病后两周才能使用。刘氏〔16〕认为发病第一天即可用本方加减用药。但应认真辨证,不宜泛用此方,如发病早期,头晕目眩明显,脉洪实而弦硬无力,血压偏高者,以及恢复期,后遗症期凡阴虚阳亢,风火上扰,痰浊阻络者皆非适宜,运用本方应掌握在出现气虚血瘀之证时。

(2)用药剂量与规律:补阳还五汤药共七味,其中补气药黄芪的用量为六味活血化瘀通络药量总和的五倍。说明本方以治疗气虚为主血瘀为标之证为主,但从用药剂量,加减规律,存在着认识和经验上的差异,目前遵原方黄芪用至120克者甚为鲜 见,当从15克开始逐渐加量,黄芪用量不过两是无效的〔15〕。但在治疗中,尚需依病程长短,病情轻重以及病证之标本虚实主次,适应配伍其它药物,如刘氏〔16〕在言语不利者,加石菖蒲、郁金;口眼喁斜者加全蝎、白附子、僵蚕;大便秘结者加瓜蒌仁、酒大黄;小便失禁者加肉桂、五味子;痰涎壅盛者加半夏、南星;血压偏高者加石决明、钩藤、菊花。高氏〔17〕用本方归参,者石蒲、胆星、远志;虚性便秘加肉苁蓉、火麻仁;热性便黄;阴虚加女贞子、早莲草;瘀血明显者加田三七;高血压肝阳上亢眩晕者,加代赭石、钩藤、菊花;治疗脑血栓形成36例,治愈8例,基本治愈17例,好转7例,有效率为88.9%。

(3)药理研究:黄芪能扩张血管,改善脑循环和微循环,又有溶栓和抗凝作用,为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实践提供了实验研究方面的依据。如张氏〔15〕指出本方的主要药理作用是①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液循环;②改善微循环;③改变血液的流变性,降低血液的粘滞性;④能抑制血小板凝集;⑤能溶解血栓或预防血栓再发;⑥降低血脂;⑦能对抗和改善脑缺氧

中成药治疗

      近几年,中成药的不断研制及临床运用,使剂型得以改进,方便了临床治疗。

王氏〔18〕等治疗缺血性中风80例,均用灯盏花素10~20毫克,加入5%或10%葡萄糖中静脉点滴,1日1次。10天为一疗程,有效率为87.5%。药理研究证明,灯盏花素具有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对抗由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张氏〔19〕运用灯盏 花素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中(500毫升),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周为一疗程,同时每日煎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86例脑血栓病人,治愈31例,显效46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5%。

于氏〔20〕运用复方川芎注射液500毫升静脉滴入,1日1次,15天为一疗程,休息5天,未愈者继续用药,以三个疗程为观察时间,用药两个疗程不见效者为无效,治疗缺血性中400例,其中脑血栓形成389例,有效率为94.5%,脑梗塞11例,平均用药24.5天,治愈6例,显效3例,好转2例。

佟氏等〔21〕运用脉络宁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500毫升中静滴,每日1次,10~14天为一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7天,最少一个疗程,最多4个疗程,平均接受1.71疗程,治疗(61例)缺血性脑梗塞病人,近期疗效:基本治愈11例,显效21例进步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5%,远期随访40例,最长时间6年,结果恢复工作23例,生活自理9例,占80%。

顾氏〔22〕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毫升,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天一次,14天为一疗程,同时第一疗程期间口服小续命汤,两周后改服补阳还五汤,治疗脑血栓病人200例,治愈18例,显效56例,有效17例,有效率为95.5%。

杨氏〔23〕用中药抗栓片(丹参30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水蛭9克、红花15克制成片剂,每剂14片)每日14片,分3次口服,治疗缺血性中风42例,用药平均27.1天,治愈17例,基本治愈10例,好转12例,无变化3例,总有效率92.6%。

针灸治疗

针灸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办法,近年来,各地均重视了针灸对缺血性中风治疗机理的研究和实验研究。

蒋氏〔24〕等在实验中,对缺血性猫血流图血流量的观察,针刺穴位:曲池、阳陵泉、连续捻转20分钟,平补平泻手法,结果:针刺中脑血流量增加,脑血管阻力降低。徐氏〔25〕等,针刺扶突、环跳二穴为主,如上肢瘫者针扶突或臂中,下肢瘫针环跳或足三里,失语针上廉泉,治疗101例脑血栓成,基本35例,显效18例,好转4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1.3%。其取穴少,效果佳,值得推广。

孙氏〔26〕治疗中脏腑闭症取穴十二井三陵针点刺出血)人中、合谷、太冲;牙关紧闭配下关、颊车,舌强不语取哑门、廉泉、通里,痰多加丰隆,针用重刺。脱症主穴神门、关元(隔盐灸至正常体温),人中重刺),中经络者多按传统手足阳明经取穴,上肢取极泉,肩偶、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委中、绝谷、三阴交、太冲。健侧患侧交替针刺,健侧用泻法,患侧用补法,每次选穴3~4个,治疗156例,总有效率为95.5%。

金氏〔27〕采用头针,取对侧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语言二区,电针或手捻,治疗缺血性中风23例,总有效率96.4%

亦有医家运用一些特别的针法,疗效独特。如周氏〔28〕采用针刺颈交感神经节,取穴部位于甲状软骨两侧旁开1.5厘米,直刺3~4厘米,针尖达颈椎横突的前方,使患者颈部产生麻胀感,尽量使患者出现面部发热,皮肤温度升高出汗等反应,留针10分钟左右,中间捻转2~3次后出针,疗效甚佳。彭氏〔29]运用眼针,取双眼上、下焦区穴,用32号5分针,在眼眶缘周穴区2分许沿皮刺,不施手法,留针5~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其方法简便,易于推广。宋氏〔30〕使用氦氖激光治疗机,垂直照射穴位,距离50厘米,上肢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穴环跳、阳陵泉、委中、足三里,每次选穴4个,每穴照5~8分钟,每天1次,15次为一疗程。本法运用先进仪器,方法简便苦,一究。

讨论与展望

近年来,各医家对缺血性中风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尚存在着许多问题需加以改进和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一)对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的研究

当前阶段,国内中医大夫大都仍遵古述,结合现代科技,对本病发病本质的研究工作尚不够,我们应充分利用新技术,提高研究水平,既要保持中医特色,还要运用现代理论加以丰富对其病机理论的认识。

(二)加强有效方剂的研究工作

要充分利用新技术,运用现代的医学理论,分析药物的作用机制结合其病理机制,改变药物剂型,以便于临床用药,扩大中药作用范畴。

(三)目前对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药治疗

多用于个案报道和病案组报道,鲜见设立可比性的对照组,因而降低了疗效评价的可信性,对有效药物研制发展不利,需有待进一步制定有效的评价措施。

本文仅供中医专业人士参考学习,不作他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