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邮忆旧游 | 漓江泛舟

 木讷叟斋 2023-09-19 发布于四川
自小就听说过“桂林山水甲天下”。上世纪六十年代,《刘三姐》电影风靡全国,还是中学生的我得以在电影院里望见屏幕上的漓江山水,向往之情油然而生。1980年,原邮电部发行《桂林山水》特种邮票(T.53),用一套8枚的体量,将桂林山水的绮丽景观收纳在方寸之中。


2006年,中国邮政又发行《漓江》特种邮票(2006-4),以横4枚连印的方式,把桂林山水的精华段——桂林到阳朔的百里漓江画廊,浓缩在方寸之中。


此外,1981年9月起发行的《祖国风景图案普通邮票》(普21),也有桂林山水(面值2元,1982.9.2发行)。


“桂林山水”作为“中国山水”的代表,多次出现在“国家名片”上,是她享有的殊荣。
每当打开邮册,面对着这些精美的邮票,少年时对桂林山水的向往之情,就会被重新点燃。退休以后,2010年初秋9月,终于得到机会,和老伴兴起一趟“秋游”,第一站就是桂林山水。
从四川乘坐卧铺快车直达桂林(当年还没有高铁动车),第二天一早(8点左右),旅游车来酒店接,9点到磨盘山码头,9点30登游船。当天天气晴朗,最高气温34℃。
10点左右,游船一只接一只起航,徐徐滑行在绿缎般的江面上,漾起一道道楔形的皱纹。江水清澈,江流婉转,江岸青山兀立,不禁想起韩愈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青罗带和碧玉簪都是古代女子身上的服饰,韩愈分明是把漓江山水比作婉约的女子,只不过不像苏轼那么直白:“我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施浣纱时会“素颜”,侍奉吴王当为“浓妆”,西湖处繁华都市,想不“浓妆”都不行。漓江呢?是村姑还是贵妇?韩老夫子没有说透,只用“碧玉簪”、“青罗带”来撩拨你的心扉。没去过漓江的不必说,去过漓江的也一样被撩拨得不能自已——邓拓游漓江回北京后就这样写:“青罗带绕千山梦,碧玉簪系万缕丝。”


想着想着,游船前方出现一片山峰。不!一片绵延的山影,高低参差,大小错落,远近有别,浓淡有致。本是晴天丽日,不知远山那边为何迷雾朦胧。江水清丽,远山迷蒙,正是一幅水墨山水画图。人们纷纷走出空调船舱,到船头平台上拍照观景。“景色如画,名不虚传!”大家交口称赞。


人的思维表达也有些怪异,称赞风景美丽,就说它“如画一般”;而见到好的图画,又称赞它“像真的一样”。风景与图画,究竟孰先孰上呢?想来,称得上“如画”的风景,必定有符合图画的潜质要素,比如中国画,讲究的就是“气韵”和“风骨”。


漓江山水是有气韵的。漓江的山不太高,但山形奇特,线条柔美,连绵的山峦在天幕上勾画出起伏跌宕的曲线,仿佛一曲节奏和谐的乐曲。漓江的水不太深,但清澈明丽,婉转回环,好似一首清越飘逸的诗。这样的山伴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绕着这样的山,漓江山水的气韵脱俗超凡。
漓江的山水又是有风骨的,它是大自然亿万年沧海桑田变迁的杰作。千万年的风雨侵蚀雕琢出山的骨架,千万年的水流下切形成江的河床。坚硬的石灰岩山骨上长出低矮的灌木丛,挺拔葱茏,山便有了“碧玉簪”的俊秀。雨水亲吻过石灰岩后汇成江流,清澈碧绿,江便有了“青罗带”的飘逸。石灰岩,它造就了漓江山水的“风骨”。

【邮票 2006-4 漓江(4-2)浪石】

船行江上,游人的眼光都被两岸的青山吸引,漓江景色的精华三部曲——冠岩、杨堤、兴坪,都以山为主题。中国古代画家论山水有“三远”之说:“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致冲融而飘飘渺渺……”
游观漓江两岸的山景,颇得中国画“三远”的精妙。游船顺流而下,奇山异峰由远而近,又由近至远,一拨未尽,一拨又来,江流曲折,视角回环,窥尽山景的高远、平远、深远,饱赏山色的迷离变幻,无论定格到哪一处,都入画,无数画面连缀不断,便是一轴山水长卷。


游船的导游也在广播里指点游人观看两岸景色,不过,导游注重的是山形具象。一根石柱独立在山巅,那是“望夫石”;五座山峰并列一排,就是“五指山”。“螺蛳山”头尖腹肥,“羊角山”长出两个尖峰,都极具形象。“羊角山”旁,一根滚圆的石柱冲天,是“羊蹄”。导游讲,“杨堤”是“羊蹄”的谐音,这就是“杨堤”这个地名的来历!

【邮票 2006-4 漓江(4-1)杨堤】


山崖崩塌裸露出的崖壁也是风景。黄褐色的崖壁经绿色植物的勾勒,再经风化变色的点缀,活脱脱是一幅幅“抽象画”,最有名的当属“九马画山”。“九马画山”太难,先来了一场“热身”:对面岩壁上,一只动物头尾四蹄分明,似马非马,是驴;一人头戴斗笠弓腰倒骑在它背上——张果老倒骑驴背!惟妙惟肖,游人们个个乐得合不拢嘴。


终于到了“九马画山”,大家纷纷跑来辨认。一个小伙子说他看出了九匹!我忙着拍照,只匆匆看出了两三匹。心想,拍下照片回去慢慢找马。但是我错了——马的身形藏在凹凸的山崖石壁上,要在恰当的视角和光影下才能现身,只凭拍下的平面照片怎能把九匹马找齐?


从“九马画山”拐过弯,就是“黄布滩”。一面绝壁屹立江边,碧绿的江面映出黄褐色倒影,就是所谓的“黄布倒影”。奇怪为什么不叫“黄绸”或“黄缎”,而叫“黄布”,土里土气的。一看那绝壁,岩面凹凸,节理纵横。岩壁粗犷,映出的倒影自然浑厚,不像黄绸锦缎,更像黄麻土布。“黄布”之名,大雅似拙。“黄布倒影”是20元人民币上印的风景,我赶忙一手掏出早就准备好的20元纸币,一手举着相机捕捉人纸币上印的风景。咦!不管怎么变化角度,都找不出同样的景色。难道……?


忽地恍然大悟,又是我错了!中国画讲究的是神似而非形似,这纸币上印的风景中,陡立江边的黄布绝壁是实景,而那些错落有致的青峰,则是画家心中的幻像——从千姿百态的漓江青峰中提炼出的艺术真象!

【邮票 2006-4 漓江(4-3)黄布】

接近下午一点,船过兴坪,河湾和浅水滩上“舟楫如蚁”——这里是游船和竹筏的集散地。沿途见到许多“竹筏”顺流而下,工程塑料制作的竹筒状筏体,尾部装有小马达,一位筏夫手持竹篙,两位游客坐在凉棚下,似乎比乘游船更悠闲自得。这些“竹筏”大都在兴坪靠岸。


兴坪是漓江景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之后因为少有突兀的山峰而略显平淡。其实也不平淡,那弯弯的沙滩,那一笼笼一排排的凤尾竹,这时便显出了它们的优美。一群水牛在沙洲上散漫,在江边戏水,打着响鼻迎送过往的船筏,瞪圆大眼欣赏江上的风景,打发着它们的悠闲时光。

【邮票 2006-4 漓江(4-4)兴坪】

人们都回到座舱里,游船给每位游客赠送纪念品——一把精美的小纸扇,纸扇的一面画着“烟雨漓江”,一面题着韩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韩老夫子啊,一千多年过去了,你写的这两件东西还在撩拨着人们的心!不由得让我也乘兴附和几句:
碧玉簪,青罗绸,
漓江山水天下优。
少年长向往,
老来得悠游,
好一似夕照清江弄扁舟。

两点半,游船靠碧翠峰下阳朔码头,游客们舍舟登岸。
当晚,又在漓江岸边欣赏《印象刘三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