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ging 2023-09-18 11:03 总的来说,该研究阐述了白细胞端粒长度(LTL)和痴呆症风险之间的关联,提供了潜在的临床意义。由于LTL很大程度上是遗传性的,遗传了较短LTL的个体可能容易患痴呆症,这也使得LTL成为一种有潜力的痴呆症 近日,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徐晨婕团队在 BMJ 旗下期刊 General Psychiatry 上发表了题为:Leucocyte telomere length, brain volume and risk of dementia: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的文章。 该研究发现,较短的白细胞端粒长度(LTL)与总体和局部大脑结构以及更高的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风险相关,这意味着端粒长度可以作为大脑健康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该研究通过分析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在2006年-2010年间招募的439961名参与者的外周血白细胞端粒(LTL)长度,这些参与者随访至2020年。电子健康记录用于记录痴呆症的发病率,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随后通过磁共振成像(MRI)评估了38740名参与者的大脑结构,包括总脑容量和局部脑容量。 分析结果表明,较短的白细胞端粒长度(LTL)对痴呆症风险的影响与年龄有关,并且效应大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小。然而,与有痴呆家族史的人群相比,无痴呆家族史的人群中LTL与痴呆之间的相关性更强。 具体来说,在平均近12年的随访期间,1551名参与者(0.4%)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767名参与者(0.2%)被诊断为血管性痴呆,还有5820名参与者(1.3%)被诊断为其他类型痴呆。
在考虑了性别和年龄后,与白细胞端粒最长的参与者相比,白细胞端粒最短的参与者被诊断出痴呆的可能性高14%,被诊断出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高28%。这些结果表明,白细胞端粒长度(LTL)与之后的痴呆风险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随后研究人员探究了LTL与脑容量的关联。在多变量调整分析中,发现较短的LTL与较小的总脑体积、白质体积、海马体积、丘脑体积、伏隔核、壳核以及苍白球相关,但与灰质、白质高信号、尾状核或杏仁核体积没有显著关联。 总的来说,该研究阐述了白细胞端粒长度(LTL)和痴呆症风险之间的关联,提供了潜在的临床意义。由于LTL很大程度上是遗传性的,遗传了较短LTL的个体可能容易患痴呆症,这也使得LTL成为一种有潜力的痴呆症预测生物标志物。此外,较短的LTL被广泛认为是神经心理状况较差的指标,因此LTL的测量可能被视为向公众提供的一种选择,以激励普通人群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