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刻?起床后迷迷糊糊,浑身没劲。吃过早餐后,依然迷茫不知道干什么,即使去工作也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找不到人生的目标。 怎么改变这样的状态呢? 1. 不浮躁 生活里有太多繁琐的事情,家事、工作事、娃事、人情世事,事事需要你,你忙完这个忙那个,没有一刻停歇,即使有了片刻停下来的时间,你都不知道干什么,你被事情推着走,慢慢变得着急、焦虑、心浮气躁、不开心。 这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先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把事情排序,然后认真去做。 事情很多,哪一个都很重要,分轻重缓急,先解决急且重要的,做的时候要用心,享受其中,带着爱、用心和认真的状态去做事,会培养出自己的稳定和平静的心态,这便是一种沉淀。 学生学习亦是如此,初高中那么多科目,每天那么多作业,眉毛胡子一把抓,会很乱,会很让人心烦焦急。 如果做好计划,分好轻重缓急,一步一步来,也会让学习变得有秩序有规律,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事情是慢慢向前的,日子是慢慢变好的,愿我们的人生路走的不慌不忙。 2. 不抱怨 一妇人总是控制不住的抱怨,在家抱怨老公孩子,在外抱怨工作领导同事,对她来说事事不如意,结果日子过得一团糟。 心宽一点,朋友会多一点,少说一点,家庭会温暖一点,从而生活就会更幸福一点。 不要抱怨,不要言苦,说着说着就成真了。 不舒服了,换个环境深呼吸;困惑了,换个角度静思考;失败了,勇敢面对,重新再来。 杨绛先生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能治愈你的只有自己。不去抱怨,不怕孤单,努力沉淀,世间皆苦,唯有自渡。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然。 愿你内心山河壮阔,始终相信人间值得。” 不抱怨生活,不看轻自己。想要的努力争取,不好的努力改变,少说一点,多做一点,不要为懒惰找借口,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3. 不逃避 昨天跟一个小伙伴聊天,聊到总是无法做到早睡早起。 每晚睡觉前复盘时发现又是0点了,引以为傲的自制力,今年好像没有几天能做到。 问她不睡觉干嘛呢? 她说:“也没干啥!忙忙碌碌一整天,到了晚上终于有了一点属于自己的时光,就想怎么舒服怎么过,然后就晚了。” “仔细想来,晚上的这些时光大部分用来看看手机刷个剧、打打游戏上个网,好像时间就溜走了。” “你这么自律的人,有点不敢相信呢!”我接着说。 她坦诚到:“她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总有一种逃避的感觉,从烦乱焦虑的生活中逃离出来,找到一个出口出去呼吸呼吸。” 其实我很能理解她的感受,我亦如此过。 我也想到小孩子逃避写作业,逃避背课文的情景,他们有时看似逃避过去,其实只是积压的更多,大人的情况也是。 人,可以逃避一时,却不能逃避一世,你逃避过去的,终将会在某个时候给你的人生沉重一击。 遇到事情,不可以逃避,可以暂缓,让自己从焦虑的事情中抽离出来,暂缓一下压抑的情绪。 睡一觉,天亮后起床,重整旗鼓继续努力,又是美好的一天。 人生路漫漫,会遇到很多事情,逃避不如试着去做,做着做着路就宽了,生活就有希望了。 昨天看到一个视频,一小哥灰头土脸地在工地高楼上吃饭,旁边就是一所学校,他边吃边看着孩子们在校园里奔跑,看着看着就抑制不住地留下了眼泪。 评论里很多人在说,看!后悔了吧!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只能去搬砖。 人生的路要自己走,放弃的越早,在这个知识付费的时代,没有知识,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 毛姆在《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中说到:“培养阅读的习惯就是为你自己构建一座避难所,让你得以逃离人世间几乎所有的痛苦与不幸。” 想要让自己逃离一会儿现实生活,可以啊!那就开启阅读模式吧! 最后: 人生的旅途中充满了泥泞,从这些泥泞中学会稳定自己,修炼自己,把握当下。 从今天起学着不急不躁,分轻重缓急,有事慢慢做; 从今天起学着停止抱怨,多做放宽心,好事慢慢磨; 从今天起学着停止逃避,缓中求发展,琐事慢慢疏。
用文字梳理生活,治愈自己! |
|
来自: 新用户4722GQCk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