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藏意外发掘一块千年石碑,内容让人不敢相信,专家:原来他真的存在

 飞龙在天cokvj5 2023-09-19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玄照传》中记载了我国杰出的外交官,书中这样说道:“后因唐使王玄策归乡表奏,言其(指玄照)实德,遂蒙降敕重诣西天,追玄照入京。”

一个国家虽说独立存在于世界,不过还是需要友好的外交关系才行。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曾经历了盛世唐朝的鼎盛时期,也经历过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国民衰退时期,朝代更替,无可避免,也不存在对错。

但在历史中出现过独领风骚的英雄人物,我们却依然铭记于心,他们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我们在了解过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韩信的勇猛刚强等这些身处国家权力集中地的人物后,也不得不承认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联络人也是十分重要的存在。

比如说,历史上的外交人物——王玄策,那么他又有着怎样的外交生涯呢?

一、佛教发源地天竺

佛教发源于天竺,也就是如今的印度,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便强烈的冲击了道教派系,经而后佛教以西方极乐世界,一切皆是虚妄,慈悲,善意在华夏大地上占得一席之地。

而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自唐朝开始以来,我国便与天竺国之间有了往来,负责在其中周旋接洽的就是王玄策,唐朝的官员,也是唐朝的外交家。

贞观十五年,天竺地区曾送使节来到唐朝,自此两国之间有了交集和往来,两年后,也就是贞观十七年,皇帝召见王玄策出使天竺,这象征着,双方关系的更进一步。也从这里能够看出,在天竺国的待遇上,唐朝一直以来颇为重视。

史书中其实关于王玄策的记载并不多,多数都是寥寥几笔带过,不知是史书编撰者故意为之,还是认为王玄策为朝廷做出的贡献,不足以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也正是由于史书中编撰者对他寥寥无几的笔墨,让后世人对于王玄策在天竺和唐朝两国外交关系中所做出的的贡献心存疑问,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二、天竺国乱,王玄策被捕

外交官并不是一直轻松的工作,其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国家颜面,而在这种情况谨言慎行、见机行事就成为了外交官必不可少的行事风格和基本原则。贞观二十一年时,唐朝统治者又派出王玄策出使天竺,然而这一次他却没能顺利完成任务,差点死了在天竺。

原本,他与其他三十人一起出使,然而走到天竺国境内的时候,他们得知天竺国国君暴毙身亡,一时之间国家群龙无首,百姓大乱,朝中更是动荡不安。

俗话说水清则无鱼,在如此混乱的局面下难免会存在有心之人行不轨之事,果不其然,很快,王玄策就得到消息称天竺国的一名权臣乘机谋朝篡位了。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国家的帝王都换了,那么新登基的国王自然行事风格也会不同,原本天竺国的国君十分尊重唐朝派出的使臣,也很在乎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毕竟,在那个时代,唐朝是绝对权势的象征,更是其他弱小国家朝圣得对象。甚少有国家敢与唐朝直接正面的对抗。不然,就犹如《战国策齐策三》中所说的:“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然而,新上任的天竺国国王和暴毙的国王全然不同,后者对唐朝十分尊重,而前者则是根本不将唐朝放在眼中。而这是王玄策刚好就在出使天竺的路上,为此,新上任的天竺国国王立马派所有的军队拒绝王玄策的到来。

即便王玄策奋力抵抗,但终究仅仅三十人的骑兵根本不是对方的对手。而后王玄策被捉拿,被俘虏的日子并不好过,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在此期间,王玄策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去逃亡,去自救,好在最终自救成功,逃亡到了吐蕃,并凭借自己唐朝外交官的优势,顺利向吐蕃借到了一千两百名将士以及七千名泥婆罗骑兵。

自此,王玄策开启了自己的复仇之路,仅仅三天时间,他就凭借这批军队成功打赢了天竺的部队。这是一场一雪前耻的战争,更是向天竺大扬唐朝的国威,这一次旅程虽说很是不幸运,甚至可以说十分坎坷,但终究还是狠狠的教训了不知好歹、且目中无人的天竺国。

而后,王玄策回到了中原,为了奖励王玄策大杨国威,他被封为朝政大夫。然而,在后世人看来王玄策在这件事情中立下了功劳,但对于古人而言却并不认为这是他一人的功劳,甚至说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即便不是他,也很有可能是其他人。

毕竟在唐朝,其国运的强势,以及国家的鼎盛发展,着实引来不少国家的畏惧之心,很少有国家敢于与其为敌,在此情况下,天竺的失败早已命中注定,王玄策也算不得什么大英雄。

在史书中,更是对他描述少之又少,这也让后世人不禁产生怀疑,王玄策这个人到底是否真为唐朝立下功劳,并且也开始怀疑他是否是唐朝链接天竺的外交官,这样的疑问如今有答案了吗?

三、西藏出土特殊石碑

实际上,这个问题终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真相大白了,当年西藏地区就曾意外发掘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石碑,内容让人不敢相信,石碑中记载了大唐天竺使出铭。

专家在对其进行了解读后发现,这篇铭文上记载的恰好就是当时王玄策带兵出使天竺的事迹,这就完全能够证明了王玄策的身份,也联系史书中那为数不多的记载。专家们也就得出了结论,原来王玄策真的存在,他是唐朝链接天竺的外交官,更是在此之中立下战马功劳的功臣。

得出这一结论后,2001年,这座石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专家的解说和国家的认可,人们对于这样一位历史人物也充满了敬佩之意,从意气风发出使他国,到阴差阳错被俘虏,再到逃亡吐蕃借兵,成功打败天竺军队,最后凯旋而归。

不得不说,这样的经历让人敬佩他的强大心胸与意志力,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他人的领土中成功逃脱桎梏,并前往其他国家借兵成功。好在,历史让我们知晓了他,明白了一个人为了国家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

其实,在显庆二年的时候,他就曾经出使了三次,频率还是比较高,并且这一年之后,天竺的菩提寺更是了奖励他,还设立过大会。

外交官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国家形象,在此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承认王玄策的外交能力,能够让他国对他进行奖赏,这着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足以可见他为唐朝做出的外交贡献是多么的巨大。

而这份功劳不应该被遗忘,也不应该被磨灭,如果没有他的努力,唐朝和天竺之间的和平共处是否还能维系那么多年,这件事情还真不好说。

小结

在历史上,我们总是将太多的目光放在了那些在战场上拿命为国效力的将士,然而,我们却忘记了一个国家的发展绝对不仅仅只是将士们的功劳,也离不开这些文人外交官的付出,国家是一个庞大的机器,而朝廷官员及边关将士都是这个机器中的一个零件,缺一不可。

因此,在关注历史人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分出一些精力来了解这些默默无闻奉献的朝廷文官们。没有他们,一样没有盛世唐朝,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将一个国家建设得强大,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既然都有付出,后人就得承认每一个岗位的重要性及在任官员的奉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