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刀的基本知识

 小馒头0 2023-09-19

明刀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铸币。据今人推测,明刀最早出现在战国早期晚段至战国中期前段,一直到战国末期燕国退居辽东后仍有铸造。由于明刀属于先秦货币,因形态、背文多样而显得十分复杂,一些朋友也在短信中询问过我许多问题,今天稍微总结一下,希望大家能对明刀产生一个最基本的认识,由于时间所限不能展开太多,但下面的知识作为明刀入门来说,我觉得已经足够了。

明刀的命名

提起明刀,一些人会说:“明刀就是明朝的刀。”这种说法对于具备一些钱币常识的人来说是非常幼稚且可笑的,然而“不知者不怪”,我们更没有必要去嘲笑他们。

明刀的命名来源自其正面的铭文(见下图),乍看右边像个“月”字、左边像个“日”字,这样组合起来成为“明”字,但许多学者对此提出异议,先后出现“易”、“眼”、“郾”、“召”等十余种说法,但每种说法有没有十足的证据。根据早期明刀正面铭文的演变、结合燕国布币的文字,我个人更加倾向于“明”字说。

“明”字铭文

明刀的几个专有名词

关于明刀的分期

1、早期

早期明刀脱胎与燕晚期尖首刀(一说脱胎于晚期尖首刀中类明刀),形制比较粗犷,多少带有尖首刀的影子。确切的说,早期明刀属于“过渡”品。前人曾经依形制不同将早期明刀分成四式,在此不展开说了。

简易小窍门:一眼识别早期明刀的方法是“柄筋不入刀身”。

早期明刀

2、中期

中期明刀和早期明刀并称弧折刀,主要是因为其刀背与刀柄连接处呈弧折,中期明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柄筋深入刀身,目的是加强柄、身之间的强度。

中期明刀

中期明刀背文主要以“左”、“右”开头为主。

左右

3、晚期

晚期明刀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刀背与刀柄连接处呈方折,其特点明显,故不赘述。

晚期

明刀的金属成分

明刀的含铅量很大,平均超过50%,有的甚至是“纯铅”铸造。

按照今天掌握的青铜冶炼知识来说,铅的作用是增加液态合金的流动性、降低熔点,然而铅的含量不能超过40%否则就会出现融液分层现象,这样也就好解释为什么有些明刀含铅量极大的缘故了,那些应该属于所谓“炉底”钱。

明刀的铸造

不同于后来的翻砂铸造,明刀的铸造属于范铸,而且基本上是陶范,有的前辈说过明刀有石范,但由于我一直没看见实物,所以未敢妄下结论。那时的人们还没有发明母钱,这也是每枚明刀为什么都不尽相同的根本原因。

有人曾说,明刀的铸造,最开始是用阳模在泥板上印出形状,然后再进行阴干或烧制。其实则不然,明刀的范是用最原始的方法:刻画出来的。因为明刀的字,特别是背文,有明显的划刻痕迹明显,而且下图中范线移位的情况不可能出现在阳模拍制上。月晨轩兄说,那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浇注后钱币冷却不均,且未完全冷却时范发生震动造成的,此可备一说,待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