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元春陷入悲险境地:进宫后的三大错事揭秘!

 收藏秋天 2023-09-19

贾元春,贵为皇妃,贾府之首,然她命运犹如薄命司里众女子一般悲苦。在她曲子的旋律中,隐含了命运无常的苦衷:“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这段曲子后,脂砚斋批“悲险之至”,普通人也从“无常”二字中嗅出她悲运的端倪。而她的判词“虎兕相逢大梦归”,更令人联想到她被夹在两股强势力之间,成为牺牲品的命运。

贾元春,虽然享受皇宫的富贵,但她的曲子和脂砚斋的评注揭示了她寿终难安的命运。她天赋出众,因其“贤孝才德”蒙宠,初为女史,后封凤藻宫尚书,再升贤德妃。

图片

生活在皇宫,她是贾府的支柱,她的得宠与贾府的命运息息相关。皇宫中的日常生活虽未详细描写,但从相关文本中,可窥见她犯下三大错事:

第1件错事,省亲之际,情绪失控,泪水涟涟

贾元春犯下了一大过失,她在省亲之际,情绪失控,泪水涟涟。这实在是宫廷女性的罕见之举,毕竟返乡需得皇恩准许,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殊荣。

然而,贾元春七小时内竟然七次泪如雨下。在宫廷,家人和亲友不能相见,这严格的约束在宫廷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虽然宫廷内明争暗斗频繁,但在大庭广众之下,情感的失控令人吃惊。她对王夫人发出感叹:“当日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

图片

接着又向贾政言:“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叙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这番言辞何意?元春似乎不以宫中的荣华为意,渴望普通人的家庭幸福。

贾政闻此,极力安抚,敏感地提醒:“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犁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贾政无法明言,只能委婉告诫元春,不可妄言。皇帝若得知,或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后果堪忧。

即便是普通家庭,若媳妇回娘家时频繁哭泣,声称家中不堪入目,夫家也会心生疑虑,似乎是遭受虐待。元春此举,在宫廷更是罕见,其后果无疑将引来重大风波。

第2件错事,目光短浅,不谙贾宝玉的性情,竟然建议将他和众多姐妹一并安排在大观园居住

大观园豪华壮丽,元春出于好意,担心荒废,故提议众人搬至园中。然而,贾宝玉爱与女伴们欢聚,专注于琐事,而元春似乎未能预见这点,使得他与众姐妹更加亲近,每日耳鬓厮磨。

图片

在贾府的众多后代中,宝玉被视为家族兴旺的希望,这在书中已有明确交代。宁国公和荣国公曾寄望警幻仙姑能将宝玉引向更高境界,摆脱迷人的诱惑,专心于儒家经典,为家族前途努力。宁荣二公甚至在去世后,依旧忧虑着贾氏家族的命运。

然而,元春的决定显然显得短视。虽然贾政明白其中风险,但又必须遵从元春的命令,不过他在宝玉搬入大观园前,特意嘱咐宝玉努力读书。

元春,身居皇宫,未能全面考虑娘家势力与后宫得宠的关系,只因对宝玉的疼爱而忽略了长远大计。

第3件错事,干涉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婚事

端午节之际,贾元春为贾府的众人分发礼物,唯独给了宝玉和宝钗相同的礼物,众人心生联想,暗示两人婚配。

尽管在皇宫内,她羡慕着普通百姓的家庭幸福,然而在宝玉的婚事上,她却忽略了宝玉的个人情感。

宝玉与薛宝钗的婚事虽然不在她的掌控之中,但作为娘娘和宝玉的亲姐姐,她原可表达自己的意见,尊重宝玉的选择。

图片

若宝玉与林黛玉成婚,或许不会选择出家。林黛玉的死与宝玉出家,既是爱情的悲剧,也是贾府家族的不幸。

薛宝钗的哥哥薛蟠行径狂暴,早有恶行。贾雨村曾为其徇私枉法,薛蟠因此幸免于难,但案卷上却记录他早已暴毙。

考虑薛蟠的脾气,他可能会继续作恶。如果他造成致命伤害,贾府将陷入深重困境。

元春在省亲时多次敦促家族子弟勿奢侈,她强调“天伦啊,抽身要趁早”。她性格孝顺,教养有方,如果非皇宫之人,或许会成为贤明的家庭主妇。

然而,皇宫不同凡响,这三大过失暴露了她的弱点,最终也难逃红颜薄命的命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