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董哥13978457369: 从灌阳县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资料显示:“有将军庙,它位于月岭村南上井清泉附近的青山绿水处,始建于500多年前的明正德年间,庙内供奉的两位将军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胞弟兵翻和前敌第五正将韩顺夫。这两位将军于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奉命到灌阳文市追剿叛将曹成而阵亡。”、“史志办”记载“ 绍兴五年(1135),汝南叛将曹成攻占灌阳县城,朝廷饬命太尉岳飞进剿。第二年在文市大觉寺立碑记其事。”;360百科《新圩阻击战陈列馆》以“1131年(南宋建国后第4年)流寇曹成作乱,岳飞先自全州攻入灌阳,再经过此处进入湖南道县平乱,并开始在此设关,命名"永安关",以希望湘桂边境永远安宁。”。这些记载都不是岳飞进入富川、贺县追剿曹成的时间,且以岳飞先自全州攻占灌阳(又以从富川然后进入灌阳,又以荔浦镆铘关进入灌阳的其他记载),但都不是记载“岳飞追剿曹成”先在灌阳。 不论灌阳记载莫邪关在哪,都证明岳翻、韩顺夫在莫邪关战亡的地点是“关”,灌阳不是“关”,则安葬地点不一定等同于死亡地点。 从一些姓氏家谱记载,如“《广西莫姓的由来和分布情况》莫伟1054年随军到了广西南征,之后留守南丹后繁衍。莫念一于1135年随岳飞南征到灌阳定居。……”则证明,岳飞军有一小部分散居当地,则这些人出于对自己将军的怀念,从死亡地安葬或迁葬到居住地,最后立庙纪念,故曰“将军庙”。也就合乎情理。 从“临桂塞上”的文章,“据记载为宋朝岳飞于绍兴五年(1135年)奉旨进剿汝南叛将曹成时,其部下一将军牺牲于此,后人立庙纪念,故曰将军庙。将军庙里供奉的是抗金名将岳飞的胞弟岳翻和第五正将韩顺夫。这二位将军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奉命到灌阳文市追缴叛将曹成而阵亡。”、并以:绍兴二年岳飞讨伐曹成。开始先招安,曹成不降。还退守广西。岳飞并征伐,经郴州、桂阳、直抵道州,派前军张宪和吴锡取,由道州到灌阳的湘桂关隘取道全州,继而往西南进军桂州,遂后大破之。迫使曹成退往荔浦县东北的莫邪关。 可见,这些记载路径:道县---灌阳---全州---桂林---荔浦。这样的描述与历史记载完全不一致,到先进入莫邪关的次序也颠倒。(宋)李纲《梁溪集·卷六十六·乞令韩世忠不拘路分前去广东招捕曹成奏状》载“曹成贼马分作三头项透入贺州富川县,侵犯贺州”。灌阳县有关记载把岳飞主战场放在灌阳,没有一点记载岳飞桂岭。《宋史·岳飞传》“成走据北藏岭、上梧关,遣将迎战,飞不阵而鼓,士争奋,夺二隘据之。成又自桂岭置砦至北藏岭,连控隘道,亲以众十馀万守蓬头岭。飞部才八千,一鼓登岭,破其众,成奔连州。”,其关键在于把彼桂岭当成此桂岭,结果误把“月岭村”当作“桂岭镇”。 [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桂林城北二里,有一丘,高数尺,植碑其上曰桂岭”。灌阳实误因“桂岭”而起,以“将军庙”、“在文市大觉寺立碑记其事”,不能否定死亡的地点就是安葬或立庙的地点。 当然,“岳飞平叛胜利后,将道州到灌阳的湘桂通道关隘命名为永安关”这样的描述,不知该史料源于何处。 董哥13978457369: 更正:不能死亡的地点就认定为安葬或立庙的地点。 董哥13978457369: 误区有四:1、把莫邪关误作荔浦镆铘关;2、把彼“桂岭”误作此“桂岭”;3、把先人莫邪关作为灌阳的关隘,后取名;4、又以先进入全州再至灌阳,有以先入湘桂灌阳通道关隘。出现“莫邪关”与什么“永安关”不分。时而又不同关。 发条: 有没有可能:莫邪关就是上梧关? 发条: [图片] ![]() 发条: [图片] ![]() 董哥13978457369: 发条:不可能了,先进入莫邪关。 发条: 那为何都是闰月十二日? 董哥13978457369: 上梧关属于第几个战斗。 董哥13978457369: 四月份有闰月。 董哥13978457369: 进入富川则提前,不是润四月。 发条: 四月初六岳飞前锋已到达道州探明曹成已全军离开道州。 董哥13978457369: 第一战是先头部队,不用岳飞主力,岳飞进关而已。 董哥13978457369: 从太平场以后就是主力作战, 发条: 闰四月初五,岳飞破太平场,初六在离贺州二十里击溃曹成 发条: 从道州到贺州,中途将近一个月。 董哥13978457369: 尾随 董哥13978457369: 当时曹成号称10万军队 发条: 岳飞四月初十左右到八步附近,与曹成对峙25天,闰四月初五偷袭太平场。 发条: 不太像岳飞的风格啵。 董哥13978457369: 润四月, 董哥13978457369: 是的 董哥13978457369: 第一次攻关,岳飞主力从关进入富川--贺州 董哥13978457369: 岳飞军进入莫邪关后,韩顺夫守关 董哥13978457369: 麦岭的可能性小,小水关是重要关隘。毕竟是谢沐的倒称呼, 董哥13978457369: 曹成贼马分作三头项透入贺州富川县(见(宋)李纲《梁溪集·卷六十六·乞令韩世忠相度入广西招捕曹成奏状》).没有任何记载到全义县。 董哥13978457369: 三月份: 三月十九日起曹成贼马已起离道州前去广西。“曹成已发人马,取三月十九日起发往全、永州”(见(宋)李纲《梁溪集·卷六十六·乞令韩世忠相度入广西招捕曹成奏状》) “曹成已于三月二十七日起离道州望全、永州路前去……曹成贼马分路逃遁前去全、永贺州界去。讫至三月二十七日,并已起离道州,尽绝本军。” (见(宋)岳珂《金佗稡编·卷十七》乞措置进兵入广申省状) “曹成贼马分作三头项透入贺州富川县”(见(宋)李纲《梁溪集·卷六十六·乞令韩世忠相度入广西招捕曹成奏状》). “三月庚申,曹成寇贺州清水砦,守臣刘全弃城去。夏四月甲子,曹成陷贺州。”(见《宋史·高宗本纪》)“曹成一项贼马约有可战兵三万馀人,别有占巢。打食人约六万馀人,占据道州半年有馀,于今年三月内巳离道州侵犯广南贺州。”(见(宋)李纲《梁溪集·卷六十五·乞令福建等路宣抚司差拨兵将会合讨捕曹成奏状》) “曹成作为次第至三月三十日游兵到衡州茶陵县。”(见(宋)岳珂《金佗稡编·卷十七》乞措置进兵入广申省状) 董哥13978457369: 四月份: “四月初一日曹成贼马侵犯县(怀集县)界” (见(宋)李纲《梁溪集·卷六十五·乞令福建等路宣抚司差拨兵将会合讨捕曹成奏状》) “曹成贼马四月初三日乘牌船过水东,入贺州,放火烧本州岛岛敌楼战棚及居民屋宇等,贺州知州及本州岛岛官尽出州城下水前去,乞速差兵前来救援”。(见(宋)李纲《梁溪集·卷六十六·乞令韩世忠不拘路分前去广东招捕曹成奏状》) “四月二十六日已奉圣旨令岳飞更切探伺,如曹成委是不肯赴行在,已侵入广南地分,即统率诸头项军马,取径路并力追袭掩击,务在从长措置,保护二广,无致稍失事机,破坏广南州县。仍令广南东西路帅臣依已降,指挥起发逐路洞丁、刀弩、手将、兵土、军弓手、民兵,疾速躬亲统率,前来界首,与岳飞会合并力夹击。并札与孟庾、韩世忠及臣措置施行者。” (见(宋)李纲《梁溪集·卷六十六·乞令韩世忠不拘路分前去广东招捕曹成奏状》) “今月二十七日准尚书省札子:江南西路安抚大使李回奏缴到岳飞状,准江南西路安抚大使司牒。……续于四月初三日准荆湖东路提刑司关报探:得曹成贼马已起离道州前去广西,……四月二十六日已奉圣旨令岳飞更切探伺” (宋)李纲《梁溪集·卷六十六·乞令韩世忠不拘路分前去广东招捕曹成奏状》)则岳飞军是在四月二十七日之后出发。 董哥13978457369: 四月二十七日以后: 其后,先锋张宪攻打莫邪关。(应该在润四月)。(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五一》载:“初曹成据道州,以兵守莫邪关,岳飞遣前军张宪攻关。……官军既入关,贼兵散乱。”;《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七》载:“杨再兴,贼曹成将也。绍兴二年,岳飞破成,入莫邪关。”;《富川县志》载:“宋高宗绍兴二年,岳飞师发富川,追曹成,败之。”; “(岳飞)奉圣旨收捕曹成,除于今年闰四月五日自绕岭路下手掩杀曹成下把隘,并游掠贼兵,破荡州界太平场贼寨。”(见(宋)岳珂《金佗稡编·卷十九·大破曹成捷报申省状》); “当月六日离贺州二十馀里,杀散曹成下贼兵三万人。”(见(宋)岳珂《金佗稡编·卷十九·大破曹成捷报申省状》);“闰四月六日,飞进兵离贺州二十馀里。曹成贼兵三万馀人占据山险迎敌,官军即时鼓率士卒掩杀,贼兵败走。飞又率兵追至贺州城东江岸,其贼望桂岭路逃遁前去。飞寻勾本军离贺州二十馀里下寨,并不曾放人入城,……飞见行进兵前去桂岭县破灭曹成大队”(见(宋)岳珂《金佗稡编·卷十九·贺州捷报申省状》) “十二日杀散北藏岭上梧关,守隘贼兵占夺关口” (见(宋)岳珂《金佗稡编·卷十九·大破曹成捷报申省状》);“成走据北藏岭、上梧关,遣将迎战,飞不阵而鼓,士争奋,夺二隘据之。成又自桂岭置砦至北藏岭,连控隘道,亲以众十馀万守蓬头岭。飞部才八千,一鼓登岭,破其众,成奔连州。”(见《宋史·岳飞传》); “十三日杀散曹成,发来照应北藏岭夹击官军,贼兵一万五千馀人,除已具杀获次第捉杀人数夺到弓箭枪刀等申枢密院外,飞契勘曹成自桂岭县札立大寨,至北藏岭约六十馀里,尽是山险河涧,唯狭路往来,人马不得并行,兼北藏岭、上梧关、蓬岭三隘所阻,已取夺北藏岭、上梧关两隘了当” (见(宋)岳珂《金佗稡编·卷十九·大破曹成捷报申省状》);““十三日杀散曹成,发来照应北藏岭夹击官军,贼兵一万五千馀人,除已具杀获次第捉杀人数夺到弓箭枪刀等申枢密院外,飞契勘曹成自桂岭县札立大寨,至北藏岭约六十馀里,尽是山险河涧,唯狭路往来,人马不得并行,兼北藏岭、上梧关、蓬岭三隘所阻,已取夺北藏岭、上梧关两隘了当” (见(宋)岳珂《金佗稡编·卷十九·大破曹成捷报申省状》);“其所借省马为自广西远来,料食不足,例皆疲瘦,及见阵往来,驰逐落崖倒死者一百八十匹,伏望特降指挥将上件见管未还广西马数”(见(宋)岳珂《金佗稡编·卷十七·乞广西战马申省状》) “至闰四月十五日进兵蓬岭,其贼严备隘口把截官军。飞于当日未时以来分布兵将,一拥上岭与贼战敌,其贼大败,四向奔溃,杀死及掩拥入河不知其数” (见(宋)岳珂《金佗稡编·卷十九·大破曹成捷报申省状》); “十六日取桂岭县取夺大寨了当,其曹成带领残零溃贼,望连州路逃窜”。(见(宋)岳珂《金佗稡编·卷十九·大破曹成捷报申省状》);“其所借省马为自广西远来,料食不足,例皆疲瘦,及见阵往来,驰逐落崖倒死者一百八十匹,伏望特降指挥将上件见管未还广西马数”(见(宋)岳珂《金佗稡编·卷十七·乞广西战马申省状》) 发条: 初曹成据道州,以兵守莫邪关,岳飞遣前军张宪攻关 -----那攻莫邪关还是在攻贺州之前 发条: 不是曹成投降之后 董哥13978457369: 是的 发条: 那莫邪关可能是富川小水或者麦岭,也可能是灌阳永安 董哥13978457369: 第一次攻关,岳飞主力从关进入富川--贺州 董哥13978457369: 攻关后,杨再兴等一部逃串至江永对面灌阳, 董哥13978457369: 岳飞军进入莫邪关后,韩顺夫守关 董哥13978457369: 之后,杨再兴回马枪,把韩顺夫杀死 董哥13978457369: 张宪与岳飞在桂岭攻打曹成主力,再派张宪回救莫邪关, 董哥13978457369: 麦岭的可能性小,小水关是重要关隘。毕竟是谢沐的倒称呼, 董哥13978457369: 则桃川关至小水关一段,以小水峡为莫邪关 董哥13978457369: 曹成贼马分作三头项透入贺州富川县(见(宋)李纲《梁溪集·卷六十六·乞令韩世忠相度入广西招捕曹成奏状》).没有任何记载到全义县 董哥13978457369: 从历代的兵营,桃川与白象是几乎同等位置, 董哥13978457369: 没有把麦岭或灌阳的关隘,作为主要关隘 董哥13978457369: 永明的军事布防以“桃川千户所”、“枇杷千户所”为主。但桃川市巡检司、白象镇巡检司,且小水营、叉山营。 董哥13978457369: 《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白象镇在县南。本白象堡。宋开宝三年,潘美伐南汉,自道州而进,次于白象。或作白霞,误也。向置巡司于此,今革。又桃川市,在县西南。县西又有白石墟,今皆置巡司于此。一作白面。《志》云:县有营十三,曰鹅山、道家、斗罡、岩口、靖西、石螺、土寨、小水、苫子、茶柘、养牛山、罡杨柳、叉山,是也。旧皆为备御蛮猺之所。《舆程志》:鹅山营,在县西北十里白鹅山下。小水营,在县南,又南去富川县七十里。又县西南有泊薮,去富川县百四十里,亦为戍守处。……桃川守御千户所在永明县西南四十里。洪武十四年置。土城周四里,有四门。亦曰桃川关。西南至广西恭城县七十里。今亦置桃川所。 董哥13978457369: (清)夏力恕《湖广通志·卷十四》“永明县。镇峡关即龙虎关,在县西六十里,与广西恭城接界,有百总防守;枇杷所,在县南四十里,有城百总巡检协守;桃川所,在县西南四十里;白象营在县南,与广西富川小水峡接壤,有把总防守;祖山冈营,在县东南与富川长浍村接壤,有把总防守;秀山寨在县南,与富川接壤,有石碑为界,路当险要。马礛隘 叉山隘 石盘隘 班鸠隘 动州隘(附注:今记“动周”)、自马礛以下,皆在县南,与富川接壤。为猺獞往来要路;而石盘隘猺性尤刁悍,防禦更宜严密;山口隘在县东南,与富川接壤,为上五堡猺人出入路”; 董哥13978457369: 因此,桃川--白象---小水峡,作为谢沐关的主要防守区域 董哥13978457369: 依据清朝雍正之前,岔山村、秀水村都还是江永县,还不是富川县哦 董哥13978457369: 我专门考证了 发条: 那秀水宋朝时考取的秀才资料上写的是属于湖南还是广西? 董哥13978457369: 清朝雍正以后是广西, 董哥13978457369: 你那是什么时候的地方志 发条: 我没考证过 董哥13978457369: 下次再给你详细论证吧 发条: 董哥13978457369: 准备中午饭了 发条: 多谢指点 董哥13978457369: 你过谦了 董哥13978457369: 秀山砦(在永明县南,接广西富川县境,路当险要;又玉田砦,在县东;枫山砦,在县东南;绿碧砦,在县南;白兔砦,在县西南;白塔砦、城下砦,皆在县西;平山砦、石楼砦,皆在县西北;穿岩砦、深潭砦,在县北);【(清)和珅《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三十七》】 董哥13978457369: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高宗下令【和珅】续修《大清一统志》,以反映变化了的情况,满足当时的需要。 发条: 秀山砦如果是现在的富川秀山村的话,那永明包括了现在的富阳镇? 董哥13978457369: 没有 董哥13978457369: 砦就是寨,有界碑 董哥13978457369: 秀山砦就是今秀水村 发条: 路当显要, 秀水不太像啵 董哥13978457369: 进去就是啊 发条: 岔山或小水似乎更像一点 董哥13978457369: 瑶族出没的地方, 董哥13978457369: 都是逃往深山的道路 发条: 秀水不知道还有没有保留宋代的史料 董哥13978457369: [图片] ![]() 董哥13978457369: 我村有一个广西乡试第一名即副贡,那秀水村买了不也是他的了 发条: 有没有可能岔山是秀山 发条: 秀水还是秀水 董哥13978457369: 买了横匾 董哥13978457369: 叉山, 董哥13978457369: 古籍记叉山,但那是明朝的瑶族进山的隘 董哥13978457369: 秦军的是旁边的遨水,才是小水 董哥13978457369: 他们为了旅游,什么都可以编造糊弄游客 董哥13978457369: 学风不正 董哥13978457369: [图片] ![]() 董哥13978457369: 跑进山里面的是明朝瑶族 发条: ”清雍正《广西通志》卷 86:“毛衷 ,江山人 ,政和间以刑部郎知贺州。经富川 ,语子日:'吾归闲日将于此卜居 。’后以方腊乱 ,不能归 ,卒于宦 邸。其季子传遂创居于富之秀睾,以成衷志焉。” 董哥13978457369: 知贺州 董哥13978457369: 知贺州,不等于富川的秀山归富川管辖 董哥13978457369: 当然,雍正时候,秀水已经归富川管辖 董哥13978457369: 清朝雍正年间,永明的叉山、小水峡、秀山寨,已划入广西富川管辖。 董哥13978457369: (清)金鉷《广西通志·卷十》:“富川县至府城二百六十里,县境东西距六十三里,南北距一百七十里。东至长广村,接湖广永州府江华县界六十二里;西至西屏山,接恭城县界一里;南至谢岭,接贺县界九十里;北至漕确村,接恭城县界八十里;东南至横山寨,接湖广永州府江华县界五十里;东北至丫山村,接湖广永州府永明县界七十里;西南至界牌村,接昭平县界一百三十里;西北至小水峡,接湖广永州府永明县界七十里。编户六里” 董哥13978457369: 丫山村就是进入岔山村 董哥13978457369: 麦岭从雍正年间开始重视 董哥13978457369: “臣查富川、贺县之八都六大寨,其寨名乃:宝剑、黄石、涌泉、牛岩、石密、秀山,其间尚有小寨四十馀处,接连楚省之江华、永明二县。并与大源一山相通,其山广阔百里,凡八都不法猺獞,一犯盗劫仇杀?躲大源山内,山高路险,兵役不能追捕。县城远隔八九十里,鞭长莫及。富贺一营额设兵丁,又不敷防禦。以致宵小出没,不时稽查匪易。应请于六寨适中之麦岭地方,专设同知一员、民壮三十名,职司督捕;添设守备一员、千总一员、兵丁一百五十名,一同驻劄防范。”【(清)金鉷《广西通志·卷一百十三》】 董哥13978457369: 宝剑位于今麦岭街 董哥13978457369: 【原】桃川、甘棠、小水峡、秀山寨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910/17/8378385_1095947409.shtml |
|
来自: 荷香月暖 > 《广西与贺州有关的历史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