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棉花却放弃了麻料子,中国的棉花产量几乎是麻料的100倍,为什么欧洲还要继续大量种植亚麻籽,印度还要继续大量种植黄麻呢? 棉花,这个被称为中国古代冬季救星的 “机器”,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产量丰富、价格低廉,不仅可以纺成布料,还可以直接织成布料保暖。 在发现棉花的好处之前,中国古代的服装材料只有丝绸、麻布和牛皮,丝绸产量少,价格昂贵,而牛皮的价格也差不多,因此普通人不得不穿麻布制作成的厚衣服。 中国有句古话叫“南为苔,北为麻”,黄麻的主要特点是表面粗糙,它不像丝绸那样光滑舒适,但耐用、透气,非常适合工作。 当时,人类发明并完善了纺纱工艺,使黄麻衣服更加保暖,但仍难以抵御北方冬季的寒流,穷人的生命在冬天受到威胁。 因此,当元朝引进织布机后,明朝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清朝以后,几乎人人都能在冬天买到棉衣,即使是搔痒的棉袄也比麻布衣服好穿,所以麻布和棉衣基本上消失了,只是偶尔会用到麻布。 如今,中国很少种植与麻有关的作物,进口量不到10万吨,远远低于600万吨的棉花年产量,令人惊讶的是,欧洲人继续种植亚麻籽。 2020年,亚麻和亚麻籽的世界总产量为169万吨,其中欧洲西南海岸、法国、荷兰和比利时,即亚麻生产的“黄金地带”,约占世界产量的70%,达80万吨,而欧洲的棉花产量也不甘落后,达110万吨。 欧洲人为什么要继续生产亚麻,又为什么要引进生产相同质量的麻布和棉织品的工艺呢? 每年九月,欧洲人驾驶农业机械收割亚麻籽,小心翼翼地晾晒和研磨,几周内,绿色的茎秆就会被果胶分解成金黄色的纤维。 这些纤维随后被运往工厂,在那里经过加工、切割和纺成珍贵的亚麻纱线。曼哈顿一家价值 10 万美元的酒店经常使用亚麻床单和毯子。 但实际上,亚麻虽然比黄麻和中国苎麻更细,质地也更细,但它仍然是亚麻,其质地肯定不如棉花细腻柔软,而且它还具有亚麻的许多常见缺点,如缺乏弹性和容易被压碎。 总的来说,亚麻在欧洲仍被广泛种植甚至高价出售有两个原因。首先,西欧的生长条件和海洋性气候有利于沿海气候的生长,不需要像棉花那样进行灌溉和维护,而棉花的种植方式是节能型的。欧洲人就是太懒了。 不过,如果允许他们种植大麻,他们很可能会从中赚钱,因为欧洲大麻市场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多年来一直有固定客户,而且品牌知名度很高。 同时,欧洲工厂加工亚麻纤维,刻意对其进行提炼和染色,以生产出更精细的产品,在这方面,欧洲人比我们的市场赚得更多。 还有一种在世界上非常流行的麻,即印度黄麻,黄麻和亚麻是两个极端,黄麻的产量非常高,可以用来制作许多家庭用品,如地毯、袋子、麻袋,但它肯定不是一种合适的织物。 因此,虽然一些精美的手工黄麻织物在欧洲和美国销售,但在印度,黄麻大多用于制作粗布和服装。 印度目前约有1000万居民,每年可从黄麻产品的种植、加工和销售中获得330亿卢比的收入。上个世纪,印度曾使用过这种植物,但纤维生产污染严重,随着棉花和化学产品的出现,印度放弃了使用黄麻。 总的来说,棉花是几个世纪以来生产的众多纺织品中最结实、最经济实惠和最受欢迎的,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对人类的贡献无疑是最重要的。 #棉花##亚麻##黄麻##宋朝以前没有棉花,古人如何度过寒冬?#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