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83年,一位考古人员在河北临漳郊外,无意中挖到一尊螭首,属于古

 古稀老人赵 2023-09-19
983年,一位考古人员在河北临漳郊外,无意中挖到一尊螭首,属于古代大型建筑上的构件,可附近都是田,并无建筑,怎么突然冒出一尊螭首来?更奇怪的是,这尊来历不明的青石螭首,前半部分雕工精美,后半部分却粗糙无比,难不成这是一件未完工的半成品?
 
一番仔细研究后,考古人员发现这尊螭首的眼球外侧和牙龈处,隐约可看到一些残存的红色,由此可见,它的表面曾经涂有彩绘,由于年代久远,如今几乎已经脱落殆尽,再结合螭首呈现的角度和结构,考古人员判断,这尊螭首应该是一件已完工的作品,后半部分之所以做工粗糙,是因为它被掩埋于建筑物内部,因此没有精雕细琢的必要。
 
为了探究这尊螭首的来历,考古队在其发现地进行了发掘,但奇怪的是,他们并未找到更多的类似物件,事情变得愈发扑朔迷离起来,这尊螭首为何孤零零地出现在这里?
 
正当大伙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消息传了过来——在流经临漳县的漳河河道中,有人发现了一些古建筑遗迹。随即,考古队沿着这条线索展开了发掘,很快,在南城墙的下面,他们发现了一座潜伏城门,门宽3米多,高近4米,由青砖砌成,券顶基本保存完好,城门的入口处有一个北高南低的斜坡通道,整条通道长约40米,从地下穿过了南城墙,出口门道设有门槛、石排水暗沟,城门外连接着一条东西向的战壕,从砖石的大小、形状以及所处地层年代判断,这应该是曹魏至十六国时期修筑的。
 
也就是说,在这片土地下,存在着一座大型的古代城池!随即,考古队扩大了发掘范围,不久后,一座巨大的城池遗址逐渐展现在众人面前,通过出土文物、地层年代、城池的规模和位置,考古人员推断,这就是那座历史上赫赫有名、却遗憾消失的古邺城!
 
邺城始建于春秋时期,主持修建者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齐桓公在此修筑城池,到了战国时,邺城已从一座驻兵的城堡变成了魏国的陪都。东汉末年,邺城迎来了最为辉煌的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以邺城为都,在此营建宫殿、筑造高台,著名的铜雀台就是其中之一。而此前发现的那件石螭首,位于邺城的西北方,与史料描述的铜雀台位置相符,它会不会恰好与铜雀台有关?
 
于是,考古人员继续对螭首的发现地进行发掘,终于,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了——在那里,他们果真找到了一处不足十米高的夯土堆,紧接着南面和北面,相继发现了另外两座土堆,结合史料以及实地勘探,考古人员最终确认,这三个看似不起眼的土堆,正是铜雀台、金凤台和冰井台3座高台的遗迹!当年,曹操就是在这里大宴群臣、登台作赋,慷慨陈述自己匡复天下的雄心与壮志,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也是在这里唱响,尔后传遍天下。
 
那么,曹操为何要在这里修建高台呢?整座邺城的布局,十分规整对称,主要建筑沿南北中轴线分布,宫城、郭城回字形相套,街区布置宛若棋盘,如此讲究对称的都城,却在西北角修筑了三座高台,显得十分突兀。个中缘由,研究人员认为,应该结合邺城的地理环境来考虑:从位置上看,邺城南临漳河,西临太行山,而在魏晋时期,太行山西侧活跃着多个游牧部族,邺城恰好处于西部游牧区与东部农耕区的交界带。
 
曹操将三座高台建在邺城西北角,为的就是能随时监察西北方游牧民族的动向,同时,每座高台上有房屋上百间,里面可以储备大量的兵器、粮草和军队,与周边牢固的城墙结合在一起,就能构成一道军事要塞。以当时的情况而言,漳河平原以及处于其中的邺城,就是守住中原的一道重要防线,所以,即使随时都要面临漳河水患以及游牧部族的侵扰,曹操也依然坚持在邺城建都。
 
不过,当隋文帝结束数百年乱局、一统天下后,邺城的战略意义就消失了。甚至于,为了防止敌人利用邺城坚固的城防对自己造成威胁,隋文帝还下令烧毁了邺城,此后不久,漳河水涨,邺城就彻底被掩埋在了河水的泥沙之下,踪迹难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