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备赐死儿子刘封,他不想死,问刘备:丢失荆州和二叔被杀吗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3-09-19

公元220年,刘备赐死儿子刘封,刘封不想死问刘备:“丢失荆州和二叔被杀,并非儿臣的过失,父王为什么要杀我?”刘备说:“若你和孟达发兵救荆州,二弟岂会落入东吴?你反而见死不救,不该死吗?”

四十多岁的刘备不仅没有事业,连个继承人都没有,古代十分看重香火,刘备心中也常常为此事着急,去荆州投靠刘表时,刘备碰到一个十来岁的小伙子,此人仪表堂堂、面相不凡,刘备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孩子这是刘泌的外甥,名叫寇封。

刘备一见寇封就喜欢得不得了,心想反正自己没有儿子,不如就收养了他,让寇封当自己的继承人,自此,寇封改名为刘封,成了刘备的嗣子,所谓嗣子,就是继承人,但当时刘备被曹操追的东躲西逃,哪有什么能继承的东西。

公元207年,刘备的大儿子刘禅出生,虽然刘备没有明说,但刘封心里应该清楚,自己这个继承人的身份已经换人了。

当时谁是刘备继承人无所谓,毕竟刘备在逃亡,依旧没什么家业要继承,对刘备和刘封而言,最重要的事不是确定谁是继承者,而是躲过曹操的追击,能有一个安身之所。

赤壁之战定三分天下,刘备颠沛流离半辈子,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借完”荆州后,下一步就是夺取益州了,正史记载,此时的刘封勇猛过人,打一场胜一场,是不可多得的骁将,入主益州后,刘封被任命为副军中郎将,协助主帅处理军中事务。

从刘备给刘封的官职来看,刘备还是很器重这个养子的,他希望刘封能成长为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军,好好辅佐刘禅。

俗语云:“溺子如杀子”。刘备虽然宠爱刘封,但很明显,他不了解这个儿子,他也没料到自己的宠爱会毁了刘封。

益州稳定后,刘备派孟达去攻打房陵、上庸,房陵打下来后,刘备又派刘封增援孟达,并将军事指挥权交给了刘封,刘封、孟达二人没多久就拿下了上庸,关羽进攻襄、樊时,要求驻防在上庸的刘封增援,但被刘封以新城根基不稳为由拒绝了。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刘封的做法没有问题,关羽打襄、樊打得很顺利,即使没有刘封的支援,关羽也能顺利拿下二城,可上庸就不同了,上庸是刚夺取的新城,城内的地方豪强都是些墙头草,如果此时刘封带兵去支援关羽,无异于把新到手的城池拱手让人,得不偿失。

关羽从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到败走麦城被吕蒙斩首,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事情发展的太快,谁也没料到天下无敌的关羽居然就这么没了。

关羽的死讯传到上庸后,孟达慌了,关羽多次求助孟达、刘封,可他们二人就是不出兵,这事要是被刘备知道了,刘备一定会治他们二人的罪。

而且刘封仗着刘备的宠爱,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蜀汉好多官员都不喜欢他,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孟达,孟达想:与其回成都受罚,还不如直接反水,就这么着,孟达投降了曹魏,孟达的叛变已经让刘封的处境很艰难了,然而他没想到的是,真正的困难还在后边。

孟达投降后直接带兵朝上庸来了,他还给刘封写了一封劝降书,希望刘封也投降曹魏,孟达的劝降书借古喻今,写的非常好,如果刘封是个意志不坚定的人,估计就听孟达的了,可惜刘封毕竟是刘备的养子,他宁愿战死在沙场,也不愿屈膝向魏。

上庸丢了后,刘封灰溜溜逃回了成都,按照蜀汉的政治传统,刘封虽然有罪,但罪不至死,处罚一番就行了,刘备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他斥责刘封:一不该袖手旁观、二不该逼反孟达、三不该丢掉东三郡,斥责过后,刘备并未对养子做出惩罚。

诸葛亮考虑到刘封性格过刚,害怕刘备离世后没人能制得了他,于是力劝刘备趁着这个时机杀了刘封。

刘备虽然心有不舍,但他还是怨恨刘封间接害死了关羽,两相权衡下,刘备决定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赐刘封自尽,刘封接到诏令后,感叹道:“我后悔当初没听孟达的话啊!”说罢,便提剑自刎。

后来,刘封的遗言被下人传给刘备,刘备痛哭流涕,后悔杀了这个养子,刘封的死完全是他咎由自取,不能归责为刘备和诸葛亮,从亲情方面看,关羽是他的长辈,是他的二叔,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出相助,从身份来看,他和关羽的部队属于友军,友军处于困境,主帅岂能袖手旁观?

刘封确实勇猛,但他没什么政治头脑,能不能救关羽是能力问题,想不想救关羽是态度问题,刘封跟了刘备十几年,他居然把上庸城看的比关羽还重要,危急时刻,他像个局外人一般冷眼相看,这才是刘备和诸葛亮不能容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