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总是嫌弃父亲喝酒。喝酒就喝呗,非得把自己喝醉。喝醉在家老实睡觉也可以接受吧,非得到处乱窜,难怪母亲嫌弃了。父亲应该也立志戒酒过吧,大概他会跟母亲说,今天这是最后一次喝酒了,喝完这顿就戒酒了。只是,父亲从那时候一直说到了今天,依旧是最后一次。对于一件事一旦成了瘾,要非去戒掉,真的是难乎其难。父亲就是喝酒,多少是有点瘾了。但真的戒不掉,戒不掉就不戒嘛,少喝点总可以吧。不喝,我万万不行的,否则,活着就没有意义了嘛!还有些坏毛病,要想去戒掉,也是有同样的难度。对我来说,那就是买书了。每每下单,总会默默地对自己说,这必须是最后一次了。这几天又犯病了,买了两本书。一个是余世存的《老子传》,一本是杨天石的《寻找真实的蒋介石》。 到底如何因缘际会呢,说不起可能不信,却又是真的。不是在陪夜嘛,凌晨过后,总会起来几次。四点多那次,我总是睡不着了。睡不着就要找点事做,看看公众号吧,就这样,走进了介绍书籍的怪圈,忍不住就下单了,罪过罪过。 下单后,我又想。2023年初的时候,不是早早地就立过什么FLAG嘛,年度一本书也不买,早就打破了这个。就跟父亲戒酒一样。怎么可能呢?既然不可能,咱就别装了吧!买就买,看必须看,别浪费了书。 蒋介石在年少的时候,去过风月场所。每次去之后,都会下定决心,发誓再也不去了。结果,下次又去了。这些内容,在他的日记里都有体现。也算是个性情中人。敢把自己的隐私写出来,令人佩服。 从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多么高的人物,也都有些缺憾。谦谦君子胡适去美国留学的时候,不是也天天打牌嘛,不是也立志不打牌。结果,日记里还是打牌的记录,倒是十分可爱了。 写《清华园日记》的季羡林,也坦诚过自己刚入清华园的事后,就是要多找几个女朋友这样的豪情壮志。好男儿嘛,谁没有个儿女之情呢,坏就坏在说得一个人不是人了,都是纯洁的情操,那问题才大。假嘛。 每次都是最后一次。很多人的生命,就在这样的轮回之中夭折了。像买书成瘾了,像购物成瘾了,这样的渐渐演变,可能真会成为一种病。这种病也很好治疗,没钱了,病就好了。 倒是像人性中带来的那些瘾,颇为难治,蒋介石的决心不去风月场所就是最好的例子。决心是决心,实际又是实际。两者往往又互相矛盾,打起架来了。人这肉身还是归了现实。但谁也没有理由否认那些立地成佛的人,弘一法师就是例子,从俗世到出家,到成为一代大师人物。他带给人们的思考就是欲望本身也是能够控制的,每次都是最后一次,多少还是个借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