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个世纪的记忆 生产队时期,村里最有人气的地方除了大队部就数小学校了。 我上小学的时候已经是文革后期,打打闹闹基本上停了下来,除了农忙时候帮队里捡麦子、掰玉米棒子外,大多数时间能安安静静的上课。 小学校坐落在村东头,前后两排土房子,四周用土墙头圈起来,大门就是两扇栅栏,也不怎么上锁,土墙半人高,还有好几个豁口。放学的钟声一响,同学们从教室里跑出来,就近翻过矮矮的土墙朝家里飞奔而去。 老师全是民办教师,亦师亦农。校长彭成新老师是个退伍兵,高大的个子,在部队养过马,粗通兽医。当时国家号召养猪,谁家猪生病了或者下崽子了,都会请彭老师给瞧瞧,虽说公社有兽医站,人们大多不愿意去,路远耽误工分不说,也没有钱看。有时,彭老师在课堂正上课,就会看见社员用箩筐背着小猪或用绳子牵着大猪来让彭老师看病。后来,兽医站缺人手,公社书记让彭老师当兽医。兽医收入高,地位也比民办教师好,彭老师转职去了兽医站。再后来,包产到户,公社兽医站解散,彭老师回家种了地,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工资待遇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善,彭老师错过了转正机会,留下终身遗憾,这是后话。 彭老师去兽医站工作后,教数学的张保兴老师接任校长。张老师是党员,高中毕业,可不要小看高中学历,当时村里上过高中的没几个人,比现在重本都稀少。张老师数学课上得特别好,他讲课有个特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找数学题,让孩子们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很符合现在提出的三维目标。小学毕业那年,我们班正好赶上县一中面向全县招收初中生,招两个班九十人。十来个孩子一下子考上三个,成绩公布后轰动了全公社。张老师廉洁奉公,自律性强,就连一根粉笔也没有往家里拿过,张老师的高尚人格深深影响了下一代,几个子女个个好学求进,如今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有不凡表现。 张更森老师教语文,多才多艺,拉二胡、吹横笛、修手电、配钥匙,后来修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他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张老师不吸烟不喝酒,完全义务给乡亲们帮忙。他还会理发,过年过庙会时是他最忙的时候,往往是张老师还没下课,办公室已经有好几个老乡等着他拾掇电器或理发,张老师从不嫌麻烦,哪怕常常是误了吃饭,耽误了自己家的活儿。 村里没什么娱乐活动,晚饭后,乡亲们聚拢到小学校,学校安着电灯,认字的读读报纸,不认识字的听听广播,学校有全村唯一的一台收音机。乡亲有个纠纷,也常常让老师们调解,至于谁家孩子订婚了写婚书,修房盖屋写上梁贴,过年时,写对联、吊挂、祖宗轴子,那更是稀松平常的事,而我们静静的在教室里写作业背书。当时,学校也没有像现在规定一天实行四签到,工作时间不准干杂活什么的。 一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了,好多事情渐渐遗忘,可是,上小学的时候经历的那些人那些事还深深地刻在脑海里,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 图片/网络 作家简介 苏现海,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