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懿 | 乐清有道美丽的湾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3-09-20 发布于浙江




乐清有道美丽的湾




文/许懿

轻柔的阳光像小姑娘羞涩的目光,怯怯地从玻璃窗的缝隙里探进宾馆的房间,一摊晶莹的光线涂抹在窗边的茶几上,明亮而又温暖。我起身拉开窗帘,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凉爽、湿润、且略带些腥味,透出海边初夏早晨特有的气息。

站在窗边远眺,眼前便是一望无际的海湾。这片位于东海西南边上,向陆地凹进去的美丽海湾就是乐清湾。她的东侧是玉环县,西岸是乐清市,湾顶是温岭市,湾口大小岛屿星罗棋布的就是洞头县。这片海域面积达469平方公里,形如葫芦,南北长47公里,东西宽15公里,陆岸线220多公里。这里物产非常丰富,是全国罕见的“海上牧场”。33万亩海涂,是贝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不仅有各种鱼、虾、贝、蟹类着床生长,更盛产泥蚶、大蛏、牡蛎、对虾、蝤蠓、海瓜子、海鳗、望潮、海蜇、黄鱼等闻名遐迩的海鲜,鲜美无比。周边的居民多半以海为生,靠海吃海。

“雁荡山,乐清湾,山下海湾连大洋……”乐清湾深入内陆,湾内水深港阔,岛屿错列。沿岸有清江、白溪、水涨、灵溪、江夏等30余条大小溪流入注湾内。


乐清历史悠久,2006年被联合国授予“千年古县”称号。追根溯源,乐清于东晋宁康二年(347)建县,始称乐成,五代梁开平二年(908)改名乐清,一直沿用至今。这是史书上的记载,但总让人觉得有些平直而寡淡,不如民间的传说来得精彩和美丽。相传“乐清八景”之首的“箫台明月”就是乐清之名的发源处。据说当年周灵王太子骑鹤云游至此,叠石为台,引箫吹奏,“乐音清和”,故谓之为“乐清”。所以关于乐清名称的由来,我打心底里是认可并赞同民间这个美丽的传说。因为“萧台清音”的美丽传说,蝶化成一座城市的名字,既给乐清平添了几分诗意几分浪漫,更为乐清注入了一种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

此外,乐清还拥有许多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如南閤牌楼群、高氏家族墓、东塔、真如寺石塔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杨木雕、细纹刻纸,以及抬阁、高跷、首饰龙、板凳龙等别具瓯越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活动,折射出乐清悠久而璀璨的历史文化之光。

想必乐清湾一定是因为乐清而得名的吧。

海上雁荡,流金乐清。潮起潮落,风起云涌,乐清湾便有了自身特定的历史与风光。


乐清湾最突出的历史就是保家卫国的抗倭战争。据乐清地方史记载,在这个葫芦形的海湾边上,自宋代起即为屯兵防御要地。明代倭患严重,乐清湾边上的蒲岐、黄华镇更是首当其冲之地。1380年倭寇第一次在这里登陆,进入霞堡村,当地村民以死相搏,奋起反抗,开启了乐清湾兵民浴血抗倭的历史。蒲岐抗倭战斗先后牺牲了十三位千户和百户;死伤的士兵和民众则更多。仅明代历任千户即达59名之多,他们都成了乐清湾畔居民的祖先。因此,在乐清湾的血脉里,千百年来始终流淌着祖先的豪情,这里的人们则秉承了祖先刚直、豪爽、好武、好强、好酒、好客的男儿血性。

在岭底泽基村还有一个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纪念馆,为后人保存着1944年中共乐清县委组建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建立乐清湾海上根据地,与日军、国民党顽固派展开英勇斗争,神出鬼没,威震东海,领导浙南人民革命斗争,取得累累战果的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和革命历史。至今,英烈们的坟墓依然屹立在乐清湾上,它承载了乐清人民太多的抗争与苦难,蕴藏着乐清人民不朽的英勇壮举,更是一座座铭刻着我们民族不屈不挠斗争精神的丰碑。

乐清湾最美丽的风光便是港湾的日出。乐清湾的日出尉为壮观,在茫茫无际的海的尽头和连绵不绝山的那一边,一轮红日汹涌激荡喷薄而出。此时的海水是一种浅色的绿,海面平静,一如内湖。广阔的海平面上阳光四射,毫无遮拦,万道彩霞从海面升起。微风起处,朵朵浪花如千千万万摇动的棱镜反光,映衬在波光粼粼的滩涂之上,整个世界被金色的霞光笼罩,沐浴在一片耀眼的辉煌之中,让人感受着大海的辽阔无边和恢宏壮丽,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而落潮时的海涂上,海洋生物上演的热闹景象,则孕育着无限的生机,给人以无穷的遐想。正是这片广袤而肥沃的土壤,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乐清湾儿女。在这片辽阔面美丽的海湾上,还生长着我国沿海也是亚洲分布最北的红树林,栖息着苍鹭、大白鹭、赤颈鸭、黑嘴鸥等多种珍稀鸟类。据说,在玉环附近的深水港区内不时还能看到跳跃翻腾的海豚,这是大自然给予乐清湾的最大恩赐。我想,如能亲眼目睹这一自然和谐美景,那一定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


山为骨,海为魂,山和海塑造了乐清人的风骨。行走在这片具有浓郁山海风情、江南水乡韵味和人文历史气息的土地上,这片土地上曾经的沧海桑田和遥远悠久的历史在我的心里引起无穷的幽思,但在我心中更加叹服的是乐清人“勇向潮头立”的时代精神。乐清是“温州模式”的发祥地之一。在这千载难逢的盛世,乐清大地为110万乐清儿女提供了演绎生命激情和活力的乐土。新时代的乐清人是以一种集创业精神、自主精神、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于一体的改革弄潮者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因此,在这片历经千年变迁的土地上,乐清崛起成为了新时代的传奇,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近年来,乐清被相继评为“浙江新魅力之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市”。

乐清并没有止步于此,乐清湾港区开发建设和乐清湾跨海大桥工程已全面启动。届时,一个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高效,效益显著,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东方大港将矗立在乐清湾畔。而乐清湾跨海大桥及接线工程则属于2014年度国家重点交通建设项目,该工程起点接台州湾大桥及接线的终点,项目主线起自温岭城南,与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的终点相接,全线经温岭、玉环,跨越乐清湾,止于乐清市南塘,全长约38.173km,全线采用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作为交通史上的鸿篇巨制,乐清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凝聚了乐清湾儿女千百年来的期盼。乐清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对整个浙南地区乃至中国沿海地区的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它不仅有助于缓解甬台温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更大的意义在于可以实现宁波——舟山港、台州港、温州港三大港口与国家高速网的无缝连接,进一步打造中国沿海的快速通道。

在这遍地风流的热土上流连,我感受到了乐清湾美丽的风光,也感受到了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在乐清湾跨海大桥建设工地,我的相机真实地记录下了钢筋水泥铸就的现代文明,也记录下了乐清湾渔民传统劳作的别样的风情。如果还有机会,我将十分愿意再次踏上这片美丽的港湾,用心去感受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次悸动,用手中的相机去记录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次美丽的蝶变。

作者简介

许懿

许懿 ,祖籍天台。现供职于浙江省宁波甬台温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甬台温管理处。浙江省交通作协会员,宁海县作协会员,有报告文学、长篇通讯、散文等散见于报刊、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