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摆脱关系和伦理的枷锁,活在缘分和爱里?

 z55j03b55 2023-09-20

图片

书接上回。

很重要的一点,必须扭转大脑里的认知习惯,让自己活在缘分和爱里,而不是关系和伦理里,否则你将永远是被人摆布的傀儡。

不仅不知不觉的伤害着他人,自己的一生也将彻底荒废,别说发挥自己的能力了,连生命的幸福和滋润你都无缘尝到。

给人最大的惩罚不是贫穷,而是活的心灵枯燥,觉得过日子很无聊,一天一天的煎熬着,只能靠不断的聊别人的八卦来排解枯燥。

也没有尝过人间真情真爱的滋味。

你在沙漠里捱完了人生的八九十年,还以为人生本来就这样。殊不知其他人一直在风景绚烂的森林,神秘滋润的大海享受了一生。

要活在缘分和爱里,而不是活在关系和伦理里,这句话到处可见,但是又多少人真正明白他的意思呢?

首先得明白,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意义世界。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本质上只有外界的物质和内心的感受是真实的。

但每个人从一出生就被别人在耳边絮絮叨叨的讲故事,最后让人即无暇关注真实的物质世界,也无暇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大脑里充满了各种故事和概念,缠绕了一圈又一圈的枷锁,加装了一层又一层的有色玻璃。

例如,你和某人只是肉体的基因上雷同,于是告诉你你和他有与众不同的关系,还给了你一套你必须遵守的行为说明,你应该服从他,他应该关爱你。

你只是偶然诞生在地球上的一个生灵,有人却告诉你,你有个社会身份,是某群体中的一员,你应该感觉到自豪。

你自己的变化只是肉体的不断衰老,有人却告诉你,你应该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寻找异性,交配繁殖,还说这是光荣的。

人们给世界上的各种东西和人起了各种各样的名字,告诉你他们的故事,最后还说这就是知识。

我们从几岁开始就被扔到学校里,学各种名词,概念,行为规范。以为学的都是知识,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在给大脑上有色玻璃。

世界上还有无数的故事,都是人类无中生有的讲出来的。

有人告诉你在人群里要活的体面,有钱。有人告诉你有些人是兄弟,有些人是亲戚,有些人是朋友。不同的人们之间应该有不同的相处方式。

于是你拿了一本别人塞给你的行为准则,一生忙忙碌碌,就像刚注册了一个游戏账号,就有人不断的给你讲故事,安排给你无数任务,你还没来得及思考一下自己想怎么玩,时间已经到了,有人过来又把你手里的游戏手柄收回了。

蒙不蒙?

不知道我以上的例子是否觉得贴切。只要你能感受到就好。

这就是一个意义世界,意义是人类创造出来的,说的不好听点,都是编出来的。

他们为什么要编这些意义? 

要么是普通人为了更好的理解自己的生活,更多的是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管理社会上的人群,为了更好的支配你的思维,感情和行动。

有关这个意义世界,在哲学和心理学社会学中早已达成共识,那就是“符号世界”。

有关如何认识意义世界,我以后争取用各种角度来讲讲。

既然是人类的行为,而不是世界本身的真相,那就不可能不出bug。

Bug就是,不同的人群,对同一件事情编的故事不一样。导致大家对待同一件事情的认识,感受,策略完全不同甚至相反。

这就是“文化冲突”。

人类学家就是发现这种bug的人。举个例子吧。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是文化人类学的四大传统研究领域之一。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婚姻和亲属的认知截然不同,甚至影响到人们在关系中的期待。

从本质上讲,婚姻是建立在性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契约。人类之所以发明婚姻制度,有三个功能:

1、避免因为性方面的冲突,保护了社会群体的稳定。

2、为族群繁衍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3、增进不同群体之间的联合。

对个人来说,婚姻更多的是为了私有财产的继承。

但在我们的社会中,认为婚姻中男性就应该给女性负责,女性就应该温柔贤淑,在家里伺候好家人。这只是个别地区的观念而已,也就是这个地区的人们给这种关系创造的意义。

关系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这种期待其实是一种对社会身份的期待。认为承担这个社会身份,就应该做好这一点。有了期待必然有人做不到,然后产生了怨怼,人心中的痛苦就来了。

人们啊,这些痛苦本来就是不存在的,使人们自己给自己编故事,又入戏太深导致的。

在有些部落中,如果一个家庭很富裕,只有一个女孩,不能生育,为了私有财产不外流,会给这个女孩寻找一个女性和她结婚,入赘。

看上去是两个女孩结婚了,但不是同性恋,只是为了保证生下的孩子属于自己家庭,以便继承财产。

结婚之后,会鼓励入赘的女孩在外面找一位男性交往,怀孕后的孩子属于这个家庭。

在社会关系,和伦理道德上,当地人认为孩子和外面那个男性都没有任何关系。

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外面的男性也不认为这孩子和自己有关系,自己不仅不考虑对孩子负责,甚至对孩子也没有任何感情。

所以,观念不仅影响人对他人的期待,而且还影响人对他人的感情。观念要比血缘更加影响人的感情。

这种事情,在我们的文化圈里是不可想象的,可能有些人完全理解不了的。

再来看亲属关系。

亲属关系是人们因为血缘,性,收养等行为形成的关系。

有些民族中,人们把自己的亲生母亲和她的姐妹都用同一个词称呼,并且在对对方的期待,行为举止和态度方面也是同样的。

也就是在人们的心中,这群女性,都是我的母亲,我可以心无芥蒂的对待她们每个人,或者同样疏远每个人。

这种对待亲戚的心态,在我们的社会当然没有。母亲和姨的亲疏关系我们分的很清楚,对对方的期待也截然不同。

姨不管你死活,你可能不怎么痛苦,母亲不管你死活,你一定心如刀绞。

可见,这时候的痛苦,也不是世界本来的面目,而是有人给你编故事,灌输到你脑子里的。

中国人对关系的认识,要从部落时代开始。 部落首领为了更好的团结部落里的人,抵御外敌。

所以给人们编故事,告诉人们,血缘关系和你越近的人,你要承担的责任越多,你也应该付出更多的感情。为的就是让人们能互相交错的紧紧抱团,因为当时的的部落就是以血缘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

同时,为了让人们服从,还创造了伦理观念,给人们规定了,你和生你的人是什么关系,你们应该如何对待对方。

你和周围的每个人是什么关系,你应该对每个不同关系的人有什么样的感情和态度。

每个人都按照这种编出来的意义定位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最后整个部落井井有条。

发生事情的时候,大家做出的反应和行为都在掌控之中。

很有意思吧。

所以,伦理和关系都是人们为了让社会更加有秩序,编出来的故事,并不是世界本身的真相。

后来的人们陷在这些名词和概念里,自己抽自己鞭子,自己给自己上枷锁。幸福和痛苦都是幻象。

有人说,这些概念也有用呀,如果没有这些世界不就乱套了吗?

考虑问题必须两个角度不断切换。从管理社会的角度来说,没有这些概念指导规范人们的行为,整个人群或许不会以现在这种秩序运行。

但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做一个别人创造出来的意义世界的傀儡,多亏呀。

内心看透,但外在行为不乖张,你完全可以给自己创造一套更加合适的意义,更好的安排自己的生活。

只有去掉了伦理和关系的枷锁,人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

大多数人都在用别人创造的那些意义和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也对别人产生期待,结果发现很多时候不符合实际,于是产生纠缠和痛苦。

其实外在的规范,本来就不等于人的内心。

想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幸福,不耗费大家宝贵的生命,必须看透关系的本质,用事实逻辑,和真爱来替代伦理和关系。

图片

我和赵先生在一起后,多年来我一直在家里做饭,洗衣服,打扫屋子。他工作时给他倒水,他生病时给他拿药。我留意着他每一个微小的反应,尽量能让他体会到身心的舒服。

有一次,婆婆知道我在每天给他做便当,带到公司吃,她说:“你太辛苦了”。

我对她说:“不辛苦,这些都是我愿意的,如果哪天我不愿意了,我就不做了。”

在我的世界里,对待这类关系。没有应该不应该,只有愿意不愿意。

我对他之所以这样付出,不是因为我认为自己是个女人,或者是个妻子,就应该伺候家人,甚至忍辱负重。否则就被社会身份束缚了,又掉进了别人编造的意义之网里。

我也不是为了和他交换什么,认为我对你付出这么多,你就应该回馈我,给我挣钱,或者对我下半生负责。那就变成了交易。交易中如何体验幸福?

我对他付出,是因为在对他付出的同时,我能体验到幸福,这就够了。

其实和每天给猫铲屎,喂猫条,撸猫是一样的。我养猫就是为了让自己幸福,猫也幸福,看到猫幸福我就更加幸福。

至于互相是不是对方的负担,我觉得大可不必追求各自的责任。大家都是成年人,决定在一起生活是各自自愿,经过深思熟虑的。

大家都是有能力的人,不存在谁需要依靠谁才能生活,所以用不着找借口绑架对方。

在这种前提下,对赵先生没有任何期待,我并不认为他应该对我做什么,不做就是他亏欠我。

所以,赵先生看我心情不好,就来苦口婆心的对我情绪疏导,心理按摩。隔一段时间筹划一次出门旅行,隔三差五的带水果回来,苹果出新手机就要给我换一个,遇到任何问题总是他出面解决。

我都看作是他因为对我有好感,所以发自内心做出的行为,自然我会很幸福。

如果我认为,他是丈夫,出于这个社会身份,所以就得对我好。那我不会感到幸福的。我一定会在日常生活中,挑出很多他不符合标准的地方,日子必然鸡飞狗跳。

如果我认为,我对他付出那么多了,这是他应该还我的,还得不够我会觉得亏,还得多了我会有负担,那么内心该有多少怨怼啊。

当然,我也经常对他说:现在做这些都是我愿意的,因为体验到了幸福。但世界和人心都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以后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体验不到幸福了,我就不会对你付出了。

如果有一天,你也不愿意对我好了,那就说明心里没有爱的感觉了,大家就好聚好散。

现实中有多少人,夫妻互相厌恶,一辈子看不惯对方,但却一辈子守着对方,在将就和恶心中消耗完一生,还欺骗自己说:没离婚就是成功的婚姻,忍耐是我的美德。

带着一个婚姻的空壳,糟心的过了一辈子,不仅对自己不珍惜,也不对方不尊重。

婚姻只是个例子,对待任何关系,其实本质都一样。

不要被社会身份,和两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定义蒙蔽了思维。

不考虑彼此的社会身份,和互相之间有什么故交或者血缘关系,只要这个人此刻是真心对待我的,我就会真心对待他。

一旦发现他变了,说明缘分尽了,我就会收回自己的感情,也会放手让彼此过好自己的生活。

这些年,因为我的工作生活和个人状态完全变了,发现曾经的个别朋友突然变的非常嫉妒,我很寒心,但也知道我们之间缘分尽了。

对待所有人,我不看重两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只看重内心的感受。

如果这个人在不断地贬低我,否定我,打压我,却不考虑我的感受和我的利益。那么无论是什么亲戚关系,朋友关系,都没必要继续下去了。即使是亲妈都不行。

同理,我也会尽量不去伤害其他人。

如果这个人让我的内心感受到幸福,或者让我在现实世界获得了好处,我会尽量做到不让对方因为我受到伤害,最好让对方感到幸福,也能给对方现实的好处。

如果不能,那就大家疏远,在各自的世界寻找能让自己更加舒服的方式生活,各自安好。

有些人我确实不想和他做朋友,也会态度明确的告知对方,不会拖泥带水,虚假表演,最后必然搞的互相嫌弃。

生命这么宝贵,你不值得为任何人演戏。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无常,一切都在变化,

关系和伦理都是人类自己编出来的虚假的概念,是人心的枷锁,大脑的迷障。

只有缘分和爱才是真相,才是真正让人幸福和自由的本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