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鹿丸组成配方剂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

 智慧男孩罗智允 2023-09-20

《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八

方名

全鹿丸

组成

中鹿一只(不拘牝牡,缚死,去毛,肚杂洗净;鹿肉煮熟,横切片,焙干为末;取皮同杂入原汤煮膏[寻岐黄www.ku82.com],和药末为丸;骨用酥炙,为末,和肉末药末一处,和膏捣;不成丸,加炼蜜)、人参、黄耆、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陈皮、炙甘草、破故纸、川续断、杜仲、川牛膝、枸杞子、巴戟天、胡芦巴、干山药、芡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楮实子、锁阳、肉苁蓉、秋石各一斤、川椒、小茴香、青盐、沉香各半斤

功能

1.还精填髓,补益元阳,滋生血脉,壮健脾胃,安五脏,和六脉,添智慧,驻容颜。2.通脉和血,利节健步,壮阳种子,延年益寿。

主治

诸虚、痨瘵、神疲面黄,头眩腰酸,形寒阳痿,瘕疝脱肛,蒸热盗汗,带下崩中。

用法

上各精制为末,称分两和匀一处,候鹿制膏成,就和为丸,梧桐子大,焙干;用生黄绢作小袋五十条,每条约盛一斤,悬置透风处。用尽一袋,又取一袋。霉伏天须要火烘一二次为妙。每服八九十丸,空心临卧时,姜汤、盐汤、沸汤任下,冬月温酒送下。

宜忌

1.《时方歌括》:肥厚痰多之人,内蕴湿热者,若服此丸,即犯膏梁无厌,发痈疽之戒也。2.《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体实而发炎者忌服。风寒感冒忌服。忌生冷食物。

别名

百补全鹿丸(《饲鹤亭集方》)、大补全鹿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附记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本方用鹿角胶八两、青毛鹿茸(去毛)四两,鹿肾三两,鲜鹿肉(带骨)三百二十两,鹿尾一条(约二两)。以生地、芡实、枸杞子、补骨脂、山药、续断、川芎、於术、沉香九味研粗末铺晒槽;余者下罐,加黄酒四百八十两蒸三昼夜,同铺槽之群药拌匀晒干,共研为细粉,过罗,炼蜜为丸,重三钱,蜡皮封固。本方去杜仲、巴戟天,加桑寄生、淫羊藿,名“健身全鹿丸”(见《成方制剂》)。《中国药典》2010版组成无“秋石”。

方源《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八

《增补内经拾遗》卷四

方名

全鹿丸

组成

雄鹿(最小)一只、秋石二斤、五味子三斤(酒洗,晒干,净末一斤)、车前子二斤(水淘,晒干,净末一斤)、金樱子三斤(酒洗,晒干,净末一斤)、菟丝子七斤(酒浸,晒干,如七次后取末五斤)、黄柏七斤(去粗皮,牛乳浸透,晒干,取净末五斤)

功能

益血气,补劳伤,固精髓,壮筋骨。

用法

黄柏并四子各为细末,和合一处,却将雄鹿取血,拌药如弹子,晒干,复为末;将鹿去毛秽,其角煮膏,枯骨为霜,其骨煮粉,皮、肉、五脏俱熬膏,然后以秋石化开,和前药末为膏,少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淡盐汤送下;温酒亦可。

经论

飞霞子曰:鹿则全体大补是也。壶隐子曰:黄柏二制,米泔水浸,生姜汁炒,则治上焦;单制蜜炙则治中焦;不制则治下焦也。独此又用牛乳,亦走下焦。

方源《增补内经拾遗》卷四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方名

全鹿丸

组成

当归身、知母(去尾净)、天门冬(去心皮净)、怀熟地各四两、人参(去芦)四两、白茯苓(去皮)四两、金樱子(去粗皮刺净)四两、芡实肉六两、牛膝(去芦)六两、莲肉(去心)四两、山药四两、黄柏(去皮)四两、怀生地四两、白芍二两(炒)、麦门冬(去心)四两、枸杞子(去蒂)八两、茯神(去皮心)四两、杜仲(酥炙,去丝)四两、白术(东壁土炒)四两、莲须四两、山茱萸(净肉)八两、女贞实八两、覆盆子四两、柏子仁六两、肉苁蓉四两(酒洗)、黄耆(蜜炙净)四两、骨碎补四两、五味子二两(净)、桑葚子四两(净)、陈皮四两、菟丝子(酒煮捣烂,晒干,净)二两

功能

补肾种子。

用法

用雄鹿一只,取精肉一二斤,用血、髓、肾、肝、心、全角切作片,用无灰酒二十五斤煮熟,将前药再入酒肉内煮干为度,如未全熟,再加酒五斤,取出晒干,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酒、淡盐汤或白滚汤送下。

方源《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济阳纲目》卷六十七

方名

全鹿丸

组成

黄柏七斤(去粗皮,用青盐煮酒浸,焙干,取净末五斤,又以鹿血拌,焙)、菟丝子七斤(水润净,酒浸,蒸,净末五斤)、枸杞子七斤(真甘州者,用牛乳浸,焙干,取净末五斤)、金樱子三斤(捣去刺,剖开去核,取净末一斤)、五味子三斤(去桔梗,酒洗净,晒干,净末一斤半)、车前子三斤(水淘净,晒干)一斤、煮鹿时加桑白皮、楮实子各一斤半

功能

大补元精,种子。

用法

上前六味各不见铁,务另研为细末;用鹿一只,须极肥壮,角有神气者为佳,先以红枣、茶叶喂养七日方用,只去毛,连肉、五脏,去其大肠秽物,熬膏滤出听用;其骨、角加桑皮、楮实子另煮连昼夜,以极研如粉为度,绞和前汁,同药末内拌匀,加秋石七八斤,愈多愈妙,捶化如膏,内加炼蜜共为丸,如梧桐子大。每空心临卧服七八十丸或二钱,空心用酒或秋石汤或盐汤送下,以干物压之。

附记

按:煮鹿时用砂锅二口,以鹿肉入于大坛内,以箬包紧,隔汤煮烂,然后滤出,内汁听用。如坛内汤干,另用一锅煮熟水;逐时添入,不用生水。其骨、角亦如上,隔汤煮数昼夜,连胶并前滤出肉汁和药,肉滓不用工夫,全在煮时,柴用桑柴为妙,须不断火,连日夜更番制成,不可歇息。药成丸后有秋石在内,恐发潮,切不可违火,时时焙着。合时以冬月为妙,恐肉浓汁味少变耳。

方源《济阳纲目》卷六十七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方名

全鹿丸

组成

人参(去芦)五斤、故纸(盐炒)一斤、鹿角胶一斤四两、当归二斤、川牛膝一斤四两、黄柏二斤、锁阳一斤八两、杜仲炭(盐炒)二斤、小茴香(盐炒)十二两、菟丝子一斤、香附(醋制)三斤、鹿茸(去毛)二斤八两、生黄耆四斤、青盐十两、桂圆肉十五斤、冬虫草五钱、秋石一斤、楮实子十两、鹿角(洗净)六斤、茯苓(去皮)五斤、芦巴子一斤、天冬、麦冬、甘草、怀牛膝、琥珀、制没药各一斤、枸杞子二斤、党参(去芦)十两、益母草膏一斤、花椒四两、覆盆子十两、老鹳草膏十两、鲜鹿肉二十斤、鹿尾一斤十四两、巴戟肉(甘草水制)一斤鲜、牛乳十斤、净鹿肾一斤四两、远志肉(甘草水制)八两、紫河车二两、苁蓉(酒蒸)一斤(以上用黄酒七十一斤八两装罐内,或装不生锈的桶内,将罐口封固,隔水蒸煮至酒尽为度)、川芎一斤、陈皮九斤、白术(麸炒)一斤十两、沉香二斤、广木香一斤、生地一斤十两、续断一斤、砂仁八斤、生枣仁六两五钱、炒枣仁六两五钱、黄苓二斤、桑枝十两、木瓜一斤、生山药一斤、五味子(酒蒸)十两、熟地二斤、红花十两

功能

滋补益气,填精补髓。

主治

身体衰弱,头眩耳鸣,夜梦遗精,腰膝疼痛,四肢酸软,自汗盗汗,神志不安,妇女气血亏损,崩漏带下。

用法

上为粗末,再和所蒸的药料共和一起拌匀,晒干研粉,炼蜜为丸,三钱重。蜡皮或蜡纸筒封固。每次服一丸,白开水送下。

宜忌

孕妇忌服。

方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古今医统》卷四十八

方名

全鹿丸

组成

中鹿(不拘牝牡,缚死,去毛,肚杂洗净;鹿肉煮熟﹐横切片,焙干为末;取皮同杂人原汤煮膏,和药末为丸;骨用酥炙,为末,和肉末、药末-处,和膏捣﹔不成丸,加炼蜜)1只、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陈皮、炙甘草、破故纸、川续断﹑杜仲、川牛膝﹑枸杞子﹐巴戟天、葫芦巴、干山药、芡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楮实子、锁阳、肉苁蓉、秋石各500克、川椒、小茴香、青盐、沉香各250克

功能

还精填髓,补益元阳,滋生血脉,健壮脾胃﹐安五脏,和六腑﹐添智慧,驻容颜。

主治

诸虚﹐绣瘵,神疲面黄,头眩腰酸,形寒﹐阳萎,疝瘕,脱肛,盗汗,午后蒸热﹐带下崩中。

用法

上药各精制为末,秤准分两和匀一处,候鹿制膏成,相和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用生黄绢制小袋50条,每条约盛500克、悬置透风处。用尽一袋,又取一袋。霉伏天须用火烘一二次为妙。每次80~90丸,空腹用姜汤、盐汤、沸汤任意送服,冬月用温酒送服﹐1日2次。

宜忌

肥厚痰多之体者,内殖湿热者,忌用本方。

附记

本方又名大补全鹿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方源《古今医统》卷四十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