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念心清净 处处莲花开 ----一部中年人的武侠《莲花楼》

 劳动者2010 2023-09-20

图片

没想到已过不惑之年,偶然看了这部非传统意义的武侠剧《莲花楼》,久久仍觉得意犹未尽。上一次追武侠剧应该是初中时代了,真是恍若隔世。而这部剧的粉丝群里居然还有不少30+40+的中年人,我在想:究竟是什么东西搅动了这些被现实压得日益麻痹的老男孩女孩的心呢?

这不是一部典型的讲述武林纷争江湖情仇的武侠,也不是一个传统讲述小人物成为大英雄的励志故事。按照主演成毅的话说,这是一个大英雄变成小人物关于逆行人生的故事---但实质上变的只是外界的身份,世俗的认可以及日渐衰败的躯壳,从内心和人格上主人公反而是比以前更强大和升华了。这种强烈的反差也正是这部剧让人回味不已的地方。

主人公李相夷一出道即巅峰,15岁成为天下第一的高手,17岁创立四顾门,20岁问鼎江湖,成为人人敬仰的传奇人物。在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之时,因为遭人算计与对手东海决以死战,坠入大海后九死一生活了下来,却身中被手下陷害的碧茶之毒,靠内力保存只余下10年的性命,从此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却也开启了他混迹于市井成为江湖游医“李莲花”的生活。

一开场进入大家视野的李莲花,是10年之后充满狡黠、满腹心计、带着柔和的冷漠敷衍和疏离感的晃荡身影。他走在熙熙攘攘的闹市,也被人推推搡搡,放下武功的他同时练就了赖以生存的伶牙俐齿和嬉戏嗔骂。

当对手找到他质问他:这十年你究竟干了什么?你怎么活得像一条狗一样。

他非常平静淡定地回答:我在好好照顾自己,好好生活啊,而且还学会了做菜,做得还不错。

虽然,换来的是昔日对手鄙夷的嘲笑,他却气定神闲,怡然自得:李相夷已死,从此这世上只有李莲花。

这种贯穿全剧,与当下世俗对于成功人生解读标准截然相反的基调或许正是带给很多人反思回味的地方所在。

“从前那样不错,现在这样也不错。”全剧延续了李莲花对于之前人生执念的放下,而这种放下并非刻意为之,而是看透世事人心,与自己和解,理解宽恕了他人,变得通透和豁达,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被外界标准评价左右之后的彻底放下。

----对于昔日的爱人

10年前,在奔赴东海之战前看到乔婉娩的亲笔决绝信,骄傲如他,自负如他,也不禁泪流满面,惊觉原来自己在光环笼罩之下,带给身边的人竟然有如此多的负累而不自知;

10年后,两人相见,昔日爱人身边已经多了一个陪伴她的人。聪明如他,看出了乔婉娩对肖紫矜的依赖。面对无了大师劝他回来四顾门解开三人心结,李莲花说:我不入局,就是最好的解局。原本我一直把后面一句话听成是“结局”,后来才明白“解局”这个词更加精妙。“十年的时间,还有什么是解不开的,还有什么遗憾是放不下的呢”。

就犹如人到中年,对于年少之时被伤害的感情也好,被辜负的青春也好,被抛弃的心碎也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渐渐淡去,我们终于理解了“时间是治愈一切伤痛的良药”,也明白了“物是人非”,往事不可追。

面对和乔婉娩第一次见面,他用善意的谎言欺骗她“李相夷”已经死在东海,让她放下10年以来一直折磨她自己的愧疚;看着她将她当年送给李相夷的香囊付之一炬,告诉她“既是故人,就让他留在故事里”。

面对乔婉娩认出他,两人第一次相认之时,他抑制住悲伤,理智而清醒地用真相刺破了乔婉娩的执念:你伤心的不是嫁给紫矜,而是你没有后悔嫁给紫矜;不爱一个人了,也不是一件需要自责的事。我救你,只是出于朋友的情谊,我是真心祝福你和紫矜的。

这份面对昔日感情的彻底放手,不给对方念想,却报之于朋友的真心祝福,希望她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没有强大稳定的内核,真的不是一个普通常人可以做到的。

所以,这样的感情处理让人“惊艳”。不要说在古代,就是在现代也是一种“超前”的思维: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可以追求各自想要的生活,不爱了也不必觉得谁亏欠了谁,分手后亦是朋友,我依然希望你幸福。

----对于生死

生存是人要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死亡是人要面对的终极问题。我们无法正视死亡,是因为有对生的留恋和对死的恐惧。

李莲花在这部剧里的态度:

既然已经预知了自己的生命期限,我坦然面对,我更加热爱生活和享受生活。临死之前,将所有心事了却,没有亏欠任何人,我就可以安心地离去。

余下的十年光阴,他带着他的移动房车“莲花楼”,一人一狗地走天涯,以游医的身份治病救人,赚够50两银子就不出诊。闲暇时光种种菜,养养花,遛遛狗,喝喝茶,做做饭,享受人生。在旁人看来或许有些孤独,但是在他看来就是一种“自在”。

虽然最后他选择的结局还是坦然走向死亡---“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倒也是个不错的结局”。

虽然他曾经有过不少可以解毒的机会,比如他师娘可以用自己的命救他的命,但是“一命抵一命,我不愿意这样活”;比如,最后那朵来之不易的忘川花,他有三分可以解毒的机会,但是他却给了当朝中毒的皇帝---只因为“这朗朗乾坤,这太平盛世,还有谁比他更适合做这个皇帝呢?”

更让人揪心的是,每次他在默默动用内力救人时,在外人看来像是他在故意隐瞒自己的武功和身份,其实都是以损耗自己余下不多的元气和人世光阴为代价,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遵从自己的内心:不求回报,不计前嫌,哪怕被误解被猜疑。

身体的破碎感和内心的强大力量这对矛盾体,在李莲花身上完美体现,让人既心痛又被深深震撼。

对于生,他当有热爱和留恋,对于死,他也能坦然接受;而在面临生死之间选择的时候,他遵循的仍然是他心中的“大义”。

----对于成功和声望。

十年前的李相夷,武功学成下山之前跟师傅说的是我一定要锄强扶弱,维护江湖正义。17岁创立四顾门成为武林第一大门派,声名远扬。但是当他遭人算计陷入帮派争斗之后,看到自己手下的兄弟死伤惨重,师兄也遭人暗害,门派分崩离析,不禁陷入了迷失和茫然,他想他当初创立武林门派的初心难道错了吗?他认为是自己的自负傲慢和一意孤行导致了连身边的人都无法保护。

在他从东海坠落侥幸保存了性命回去门派的途中,看到被炸毁的街坊听到百姓的抱怨:神仙打架,百姓遭殃。他开始重新思考,反思自身的问题,认为自己当初想的还是太简单了:想维护江湖正义哪有这么容易呢?

后来的发展就如主演成毅所解读的:李莲花从神坛跌落后,没有俯视众生,开始真正看见众生,懂得众生,成为众生。

他成为了一个江湖游医,为人看病治病,虽然医者不自医,他没办法帮自己解毒;他帮人破案,揪出凶手还原真相,惩恶扬善,虽然他也看透人心不可直视,知道很多现实无法改变;

他无意发现自己被卷入民族纷争的阴谋,国家有难时,虽然知道对手强大自己余日无多,也要凭一己之力努力去抗衡,阻止这场悲剧。

面对他人对李相夷的怀念和崇拜,他说:那高处我去过,没意思。

相比年少时期对于成功的定义,他有了不一样的解读。他谈到他当年从东海逃回来又不想回四顾门,身中剧毒又身无分文走投无路的时候,把那块当年威震江湖的门主令牌给当了,“可笑的是,那么厉害的令牌,结果只当了50两”。这里的台词有很深的影射:那些我们年少时苦苦追求的成功,名望,权利,在我们从高位跌落或者想要保命时,显得那么廉价和无用,讽刺得就像一个笑话。

后面一段关于天机堂堂主—--方小宝的母亲和李莲花在吃饭聊天时说的话非常有意思:我从来就非常讨厌什么江湖大侠,武林盟主,他们不过是打着维护公平正义的旗号妄图统一江湖之后,再用他们制定的新的规则来约束天下百姓,来维护他们的利益。江湖哪有什么规矩,江湖的运行自有它自己的规律。

这段话真是非常有深度,关于它的解读在各个场景都可以见仁见智。

比如市场有市场运行的规律,不是政府或者人为干预就可以完美运转的;

比如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资本想用它那一套商业模式来包装偶像,网红,最后翻车的比比皆是;而很多既没有背景,也没有财力支撑的草根明星越来越多的涌现出来,最后靠的还是自身的实力,就比如去年爆火出圈的东方甄选董宇辉;还有今年这个夏天靠《莲花楼》爆火的演员成毅。

李莲花正是看透了这些浮云,他就不再受他人的评价体系所操控,“人,不能总活在别人的期望里,或许他人对你也未必有这么高的期许”。他在无了和尚房间墙上看到那句禅语: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说到“了悟了”。他在后面十年放下执念,享受生活中实现了内心的逻辑自洽,活成了他想要的样子。

----对于背叛和宽恕。

对于曾经的四顾门手下云彼丘,十年前他受妖女蛊惑迷了心智,对李相夷下了天下无药可解的碧茶之毒。十年来,李莲花一直饱受折磨且寿命也被损耗将近。但是在剧集的最后,当云彼丘面临被门派斩首,李莲花化身回门主“李相夷”,当众为云彼丘10年卧薪尝胆成为卧底的忏悔行为平反,并耗尽自己最后一丝内力为其解毒。很多观众都不理解,觉得编剧是把李莲花这个人物“圣父化”了。

然而,后面关于“种萝卜”这段封神的台词一出,全剧立马升华,李莲花的行为和举动都得到了逻辑自洽。

按照心理学对于人类情绪的痛苦程度分级,被背叛被欺骗绝对是排在前几位的,它对于人的信念有摧枯拉朽之势,相当于毁灭性打击。主流公众媒体一贯宣扬的思想也都是:背叛是不可轻易被宽恕和原谅的。

在克里希那穆提的《生命之书:365天的静心冥想》中,他提到:宽恕并不是真正的慈悲。慈悲便是爱,它是跟心智活动无关的一种品质。若是真的处在慈悲和爱的状态里,你的心是没有自觉意识的。一旦意识到自己在宽恕,你的心就会强化那份受伤的感觉,因此有意识地去宽恕,就无法真的宽恕了---你的宽恕其实是为了不再受到伤害。

所以,在最后李莲花原谅了云彼丘不是一种宽恕,是源于他有一颗真正的“悲悯之心”,他从10年前一个俯视众生想成为英雄的少年变成了平视众生,懂得众生之苦,看透了人的局限和狭隘性的成年人。他说“真心悔过之人值得拥有第二次机会”。

他在开导内心依然充满悔恨的云彼丘时谈到他10年前从东海大战落魄归来时,对背叛之人充满了愤怒,想着一定要回来报仇。为了生存下去,当了他的门主令牌得到了50两银子;为了填饱肚子开始种萝卜,春天播种下去他就一天天地守望着,总觉得这萝卜长得太慢了,直到有一天他终于看到萝卜的新苗冲出地面,他激动得泪流满面,他靠自己的辛勤劳作,养活了自己,还有一条狗。等到他三年后终于筹够了50两银子想要去将门主令牌当回来的时候,他却犹豫了:他似乎早已经忘记了江湖,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要恨云彼丘了。

这段全剧“画龙点睛”的台词,昭示的是李莲花为什么会原谅云彼丘的真正原因,因为他真正放下了,他选择了另一种内心没有仇恨,只有平淡和喜悦的生活,他接纳了一切,包容了一切,因为他的内心充满了理解世事沧桑后的悲悯和爱。

-----关于成全。

古人云:君子有成人之美。但是这世上,君子始终是太少。

在李莲花打算独自一人离开众人视线,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平静接受死亡的时候,他遇到了他的前部下肖紫矜---四顾门现在的门主,旧爱乔婉娩名义上的丈夫,那个一直视他为竞争对手耿耿于怀的人。肖紫矜认为他再次现身江湖是要回来争夺门主之位,是要争夺他的爱人乔婉娩---其实在外人看来,他连成为李莲花的对手都不配。

面对如此无能,懦弱,自私,狭隘之人逼他决战,李莲花想的却是:我内力无多,终是将死之人,但是死于他的剑下终是不妥的。这个不妥,包含了他担心肖紫矜因为误会伤他之后为后人所诟病,他在临死之前想的还是要为后面活着的人留下更多体面。

在这个紧要关头,他也只能苦笑自嘲:想做个死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肖紫矜面前自行震断了那把跟随了他10多年的吻颈佩剑,告诉他:如今他内力不多,剑断人亡,他不会再跟他争什么,他可以放心了,转身又跳下悬崖飞入江中一叶小舟上去了。

正如插曲《一壶莲花醉》里面唱到的:

求一杯逍遥醉相宜

题一笔故人同归去

不过是挑个自己喜欢的结局

问一句莲花的悲喜

断一柄弃剑入青泥

了了心事只不负众生而已

在李莲花死之前,他想做的就是把心事了结,不负众人,然后就可以坦然去独自面对死去的师傅。

《莲花楼》之殇,在于李莲花这个人物过于通透又极具悲悯之心,远远超越了平常人所能理解的高度。他像一道光,照见了许多不同的人心;也像一朵白莲花,在充满淤泥的俗世里洁净美丽得让人不忍直视。他的离去,让人心痛之余又觉欣慰:他不过是挑个了自己喜欢的结局。

有的人弃剑如遗,有的人众生不负,人和人的信仰终究是不同的。

作为已经看过人生一半风景的中年人,诚如我们,有年少无知地疯狂爱过,有曾经充满理想被现实捶打痛哭流涕过,有在关系中被伤害被刺痛几近崩溃过,有面对事业压力和瓶颈辗转反侧过,有身体开始亮红灯饱受疾病折磨过。我们每个人在负重前行的过程中,有时觉得被压得快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别忘了也要学会放下执念,懂得取舍,学会去倾听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去遵循自己的内心而活。

别忘了境随心转。

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