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据说这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座木塔,在距西安30多公里三原县,真的吗

 云水终南 2023-09-20 发布于陕西

好多年前我骑着自行车瞎逛,在西安南郊看到一个村子叫做木塔寺,骑着车子却找不到木塔。

后来才知道这座著名的隋唐寺院,原来真是有一座七层木塔,一直到建国前,木塔才毁掉了。

暑假期间我去应县木塔参观,感觉很震撼。回来后,得知西北地区仅存的一座木塔就在三原县,自然是要看看了。

风水塔

文峰木塔位于三原县城中王堡,到村子的道路稍有些窄,好在车少。文峰塔现在建成一个很大的园子,收10元门票。

跟门口的老人聊天,说文峰塔是一个风水塔,三原县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要在东南起一座高塔,弥补地形不足,这样才能让文风鼎盛。

全国各地叫做“文峰塔”的很多,基本都是风水塔,我对这个不太懂,只是知道一句“宝塔镇河妖”,那个宝塔算是镇妖辟邪的风水塔,镇压白娘子的雷峰塔也应该是风水塔。

叫做文峰塔一般都是促进当地文运的,比如蓝田祝国寺的文峰塔和泾阳县的崇文塔,我是多次去过的。

一般来说,文峰塔都要修得细长些,好像一支毛笔直插云霄,要在苍天书写大块文章。

院子里田垄都种着花,不过这个时候都没有开。

元代木牌楼

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牌楼,四柱八撑三楼式,通高约15米,面宽约10米,顶上覆盖琉璃瓦,檐下施如意斗拱。

我对牌楼的斗拱很感兴趣,一层一层密密麻麻,这种繁复的结构,有一种独特的构造美。

看看旁边的介绍,才知道这座牌楼原本矗立在三原文庙前,始建于元,明、清三代不断地进行改建和修葺。

后来文庙毁于文革后期的一场大火,只有这座木牌楼幸免于难,1982年由原址搬迁到此地。

看着这复杂的斗拱,我很佩服当时拆装师傅们。

牌楼后面是一个大平台,这是原来的寺庙大殿的遗址,现在上面只有一些不到百十年的槐树了,看说明是以前这里当做学校的时候,师生们栽种的,坐着这里,凉风习习。

后面,就是通向木塔的坡道,高大的木塔就在绿树的掩映下。

木塔

木塔始建于明,四重檐,六角攒顶,塔通高约20多米,三层,砖石砌六角形塔基约高4米,塔身自地至顶用6根通柱,底层柱包砌在墙内,四周回廊构成下檐。

看看介绍,比较专业,我抄录下来:

二、三层出檐由平座"永定柱"并挑枋吊柱支撑挑檐,不施斗拱;挑檐逐层收进,上层柱脚落在下层柱脚枋(抱头梁)上。塔身每面辟格子窗,各层檐角均起翘并系风铃。塔顶构架由额枋及数层抹角梁叠架而成,雷公柱落在太平柱平梁上,如亭阁式做法。六角攒尖顶,置宝瓶式塔刹。

不过塔门却不在通道中间,而是在塔的西北方向,正对着三原县城,这应该是有讲究的。

塔门蹲着两个石狮子守护,走进塔内,四面透风,拾级而上,可以一直走到第三层。第三层其实也是最高层,从外面看是四层。

到上面转了一圈四望,视野一般,但是附近的庄稼地和村庄都历历在目。要靠想象才能看到“远山如黛,泾渭如链”。

其实比较巧的是,这座木塔和我们转的三原“龙桥”有关,是明工部尚书温纯用修造“龙桥”剩下的材料,修起了这座木塔,以滋长三原的文风。

其实想想,修建龙桥的时候,用的都是青石,但是要用木材支撑,桥修完了,搭架、楦木一时别无用途,用在此处也算是得当。

现在的木塔看着比较新,因为木头不好保存,历代重修是少不了的,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和1981年进行了三次大维修,基本保持了原有风貌。

走出木塔,从外面望,其实比在木塔外看更能看出木塔的精巧,层层密檐凌空飞起,更有气势。

说三原的文峰木塔是陕西乃至西北仅存的木塔,不知道有没有根据,有知道其他木塔的朋友,请告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