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样板戏———童年趣事(12)

 新用户2611oQLq 2023-09-20
读澄品乐

公众号ID

:h18906162611

关注

    在我的作曲生涯里,除了偏爱民族音乐外,我一直比较钟爱戏曲音乐的,尤其喜欢京剧音乐,这大概是和我小时候的样板戏有很大关联的。

记得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突然兴起了样板戏,就是革命现代京剧,我们那时懂什么?听见是打仗的就来劲,听见是打日本鬼子的更来劲,所以最早的《红灯记》、《沙家浜》就是这样被我们所接受的,不久又来了《智取威虎山》,是打土匪的也有劲,至于《海港》就仿佛被我们划出样板戏似的,不在我们的序列里的,那时电影院放的是这电影,白天晚上都有,几分钱就可以看一场,学校里组织看的是样板戏,家里的电子管收音机里放的也都是样板戏,门口的用手一拉就会响的广播匣子里播的也是样板戏,县政府门口两侧的广场每天都有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演出样板戏片段,

就连我们的最爱连环画也不得不变成了样板戏,而且不仅是白描版的,还有电影版的,其实最没劲的也是这灰勃落秃的电影版连环画,价格还死贵,记得那年花了我双倍的二毛四分钱,买了一本最厚的连环画《智取威虎山》,想想打土匪的,又这么厚,可以多看一倍的内容,买吧!买回家就后悔了,熟到不能再熟的画面,有什么办法?总比没有看好,于是翻了一百遍都看不厌的我依然津津有味的翻阅着,甚至还配着自哼的半吊子的背景音乐和京剧唱段。

    那时候想想也有趣,工厂里有样板戏演出队,商店里有样板戏小分队,机关里有样板戏宣传队,我哥哥下放的农村生产队竟然也有样板戏演出队,那个年代似乎到处都是李玉和、郭建光,小铁梅、阿庆嫂,长得有胖一点的那就是胡传魁、瘦一点的刁德一、再不就是座山雕、栾平了,只要是腔调像、性格像,甚至名字的谐音像,那逃不了的,样板戏里的好人轮不上你的,反派一定就是你,到后来也习惯了,远处一声喊:“刁德一!”这边会有几个人同声应:“哎!那昂啦?”习以为常了。

这样的样板戏热潮当然也影响到我的小学人民小学,忽一日,学校规定,每个班都要有样板戏宣传小分队,必须要组织排练,准备组织文艺会演,我们班的文艺委员邵丽芳责无旁贷,本身的小铁梅唱得一落二落的好,可是一个人唱不成戏,拉这个人唱不愿意,拉那个人演不高兴,毕竟是要上台的,谁高兴?无奈之下找班长,班长姚平厉害,平时不响,曳出来一丈,她一声令下:“班干部带头!”,除了实在演不像的班干部剔除,带了几个人直奔她家那个大院,当然这是利用星期天的休息日了,

班长布置,她先把自己排除在外,副班长王亚新演卫生员小凌,反正背一个小背包,没有多少内容,不愿表演的她想想自己多少是个付班长,再说是邻居班长布置的,不好推托了,宣传委员的我给了个最艰巨的任务郭建光,原因就是因为我能够唱《朝霞映在阳澄湖上》,文艺委员的小铁梅邵丽芳勉为其难的改行演老旦沙奶奶,谁让她是具体负责人?其他几个做群众演员,那劳动委员的范建国老实,说我实在不会唱,为大家倒茶、做生活,推来推去的几个来回,迫于大家压力,我无奈接受角色,虽然是神气的角色,可不会表演的我哪里会演戏?画个黑板报报头,写篇作文还可以哇,但没有办法,说不过姚班长的伶牙俐齿哇,加上后面几个同学的声援,我只好硬着头皮接了,

那几天每天听收音机,翻看连环画,回忆那首唱段的片段,好不容易都唱熟了,星期天又被喊到姚班长的大院里,排练开始,其他同学倒全部准时来陪练,苦了我,会唱,不会走台步、做动作,邵丽芳手脚并用地恨不得自己演了,也教不会对演戏木牵牵的我,其他人苦口婆心的开导我,好不容易把这一节目攻得七七八八,结果学校的会演又取消了,把个忐忑不安了好几天的我开心得仿佛过年一般,把个辛苦几天的导演加辅导老师的文艺委员邵丽芳气得七窍生烟。

    样板戏不演了,样板戏的热潮仍然在持续,一天上午,学校的许莉英老师笑眯眯地把正在踢足球的我喊了过去,问长问短的问我演唱样板戏的事情,然后告诉我,下午跟她一起去中山公园。下午有足球比赛,我又是主力队员,但许老师是红小兵大队辅导员,又拗不过她,老老实实一班人被她带到公园的仿佛庙又仿佛园林一样的地方,反正那地方平时没有进去过,后来想想大概就是今天的铁佛寺。

那里集中了城区所有学校选来的学生,排好队进庙演唱,我心里惦记着学校里班级的足球比赛,心里是一千个不愿意,虎着脸进到房间里,一看,几个老师竟然大多数认识,其中有我亲戚孙愚老师、小学的韩菊英老师,都是教过我的,我看她们几个笑眯眯地议论着我,心里就不胆怯了,想想唱什么最快呢?一个念头来了,最短的杨子荣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沈老师她们一阵笑的还没有同意,我这边已经开唱,竹筒倒豆一般的倒完,临了还来一个敞怀动作,一句“哈哈哈哈”的台词,把所有在场的老师逗乐了。

许老师知道我有足球比赛,同意我一个人先回学校。事后我才知道,这是县里选“小红花宣传队”,准备排大型现代革命京剧《沙家浜》,在县里初中以下,小学五年级以上学生中挑选,我呢不知道是凭什么,被选中了,第二天去集中,分配给我演阿祥,把我气得,郭建光因为我人小演不了,也不至于让我演这样一个一句话台词的配角哇,自尊心受伤害了!那时哪里知道,演主角的都是初一以上的大学生了,我这个小学生能够有角色,肯定是三个我熟悉的老师开的后门呢。回学校后找尽理由不愿意去,最后她们接受了我的请求,于是我就这样失去了进入第一批小红花宣传队的机会。

    京剧没演成,样板戏倒学了不少,关键是考小红花的一段经历让我自信心暴增,学校演唱样板戏片段成了“嫩颼颼”的事情了。

   进了中学,样板戏依然红火,又冒出来新的样板戏《杜鹃山 》戏好看,曲好听,就是演员也是样板戏里最漂亮的,那时我是县中广播站的男播音员,同时又是红卫兵团的宣传委员,于是有了更多的机会听音乐和选择购买唱片的机会,我利用熟悉新华书店内部批发部的机会,挑全了所有样板戏唱片,还自己购买了那套红彤彤的样板戏歌本,

这时的我,不仅会唱四个样板戏的全部唱段,连每一句台词,每一段过门音乐都熟滔滔了,1978年,在告别了几年的样板戏后的我,进入了大学校园,和同宿舍的常熟同学沈敏,竟然睡不着时,把全本的《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杜鹃山》都哼唱了一遍,把个其他同学都听傻了。许多年后的今天,虽然有些台词和歌词记不全了,但旋律依然一点没忘记。

样板戏的旋律一直陪伴着我,甚至可以说,我后来鬼使神差地走上了作曲的道路,样板戏都是功不可没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